dvbbs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 科学本无所谓“新旧真伪”,只有人心的所知障、自我障、情感障、欲望障;而新能源最大的障碍不是科学,而是人心——只有人类真正面临危机、真正生死存亡才能够避免内耗!请还科学本原:科学不是科学家的专利,而是我们每一个回复婴儿好奇的欢欣。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布达佩斯俱乐部论坛新科学与新能源【新科学与新能源】 → [原创]有关“心意学”问世前的思考

您是本帖的第 3003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原创]有关“心意学”问世前的思考
心到意到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28
积分:285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11年2月14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心到意到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心到意到

发贴心情
[原创]有关“心意学”问世前的思考

有关“心意学”问世前的思考

心意学是一门新型的科学。它是关于人、生命物的心意及其作用的一门科学;是关于“主观能动性”,个性倾向性和情感、情绪之间动态关系的一门科学。或者是说,心意学是关于人的需要、动机、意志等个性倾向性与情感、情绪的有机接合的一门科学。它的门世将带来心理学、哲学、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的革命。

……心意学应是处于心理学、哲学、教育学、社会学、生理学、人类学的中心位置,正由于心意学是处于它们的中心位置,它的重要性才体现了出来;它完全可以渗透到社会学、哲学、教育学、政治学、历史学、人类学、经济学之中;也就是说,它完全可以渗透到与人有关的所有学科中去。……心意学应该是一门最基础的科学,一门在社会学科中处于核心地位的科学。同时,我们还可以想象:心意学不会是一门简单的,机械的,僵化的科学;也不会是一门我们很容易就能理解透的,很容易就能掌握得了的科学;也就是说,心意学是一门比较复杂的,灵活性比较大的一门科学。正如此,在心意学问世之前作者有很多想法,很多思考。

心意学是作者才刚刚开垦的处女地,在此之前,人类很少涉足,既便有踏踩到的地方也是相当肤浅,零碎的。在中世纪以前,人类一直非常关注意识,关注人的心灵,它是一条中轴线;自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的诞生以来,人类关注自身问题的重心渐渐转向了心灵深处的无意识;而后,行为主义心理学在西方的盛行,使人类开始了关注内心以外的行为;随后,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全球的盛行,又使人类关注自身问题的重心渐渐转回到行为以内的心灵,关注人内在的情感、潜能、目的、爱好、兴趣和价值;当人本主义心理学发展到某个极端或者难以解释现实社会中的大多数实际问题时,人们又开始另辟蹊径研究更为神秘的超心理学——心灵学,研究气功学,研究人的特异功能,遥感,透视或者尽而使人们抛开心理学理论的研究而大力地研究实用性的“健康心理学”……这就象一束电波左右来回的摇摆,让人们始终难以抓住它的主轴。人类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迷茫,总结经验,丢掉包袱,人类还得继续前行,这可是个非常坚辛的过程。此时,一个伟大的时代诞生了,一代英雄横空出世,他将摇摆着电波继续前行,穿越处女地。

作者觉得:我们人类有必要撇开现有的传统思维和方法,另外开辟一条新的途径来关注人类自身的问题,才能够给现有的心理学,心灵哲学带来生机和活力;才能够给心理学,心灵哲学带来革命性转折。这无形中促使了作者创立一门新的学科——心意学的欲望的产生。另外,作者之所以有创立心意学的欲望还在于以下几个原因:

1)人类关注自身的问题已有些时日了。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有了“人性善”与“人性恶”的争论,他们以道德为基础来建构人的心灵,人的本性。即便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说,还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他们在关心我们内心世界的同时,重点是在关心着整个社会的太平。不过,他们开启了人类关注自身心灵,意识的先河。在古希腊,人们也早早地关注着人的灵魂。人的本性是什么?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就截然不同,一方坚持人性善,一方坚持人性恶;他们对人类的心灵,内心世界描述都是从意识的层面进行的;所以说,人类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对意识的关注。直到千年后的中世纪,人类对意识的研究也没有得到太大的发展,差不多在走进“死胡同”,等到佛洛依德的“出生”才改变了人类的行为,人类才恍然大悟,才开始了对无意识的研究。由于无意识的极端性及伪科学性,人类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茫然而不知所措;华生的“出生”,人类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重点是在研究人类心灵以外的行为;由于华生的极端性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建创造了条件;使人类研究自身问题的重心又回到了意识的层面,回到了行为以内的心灵,人类开始了关注自身以内的情感、情绪、目的、爱好、兴趣和价值;当人本主义心理学发展到某个极端或者难以解释现实社会中的大多数实际问题时,人们又开始另辟蹊径研究更为神秘的超心理学——心灵学,研究道教、佛教、禅;研究气功学,研究人的特异功能,遥感、透视或者尽而使人们抛开心理学理论的研究而大力地研究更具实用性的“健康心理学”……这就象一束电波左右来回的摇摆,让人们始终难以抓住它的主轴。人类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迷茫,总结经验,丢掉包袱,人类还得继续前行,这可是个非常坚辛的过程。……直到现在,人类在关注自身的问题时也仅仅是进行现象性的说明,描述,仅在表层上泛泛而谈,难以达到意识的科学研究。在中国,儒家思想也繁衍了两千多年,直到今天也还在发挥着余热;……所以说,传统的思维和方法要让人类对意识的研究有革命性的突破几乎是不可能的。人们对意识领域的问题的研究常常是采用传统的思维和方法,进行现象学的归类,进行统计学的概述,说明;这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是进行定量地测量和分析,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概念的精准度和科学性都非常地高。人们在研究意识这个问题时未能把意识看成是一个独立的客体,看成类似于自然界的物体,看成某种客观存在,他们自然不可能对意识进行科学地研究,以致,社会科学也不可能达到自然科学的“高、精、尖”的程度。

2)心理学的研究在很多方面是建立在现象的基础之上,是进行现象性的描述及划分,它把那些本有内在的必然联系的心理现象无情地割裂开来;如个性倾向性中的需要、动机与情感、情绪之间本有着某种内在的必然联系,却被强制性地割裂开来;相反,那些没有内在必然联系的心理现象却被强制地扯拉在一起,如性格、气质、能力,它们之间本无内在的必然联系却归为了一类;错误的根源在于心理学的研究是建立在现象的基础之上,它是对现象进行描述、说明和归类。由于心意地位的发现,最终才挽回了这个局面;心意地位是在需要,动机与情感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最终把它们建立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心意地位让心意有了能量、力量,有了能动作用,让心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个体。心意学是建立在心理本质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心理的必然联系的基础之上,它把那些具有内在联系的心理现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条理化,系统化,如把人的需要、动机与情感、情绪的结合,把心神与心意地位的结合就是。

到现目前,心理学的内容还是很零散,很杂乱,这或许是建立在现象的基础之上的缘故。心理学的内容到现目前也还没有根本性地,整体地系统化,以至于当代西方心灵哲学有一股否定心理学存在的言论。

3)作者对意识结构的科学分解和剖析,最终确认了心意学的存在,揭示了心意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心意学可以研究心理学中的意向活动,个性倾向性的活动,如需要、动机等,也可以研究心理学中的情感、情绪等活动;不过,心意学是不对心理学中的认知活动进行研究的,如心意学不研究人的感觉、知觉、想象、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同时,心意学也不研究心理学中的气质、能力等个性特征。心意学的现象本是心理学中的现象,是心理学中的部分现象;但心意学不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它自成一家。

作者对意识的科学分解和剖析,最终证实了意识的存在,证明了意识现象是主要的心理现象。

4)先天性心意的发现最终剖析了困扰人类几千年历史的躯体的“快乐原则”,躯体的欲望或者原始生命力,内驱力;同时,也证明了人类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科学论断。

5)箩筐式心意与证明性心意是支撑人类心灵世界的两大支柱;我们的心理活动主要是由需要、动机等箩筐式心意与评价、判断等证明性心意协作完成。而当代的学校教育却失衡了,学校的教育主要是进行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训,是有关证明性心意方面的知识的教育;而我们的箩筐式心意,我们的需要、动机是难以拿入主流教育的,只能任其发展,自生自灭了。

6)情感心意的揭示最终为剖析人类的亲情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剖析人类的情感网络铺平了道路;同时,也科学地揭示了爱屋及乌的涵义,揭示了人类心灵的快乐。

7)心理无意识概念的提出为科学地研究无意识这个神秘的大厦敞开了大门;科学地鉴别了佛洛依德提出的无意识概念的伪科学性。

8)心意层次的提出说明了“此时此地的人”的理论中的“外部调节”与“内部调节”的合理性;说明了哲学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

9)心意地位的发现最终为建立科学的“心意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说明了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1/2/25 17:10:13
心到意到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28
积分:285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11年2月14日
2
 用支付宝给心到意到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心到意到

发贴心情

心意学与相关思想的衔接

当作者一提出心意学时,人们将感到茫然而陌生,没有见识过;什么是心意学?它的对象是什么?组成、结构怎样?特性如何?(人们)不得而知。对于心意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心意”一词,人们或许还多少有些记忆,如送点东西给朋友,略表心意;心意表示人与人之间的特殊的情感关系,如好意、恶意;同时,心意还表示我们内心发出的意念、愿望、目的、意志,如“有些事情不符合我的心意”中的“心意”。心意在心理学,心灵哲学中指的是那些具有个性倾向性的意愿、需要、欲望、意向等心理现象;也指情感现象中的好感、善意或者反感、恶意;也指性格特点中的自私、索取或者无私奉献;从这可以看出,心意学与心理学、心灵哲学的关系非同一般。由于它的内容大大超前于现有的心理学,使得它与现有的心理学体系“脱轨”,同时也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在阐述心意学时与传统的心理学、心灵哲学脱节了,这使得许多心理学家难以接受;让他们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心意学是新生事物,若没有来得及与人们的认识相衔接,这易导致心意学胎死腹中。故此,作者简单地介绍一下心意学与相关思想的关系。

(一)心意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心意学与心理学有着特殊的血缘关系,心意学研究的现象差不多也是心理学研究的现象;确切地说,心意学研究的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部分心理现象。心理学研究的现象极多:如认知心理学中的:感觉、知觉、注意、想象、思维、学习、记忆;人格心理学中的个性倾向性:如需要、动机、理想、爱好、兴趣;个性特征中的性格、气质、能力;另外,心理学还研究人的意志、情感、情绪等心理现象。心意学研究的现象大体上同于个性倾向性、意志、情感、情绪等心理现象,它近似于人格心理学,不过,心意学却不对人的气质、能力进行研究;相反,它却把人的需要、动机、理想与人的意志、情感结合在一起有机地,系统地进行研究。可以看出,心意学是研究心意及与心意有关的心理现象的这样一门科学。心意学是研究心理的现象,研究部分的心理现象,但是,心意学却不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心意学不同于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因为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它们是按照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思维进行研究的,从心理学的系统中划分出来的;心意学不是按照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思维来进行学术研究的,它也不是从心理学的体系中分化出来一部分;如同心理学与心灵哲学都是研究心理的现象,由于研究方法,侧面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而不同。

(二)心意学与社会学、教育学的关系

人的存在与成长都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处于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经济地位,生活空间之中;最终形成我们这样的一种人,形成我们这样的一种品性,人格的人。心意的形成与发展来自后天的教育,环境的影响;来自父母的教导,老师的指引,文学艺术的潜移默化;……

心意学在与社会学相结合时将产生一门新的科学——社会心意学;社会心意学是针对一定的社会团体、阶层、民族而言,他们将发出相应的公共愿望、公共意志和公众行为。

(三)心意学与心灵哲学的关系

心意学的研究和建立是站在哲学的高度进行的。心意学与心灵哲学,生命哲学(如唯意志主义,佛洛依德主义)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心意学是通过心意地位把人的个性倾向性、性格、意志、情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终建立起了科学的大厦。

1心意学研究的意愿、需要、动机等箩筐式心意与心灵哲学研究的需要、意志、意向性是共通的。

心意学研究的认为、评价、判断等证明性心意与心灵哲学中民众心理学研究的信念,相信是共通的。不过,心意学建立了自己的能量库——心意地位,这让心意有了立体度;而心灵哲学只能在表层上行走。

2心意学和心灵哲学都研究人的情感、情绪;不过,心意学对人的情感、情绪进行了科学的解剖,得出了人们意想不到的结论;我们的内心还产生着内心的感觉——地程感应和内心的感受。

3心意学和心灵哲学都研究人的意识、无意识;不过,心意学对意识、无意识的研究更加科学、系统和客观,这远远超出了当代心理学、心灵哲学的研究范围。心灵哲学主要是进行描述,说明。

4心意学和心灵哲学都研究人的意志、行动;心意学对人的行动层次的划分是划时代的。

心意学不同于心灵哲学;心意学是一门具体的科学,就象数学、物理学一样;由于心意地位的建立使心意学从心理学、心灵哲学中解放了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而不在是表层地泛泛而谈;而心灵哲学是对心灵进行最大范畴的界定和总结,是对心灵世界的总的看法。;

(四)心意与意向的关系

心意的概念是在统摄了人的需要、欲望、目的、动机、意志、以及人的评价、判断、猜测的基础上而形成,它是由人的内心发出的。相对而言,心意从形式上同于俄国著名教育家康·德·乌申斯基提出的意向的概念,也同于传统的哲学所描述的意向的概念。乌申斯基在探讨感知的时候提出了意向的假设,它是先天形成的,是人为假设出来的。意向同于心意,感知同于心意学中讲述的情感现象,感知与意向之间的关系(意向与感知或心意与情感现象)是通过表象(感觉的组合)的作用予完成的,表象对意向的不同作用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感知。乌申斯基认为意向是先天的意向,同于“哲学理论”的观点,而最终排除了以笛卡儿、白因等提出的“生理学理论”,排除了以赫尔巴特、贝内克等提出的“力学理论”。哲学理论以斯宾诺莎、黑格尔、叔本华、福特勒纪为代表,假设人有先天的意向,这意向是形成感知的先绝条件。

先天的意向分为躯体的意向,心灵的意向和精神的意向三种。躯体的意向主要是通过感觉的协助予完成,它指的是生命个体能得以生存,获得食物,安全的意向,同于心意学中讲述的先天性心意或者与先天性心意有关的生理心意。心灵的意向是人的有意识活动的意向,即追求生活的意向。精神的意向是人特有的高级意向,如审美的意向,道德的意向。以上三种意向都是先天的意向,是假设而定的。实际上,心灵的意向,精神的意向同于心意学中的精神性心意(即后天形成的心意)。乌申斯基认为:先天意向的假设为解决人的感知提供了条件,感知就是感觉或表象作用于先天意向而形成的(情感)。感觉或表象是满足先天意向还是阻碍先天意向,最终形成了相对立的感知:如满意感与不满意感,愤怒感与善意感,恐惧感与勇敢,向往感与厌恶感,羞耻感与自满感。从这可以看出,乌申斯基的意向与感知的关系同于心意学中心意与情感的关系;不过,心意与情感的关系比意向与感知的关系走得更远,其标志在于心意地位的提出。心意地位是心意学中最核心的东西,它是作者创立心意学的最关键因素;心意地位让心意具有了能量,动力,让心意具有了立体感,让心意成为了三维的空间;心意地位让心意纵深地发展而不在平淡。乌申斯基的“意向——感知”是平面的,没有能量,没有地位的高低,没有感知的程度强弱;意向决定了感知,意向满足了,产生了满意感(感知),但他没有说明满意感的强度如何;以至,它难以成为一门系统的科学。心意学之所以能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完全在于心意地位的发现;由于心意地位的支撑,心意决定的情感现象有着程度的强弱,地位高的心意决定的满意感较为强烈,心意的地位越高产生的满足感就越强烈,常成正比例关系。从这可以看出,乌申斯基没有发现意向的能量(或者地位),以至,未能达到科学的彼岸也在情理之中。先前的大多数思想家如柏拉图、亚历思多德、笛卡儿、斯宾诺莎、黑格尔、叔本华、尼采以及现代的心灵哲学家、心理学家都没有科学地发现观念的能量或观念在人们心中的位置;他们仅是从一种观念,精神现象过渡到另一种观念,精神现象上面进行内容的阐述,说明;没有探讨观念,精神现象的内在能量,力量,没有探讨这些观念在我们心中的份量和位置。当代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历史学、人类学在讨论心理现象时还是继续这样的思维,对事物仅仅给予表层的描述,从一种思想,观念转变成另一种思想或观念;他们不能把思想,观念视为一个具体的“事物”,视为一种独特的客体来对待,进行研究;研究和剖析它们的深层结构,对它们进行立体式的分解;同时,探讨它们在我们心中的位置,地位。

心意学与“意向——感知”是共通的;不过,心意不是先天意向,只能说类似而已。心意是人在后天发出的精神性心意,它是人在后天受到教育的作用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不是先天固有的。当然,心意也有先天固有而存在的——先天性心意,它直接与感觉挂钩,它是形成后天精神性心意的前提条件。乌申斯基的先天意向既不是先天性心意,也不是后天的精神性心意;它是乌申斯基为了合理地探讨感知而假设的,假设为先天形成的,与生固有的;因为他们不知道意向在后天是怎样形成的,通过什么方式来形成的?通过什么途径来完成的?……意向只不过类似于后天的精神性心意而已。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1/2/25 17:14:38
心到意到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28
积分:285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11年2月14日
3
 用支付宝给心到意到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心到意到

发贴心情

心意学与其它相关思想的衔接:

第一,心意学的三层次心意与“精神分析学说”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关系。理想层次心意相当于本我,理想层次心意与人的内心本质有直接的关系,与人的人格及所受到的教育有直接的关系;本我与人的生理有关,与人的“性本能——力比多”有关。主观实际心意相当于自我,主观实际心意是受到主观因素的作用,影响而形成的,这是在理想层次心意的基础之上的主观加工,是尽可能地接近于实际情况,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自我是在本我与超我之间起协调的作用。客观实际心意相当于超我,不过,客观实际心意的范围比超我的范围大得多,客观实际心意指外界的一切客观存在,它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及我们的心理现象,也包括人类社会的道德观念、风俗习惯等;超我主要是指道德观念对本我的限制。

第二,实际层次与非洲心理学家F·皮尔斯提出的“内部调节”和“外部调节”之间的关系。主观实际层次相当于“内部调节”,是我们主观的调节器;客观实际层次相当于“外部调节”,是环境的调节器;不过,它们之间也有着本质的区别。

第三,心意地位同于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地位;双方都表示心意,需要在人们心中的份量,位置;不过,在讨论心意地位与需要地位的本质时,它们就分道扬镳了;心意地位是后天形成的,随时处于变化之中;需要地位是先天形成而固定不变的。

第四,心意学中的意识元素有:知觉、心觉、心神、感受、心意地位五种,它们差不多同于构造心理学(内容心理学)的意识元素;如心理学家冯特提出的意识元素:感觉与情感;铁钦纳提出的意识元素:感觉、意象和感情三种。构造心理学由于自身的缺陷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心意学的意识元素具体,客观,它们相互协助,组合,形成千变万化的心理现象。

知觉、心觉常作为心神的载体完成相应的心理活动,如想象,思维,学习。

心神与心意地位的结合形成人的心意,形成人的需要,意志,动机等个性倾向性。

感受与心神相结合形成人的情感,情绪。

心神无载体的运动为科学地剖析无意识现象铺平了道路。

二、心意学的研究对象

任何一门学科的建立都首先需要解决好自己的研究对象及其对象的特性,它是区别其它学科的基础。也就是说,学科之间的不同在于对象的不同,同时,任何一门科学都必需以本领域内的客观事实为研究对象。心意学是以研究人,生命物的心意为对象的这样一门学科,完全不同于心理学的研究。当然,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到目前为止也还没有科学地解决。

  1心理学家冯特“强调心理学是研究直接经验,即研究人的意识”。

  2机能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该成为一门研究意识的机能与功用的科学”。

  3心理学家华生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行为”,而否定意识。

  4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佛洛依德则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应集中到精神结构的分析上,研究人的无意识心理。

  5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到“人内在的情感、潜能、目的、爱好、兴趣和价值”及人的心理健康等方面。

  6前苏联心理学界把心理学定义为“是研究心理事实,心理规律和心理机制的科学”。

  “我国现行的心理学教科书和专业词典关于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有如下一些表述:‘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普通心理学》:四校合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心理学是指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所谓心理现象也就是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兴趣、才能、性格、气质等(《心理学名词解释》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心理学,顾名思义,是关于人的心理发生,发展以及规律的科学’(《心理学》全国九所综合大学教材编写组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7月版)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规律的科学,心理规律指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性格等 特征的规律’。(《辞海》教育心理分册)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人的心理活动,从功能来看,可以分为认识活动〈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规律是心理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简明知识词典》,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1/2/25 17:17:01
心到意到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28
积分:285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11年2月14日
4
 用支付宝给心到意到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心到意到

发贴心情

 从上述列举的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和内容的比较中,不难看出:除了行为主义的极端的观点之外,都把心理学的研究集中到心理现象和活动的本身。但是,有下列两点值得我们注意:

 一是把一门科学定义为研究某种现象和规律的科学,这种高度概括而信息量很少的定义是大多数学科都不采用的。如天文学并没有定义为研究‘天文现象和天体运动规律的科学’而是具体地限定为‘研究天体的位置,分布,运动形态,结构,化学组成,物理状态,和演化的过程’。把心理学定义为‘研究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并没能从定义上把这门科学和其他的科学真正地区别开来。因为又有哪门科学不是通过现象的研究去揭示内部规律的呢?

 二是把心理现象是什么和包括什么这两个问题混淆起来了。在某些心理学的定义中,多半用‘包括什么’来说明‘是什么’。事实,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例如,生物学中‘生物是什么’和‘生物包括什么’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前一问题的回答是,‘生物是自然界中具有生长、发育、繁殖等能力的有机体’,而后一个问题的回答则是,‘生物包括微生物,动物和植物。对心理学来讲,对前一个问题的回答是:‘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对后一个问题的回答是:‘心理现象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兴趣、才能、性格、气质等’。(《认知心理学与人格教肓》:方俊明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作者在界定心意学的概念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作者是这样定义心意学的概念的:心意学是研究心意的形成、发展、种类、作用等规律的科学。心意学的对象即心意,它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客体,一个完整的个体,这同于自然界的山峰,我们就研究它的位置,研究它的形成过程,运动状态,分布状况及其功用;这样就有利于我们科学地区分心意学与其它心理科学的异同,这是作者所作的特意安排。作者是这样来概括“心意”的:心意是人,生命物内心发出的一种意念、愿望等心神;心意是人,动物等内部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物发出的,是它们的内心发出的;心意是一种意念、愿望、目标、动机;所以,心意完全不同于心理学中讲述的感觉、想象、思维、能力和气质,不过,它很一致于心理学中讲述的意志、需要、性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得到科学地解决;什么是心理?心理的本原是什么?心理的本质特性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仅仅说明了心理的来源(方向),这不是心理的本质,不是对心理进行本体论的界定;心理也不仅仅只限于经验、行为;限于意识、无意识;心理应该是指人们内心发出的一种“主观”(具体内容请参阅第三十章中的“什么是心理”)。

 心意学是以研究心意的形成,发展和作用的一门科学。它研究心意的形成,组成成分、结构、种类、特性;研究心意的运行方式,轨迹;研究心意所处的心理状态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心意满足的可能性,将要性和情感性;研究心意支配行动的动力大小。从心意学的结构来看,心意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心意,(二)心意的地位,(三)心意的情感性,(四)意识结构,(五)教肓。

三、心意学的内容

 心意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它有着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框架;从结构来看,心意学可分为“心意”、“心意地位”、“心意的情感性”和“教肓”四大部分;其中,前三部分可以自成体系。

在第一编中主要讲述了心意的常识性的内容,如心意的概念、组成、特性、种类、层次及心意的满足。

在第二编中主要讲述了心意学的动力系统,讲述了心意的能量,动力,包括它的概念、特性、种类和层次。

在第三编中主要讲述了心意满足后的结果,效应;讲述了心意的情感性;讲述了心意与情感现象之间的动态关系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情感现象;

在第五编中主要讲述了后天性心意的形成及发展,讲述了人的人格与教育的动态关系。

在第四编主要讲述意识的概念、组成、特性,讲述了意识的结构、组合;在这一部分作者还讲述了无意识的概念,无意识的层次;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及心意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

    心意学的诞生有着自身的理论架构,从意识的层面它剖析了人的各种愿望、需要、目的、动机、意志;剖析了人的情感、情绪及相互关系;最终开创了人格、人本、意识倾向性的科学研究;心意地位的揭示为心意学的科学创建创造了条件,为心意学的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在“心意”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心意的概念、特性、组成、种类;介绍了心意支配下的行动及其心意的满足情况。

  1)心意的概念指的是人,生命物内心发出的意念、愿望、需要、目的等想法,心神。心意是涵义,是心神;它是构成心理的最基本元素,单位(在意识结构中有所讲述)。

心意的概念是心意学中最基本的,最核心的概念;心意包括我们发出的各种愿望、需要、目的、动机、意志;包括我们所作的评价、判断、猜测、估计;包括我们提出的疑问、反问。

      2)心意的组成主要介绍了心意的发出者——生命物、心意地位、心意对象、心意轴承、心意的性质、心意的目的范围。心意的发出者(主体)指的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动物等生命物,心意的发出者还包括由多个人共同组合而成的社会团体、群体或由多种动物组合而成的动物团体。心意地位是指心意在我们内心中的位置及地位高低;……关于相关的具体内容作者随后讲述。

     3)心意的种类主要介绍了箩筐式心意和证明性心意,介绍了真意和假意,介绍了地程心意和非地程心意,介绍了行动心意和非行动心意,……。箩筐式心意指的是具有目的性的心意,如:人们的愿望、需要、目的、动机、意志;证明性心意指的是具有论证性的,说明性的心意,如:人们作的评价、判断、估计、猜测。按照不同的标准予化分,心意的种类将会有很多,很多;还如正意与负意,意识的心意与无意识的心意,地位高的心意与地位低的心意等等。

     4)心意发出时的不同层次主要讲述了三种不同的心意:理想层次心意、主观实际心意、客观实际心意和三种不同的心意层次:理想层次、主观实际层次和客观实际层次;它们类似于弗洛依德提出的“精神分析学”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类似于柏恩提出的 “交流分析”中的“父母”、“成人”和“儿童”。

     5)心意的满足讲述了心意满足的可能性,将要性和精神性。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1/2/25 17:18:09
心到意到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28
积分:285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11年2月14日
5
 用支付宝给心到意到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心到意到

发贴心情
(二)在心意地位这一部分主要讲述了心意地位的概念、特性、表现形式;讲述了心意地位的形成、发展、分布和递变规律。

    心意地位是客观存在的,指的是心意本身固有的力量,强度,体现出心意在人,生命物内心中的位置。心意地位的表现形式:

    1)不同的心意支配行动的力量大小不同。

    2)不同的心意产生的情绪强弱程度不同。

    3)不同的心意希望得到满足的程度不同。

    4)不同的心意体现出的重要性不同。

    5)不同的心意满足时的迫切程度不同。

    6)不同的心意体现出的价值和意义大小不同。

    心意地位的特性乃地位性,它是对心意予整体性地把握;不同的心意地位高低不同。

 心意按地位高低的顺序排列有:

1)超地高心意

2)地位高的心意

3)地位中等的心意

4)地位低的心意

5)超地低心意

人,生命物都是据地位高的心意而行动,始终如此。地位高的心意支配行动的能力强;产生情绪的程度强;希望得到满足的程度强,迫切性高;体现出的重要性强,价值大,意义大。

在这一部分作者阐述了心意地位的原始形成,这是划时代的;心意地位的形成及发展为科学“心意学”的建立铺平了道路。

在这一部分作者阐述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特殊性及局限性。

心意满足的阶梯制是先满足地位高的心意,再满足地位低的心意的原则。

(三)心意的情感性这一部分主要讲述了什么是正意,什么是负意;什么是正地程感应,什么是负地程感应;什么是稳心意,什么是移心意;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幸福。

      正意指的是我们在接受到他人的帮助后,对他人产生的好感、善意的这样一种心意;这种正意是我们希望他人获得好处、益处,希望他人获得利益的心意。

      负意指的是我们在受到他人的伤害后,对他人产生的反感、恶意,敌意的这样一种心意;这种负意是我们希望他人受到伤害,利益受到损失的心意。正意、负意的揭示最终让我们科学地剖析了人类的情感及各种人际关系。

爱屋及乌说明了人类情感的裙带关系,说明了父子关系的特殊性,朋友关系的普遍性,民族情感的抽象性;这最终将开创心意学的一个全新的领域;这是当代心理学,哲学没有涉及到的。

 地程感应是我们内心形成的感觉,感受;正地程感应是内心的,良好的感觉,感受,它让我们的心情舒畅、愉快;负地程感应让我们心理难受、悲痛的内心的感觉,感受;这是人们意想不到的科学结论,是破天荒的。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1/2/25 17:21:33
心到意到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28
积分:285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11年2月14日
6
 用支付宝给心到意到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心到意到

发贴心情

(四)在意识结构这一部分主要讲述了心意学在心理学中的位置,心意学与心理学之间有着某种特殊的亲属关系。

在这一部分作者讲述了感觉的不为传统心理学家感知的领域,开垦出了一个全新的处女地——先天性心意,它为我们的酸甜苦辣敞开了科学的大门,为我们科学地揭示原始的本能欲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一部分作者成功地,科学地破解了意识、无意识。意识是有载体的心理活动,是我们能明显地感觉到,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它由于有着载体的拖累运行起来较慢。无意识(心理无意识)是没有载体的心理活动,我们难以明显地感觉到,意识到,无意识由于没有载体的拖累能迅速地运动。在这一部分作者科学地揭示了无意识的五个层次:躯体无意识、生理无意识、印板无意识、本能无意识、心理无意识;其中,心理无意识又包括五个方面:感应性无意识、定势无意识、联结无意识、创造性无意识、能量无意识。它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佛洛依德无意识心理的伪科学性。

在这一部分作者破解了人类的心理活动是由几个特定的心理元素组合而成,这几种心理元素分别是:知觉、感受、心觉、心神、心意地位,它们有机地相互组合形成了千变万化的心理现象。

      (五)教肓这一部分主要讲述了心意的形成和发展,讲述了人的人格在先天遗传和后天学习中的取向;什么是教肓?什么是环境作用的影肓?什么是教肓状态?什么是基础心意。

(六)心意学的现象特别广泛和复杂,从范围上看它可以分为人、动物、社会团体、动物团体四种。人是高等级动物,是生命最为发达的生命物,有着强大的主观能动性,有着非常活跃的生命力,是高度自我,超我的生命物,心意是内心能动的创造。动物也有活的生命,有活的主观,有低级的能动作用……。社会团体是由人有机地组合而成的,如家庭、国家,他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和主观能动性。动物团体是由多个或多种动物在有限时空聚集起来的团体,它们有着自己的需求和欲望(低级的)。

(六)心意学的现象特别广泛和复杂,从范围上看它可以分为人、动物、社会团体、动物团体四种。人是高等级动物,是生命最为发达的生命物,有着强大的主观能动性,有着非常活跃的生命力,是高度自我,超我的生命物,心意是内心能动的创造。动物也有活的生命,有活的主观,有低级的能动作用……。社会团体是由人有机地组合而成的,如家庭、国家,他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和主观能动性。动物团体是由多个或多种动物在有限时空聚集起来的团体,它们有着自己的需求和欲望(低级的)。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1/2/25 17:24:27

 6   6   1/1页      1    
Copyright ©2000 - 2007 bdpsclub.org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页面执行时间 02.82813 秒, 4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