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 新哲学与系统哲学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布达佩斯俱乐部论坛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新哲学与系统哲学】 → 太极本论之5三教同源

您是本帖的第 1905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太极本论之5三教同源
kamm0123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9
积分:16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12月20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kamm0123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kamm0123

发贴心情
太极本论之5三教同源

太极本论之5三教同源

 

三教同源的这个源是什么呢?就是太极原理和八卦系统。

易经的本意

易经的六十四卦就是在八卦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八卦。把上下两个八卦分别一一对应一次,就会得到八八六十四卦。按照前面八卦系统的说明,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三个层次的功能系统,当由八卦层次开始产生主客观的现象时,这些现象也必然会深入到八卦系统的底层。这样就会造成三个层次的现象,无生命(山川)、无思想(植物)、无智慧(动物)。所有产生于本体的现象都离不开本体,而不同层次的本体功能产生不同的现象。动物包括了植物的特征,植物也包括了无生命物质的特征,这是八卦系统层次深入的必然。同时说明,生成于八卦系统的现象,受八卦层次制约时,这类现象相对简单;受到四象层次制约时,现象的复杂程度就加深;当现象是受制于两仪层次时,事物的复杂程度最高。

我们先来看看生命是如何认识事物的,首先是感觉到各种现象,然后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某些现象之间的联系(连山),然后是知道了某一类联系之间的规则(归藏),最后形成某一领域的系统知识(易经)。当然,易经是我国商周时期对世间万物变化规律的一种总结。先民们首先是在没有文字的前提下,用伏羲创立的符号来记录那些联系和规则,并按照太极八卦来对照那些联系和规则。由于是长期和大量的记录工作,即使在文字创立之后,这样的观察和记录工作还是使用表示现象规律的六十四卦符号。只是在周初由文王按照当时的认识水平转换成文字的描述。因为早期八卦系统的意义是以心传心的,一个符号或卦象所表达的意思比任何文字的叙述都要完整。但是周初以前的一段时间,人们对卦象的理解显然开始出现偏差,而且偏差越来越大。文王也是凭着自己的理解来推演出六十四卦的文字说明的。易经中使用了大量的当时的事件,这种记述只是为了说明表示现象规律的卦象的本意。但是这种必要的文字处理,也为以后对六十四卦卦象的理解造成了硬伤。如果不能真正理解太极原理和八卦系统,六十四卦的卦象就只能是按照文王记述的占卜之词。

文字出现以后,人们都去学习文字,对于用卦象记录各类现象和总结规则的工作就只能是一少部分人的专职工作了。但是太极原理和八卦系统还是普遍被当时所谓的知识分子所了解,但也出现了偏差。因此在周朝末年各种学说开始出现,其中许多学说在没有本体论的说明前提下,就说应该如何如何,就是表示当时人们对太极八卦的意义还是有所了解的,甚至是常识行的东西。也正式它太常识化,也就没有人去记录和整理,最后只能使得后人去凭空猜测它们了。

八卦系统是不变的,六十四卦所表现的事物的变化的规律也是基本不变的,只是随着人们观测精度的提高或抽象能力的加强,某些规律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易经后面的十翼是对易经的一种总结性说明,其中《系辞》基本上就是在说明阴阳和八卦,因为这才是易经最本质的东西。

与佛祖谈心

佛教强调“万法唯识”,这是唯识理论的一个推论。什么是识呢?就是阴阳的相互关系。唯识理论描述了八识的功能及其关系。按照八卦系统的对应,前五识与主客观现象有关,需要由六十四卦来说明。而六识就是八卦层次的功能,七识就是四象层次的功能,八识就是两仪层次的功能。识就是主客观功能相互作用,而所谓的专识成智就是两类功能只是它们的功能本身,而不去运用这种功能产生功用。

佛学修行首先是第六识成就妙观察智,因为前五识的感觉都会告知第六识,只有第六识不去分别而形成好坏等差别概念,只是知道有这些感觉就好了。这就是秒观察。也就是八卦层次的功能只是功能,而不去运用它产生新的差别。

第二个就是第七识成就平等性智,六识成智,则七识的功用就会显现出来,就是想的累积功能,造成念念的迁流不停。如果它只是功能本身,没有了累积功用,那么就会显出两仪心的脉动。这就是所谓的平等性智。一切现象的根本就是两仪的振荡。

第三个就是第八识成就大圆镜智,七识成智会显现两仪心的脉动,就是离开本体空态的最小差别的两种偏离,当没有挂碍时,两仪的振荡就会逐渐趋于无限大的频率,使得心境成为一如的状态,就是恢复了本体的空态,这就是所谓的大圆镜智。只有这个无态之态才能显尽所有的差别。有所偏离就会成为或大或小的障碍。

第四个就是前五识成就成所作智,六七八识成就智相,于本体功能的运用能够通达无碍,随不累积但总在当下,但有运用,必于当下全体累积的状态呈现五官的不同感觉。这就是所谓的成所作吧。

在佛教中有报身的说法,那是对四象层次“想”的累积功能对两仪层次阳的不同振荡频率的执持。报身并非是我们的身体,而是生命的“我”能够执持的主客观交替呈现的最高频率。我们这个宇宙的众生所能支持的最高频率,也许就是所谓的普朗克时间和普朗克空间吧。就像高速旋转的车轮,可以幻现出低速的或者固定不动的旋转光影一样,我们生命对这种极高交变的频率可以呈现出我们感觉到的一些低频的五官感觉。生成我们所谓心理的各种概念、观点、思想等主观现象。在较高的频率上形成的宇宙,那里的生命因为主客观更加协调而更加快乐。如果频率更低,主客观的协调性极差,这样形成的宇宙中的生命会更加痛苦。阿弥佗佛的极乐世界离我们有十万亿佛土,也许是比我们现有的频率高十万亿倍,或者高十万亿翻吧。

佛教中还有关于离念的观点,其实就是离开那种累积的功用,恢复到那种累积的功能上,这样就没有了念念的迁流,只有心和境的交替呈现。在这样的功能状态下,心无所累,境无所系,心境的交变频率就无限增长,最后达到心境一如的状况。想象一下水面的上下振荡达到无限大频率时,其实就是那个平静的水面了。

与老子论道

老子以一部《道德经》阐述了道的奥妙,古往今来无数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解释老子,似乎都解释的通。这也许就是道的本质吧,它是无所不适的,就像万物皆是佛性的流露,万物不也尽显了道的功能吗。

历来人们对道的理解差别极大,甚至有人认为道就是规律。其实如果要把道讲清楚确实不简单,人如老子者也得洋洋五千言哪。老子说上善若水,根据前面对水性和八卦系统的对比描述,老子对太极原理和八卦系统一定是了解的。在那个时代,没有所谓的现代科学,可还是有人能够用水的各种状态来比拟宇宙本体产生万物的情状。下面先看看你老子的《道德经》。

《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现象的规律可以被认识,可这些规律在不同的条件下也是变化的,只有那本体的功能才是不变的常道;名称可以描述事物,但无法描述事物的本质。无(阳)是主客观功能的开始,有(阴)是呈现万物的母体。在无(阳)的状态下,可以感觉到万物之间的关系;在有(阴)的状态下,可以感知到万物产生的原因。此两者(阴阳)同出于无极本体,而相互对称。相互作用(同)就叫做玄,层层交互作用就能够产生宇宙万物了。

《老子》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就是阴阳之间的相互振荡(冲),这种振荡是没有损耗。(本体按照道形成三个层次的功能)深不见底,这才是万物的根本;(意识和存在之间的驻波形态)寂然不动,却又似有似无。产生道的本体我们无法知道它,但它一定是在现象生成之前存在的。

《老子》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意识的知的能力是本质存在的,这是所谓的深藏的发生能力,这种能力就是主客观的根本,这种能力连续不绝,永远也不会穷竭。

《老子》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看不见的变化称为夷,听不见的声音叫做希,感觉不到的接触叫做微。此三者往小变化不能穷尽,到最后可以用一种作用来表示(电磁作用)。这种统一的作用由不同频率的主客观振荡保持,在最微观的状态下,所有的现象都没有了,只有八卦系统的功能存在。这就是没有状态的状态,没有现象的现象,只有主客观的交替振荡功能。这种道体本身的振荡功能并没有先后的大小的概念,(我们都是漂浮于其中的小舟)也不能看见他的边界。根据原有的道的原理。可以明白当前万物的情状。能够通达道体和万物的关系,就叫做道纪。(用道来理解和理顺事物)

《老子》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最大的东西就是道。道这个东西,类似明暗的交替呈现,就是阳和阴的往复振荡。阴的显性功能可以呈现心的动象,阳的知性功能可以意识或知道境中之物。阴阳的交变功能交叠成具有多个层次的功能系统(窈兮冥兮),形成主客观功能之间精确的对称;这种对称以极高的频率保持,使得一切的物理现象都呈现出一定的规律。从古至今,万物都离不开这个道,我们怎样才能了解事物的状况呢?就用这个道的各层次功能。

《老子》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八卦系统由本体的各个层次的功能混合而成,在没有现象之前就应该存在。因为只是功能本身,因此这个系统本身独立不变,功能之间相互联系而不停止,它就是主客观现象的根本。我无法命名它,勉强称它为道体,或称之为大。(一切现象不离八卦系统,它有多大呢?)大则感觉分开,分开久了就感觉远,但在道体之内,远了就会返回。(这也许是现代物理学关于宇宙有限但无界的说明吧)所以道有多大,主观意识就有多大,客观存在也就有多大,人作为主客观的界面也就有多大。本体上有四大,人就是其中之一。人取法于客观规则,客观规则来自主观功能,主观功能来自太极原理,太极原理则是本体的自然之性。

《老子》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智不割。”

知道了主客观的功能和关系,就可以成为主客观现象的界面,因为没有形成主观成见,才能保持道的正向运行,这就是婴儿的状态。知道了意识和存在的功能和关系,就可以成为主客观功能的界面,因为没有形成主观的累积,才能保持道的正向运行,这就是朴的状态(八卦系统的功能态)。如果知道了阴阳的功能和关系,就可以了解成为形成主客观功能的本质,道的正向运行可以发挥道极致,最终归于那个平静的本体——无极。八卦的功能态,经过主观的累积后就会形成客观现象,圣人类比这个八卦的功能和万象的关系,来设立长官(统御天下),因此大智慧就是整体的观念(整体论?)。

《老子》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道(太极原理)本身是无法感觉到的。八卦系统的整体功能虽然不起眼,但是它却是万物的生成者。侯王若能明白这个道理,就可以做到天下归顺。主客观相互协调,人心就会愉悦,这种愉悦是每个百姓都能体会得到的。事物生成之初,即开始有名称,名就是有,这时应该知道停止这种功能的滥用,这样才能使事物保持长久。江海是川谷的累积结果,这可以类比天下万物就是道累积的结果。

《老子》第三十四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道体累积而成无限的时空。万物要凭借道来生成,道不推辞,道成就了万物而不去拥有万物,支撑万物而不为主,(阴阳的交变振荡含在万物之中)这是小而无内;道涵盖万物而不为主,(阴阳的交变振荡是整个时空的振荡,因此涵盖万物)这叫做大而无外。因为它没有自认为大,这才叫真的大。

《老子》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道本无欲,自然天成,却成就了万物的存在。侯王若能遵守此道,万物将自然而然演化。在演化中如果有过分的现象,自然有八卦系统的规则来规范它。这种八卦系统的规则就是平衡那些过分的现象。这是一种基本的平衡功能(五行?),它也使得主客观达到平衡。

《老子》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往复振荡是道得运行,事物的初始状态则是道可以正向运用的时候。天下万物是客观功能的现象,而客观现象则由主观功能来产生。

《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本体无极按照道的原理可以生成第一层次的功能,第一层次的功能按照道的原理可以生成第二层次的功能,第二层次的功能按照道的原理可以生成第三层次的功能。这第三层次的功能还是按照道的原理才生成了万物。万物都是以阴性的显现功能呈现于生命的感觉之中,而万物之所以成为万物的阳性变化功能则掩盖在这些客观现象之下,所有的万物都是因为阴阳平衡才得以存在的。

《老子》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作为学习的目的,是知识越学越多,而作为修道的目的,则是能舍则舍。舍到最后就达到无为而无不为了。能够拥有天下是因为没有什么大事,要是总有事情发生,就无法安坐天下了。

老子的道德经主要是描述了道的形状,这就是太极原理,并阐发了道的功能——德,这就是八卦系统。道——太极的运行,就是八卦系统规则的形成。他强调万物之中并没有什么东西是主要的,只有这个生成万物的八卦系统的功能才是主要的,事物总是在初生最有生命力,因为它还没有太多的累赘,有的只是展现八卦系统的规则环境,但是当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主客观的累赘就会增多,使得阴阳交替振荡所具有的变化功能产生不了多大的变化,这是事物开始衰亡的征兆。进而连变化都没有了,主客观的对称消失,事物开始崩溃。因此老子总是强调柔弱胜刚强。这并非强调阴柔为主,而是说能够能够最大限度呈现八卦功能的事物,要比已经不能随八卦功能的规则变化的事物更有发展潜力。

德,古字为惪,就是直心。何以直心是德,直心就是当下一心,这样就没有累积,也就没有主观的累积和客观的变形,只是主客观的功能显现。其实真正的大德就是使其周围的人能够恢复

与孔子说礼

孔子被尊为圣人,虽然汉代的独尊儒术是主要原因,但是孔子思想对世俗的正向指导作用确实是独一无二的。

孔子一生治礼,一心想恢复礼制。原因就是他所认识的礼正是源于八卦系统各层次功能之间的对称关系。他的礼用于宇宙可以协调万物,用于社会可以协调人群,用于国家可以协调君民,用于家庭可以协调人伦。而这些正是八卦系统的规则所涵盖的功能。

司马迁的《史记》中有“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这句话。表达了礼和乐在当时是怎样的高度。乐本是音乐的曲调,也可以类比为阴阳交变振荡所所累计的万物,因为乐曲就是对震颤的“音”的累积。礼本是上古先王制定的人的行为规范,也可以类比八卦系统的规则,因为万物正是在这种规则下才生机勃勃。只有主客观的协调(和)才能大乐,也只有符合万物演化的规律才是大礼。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记录在《论语》中,他没有更深刻原理性的假设,只是在说明人应该怎样才对,怎样是错。如果了解孔子读易经时到了韦编三绝的地步,才能知道在他的心中,太极原理和八卦系统已经是常识性的东西了。甚至在当时的士大夫当中,这类认识也应该是比较普遍的。

小节

三教同源,是说三位圣人佛祖、老子和孔子在心理都了解太极原理和八卦系统。以此出发,按照各自的应用不同,描述了道体的性状。佛祖强调寂灭最真,当然是太极的极致,也就是心境一如的大圆镜智。老子强调道的运行,当然就是描述太极的功德,也就是八卦系统的规则。孔子则强调入世经营,目的是建立大同社会,当然他强调的就是八卦系统的应用问题,也就是人的礼制问题。

佛祖的八识,是见相(阴阳)二分的对称,老子的道是有无(主客观功能)的对称,孔子的礼是内外(主客观现象)的对称,但是他们必须是在了解太极原理和八卦系统的基础上才能建立他们各自的对称关系。当然,他们的描述则不尽相同。在这些对称之中,没有主从之分,完全是对等的关系。这才是和谐的本质吧。就以孔子对世俗的说教为例,这种对称的和谐是无处不在的。君臣、父子、上下级,甚至一个人的心理和环境,本来都应该是平等的对称关系,也就是相互以礼的。但是,人们以君为重,以父为主,以上级为领导,以内在为我。这样就会在人的内心或人与人之间造成不均,产生差别,用物理学的话说就是会产生改变这种状态的力场。认得心理会变的扭曲,人际关系会变得荆棘丛生。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按照物理学的对称,这是两个对称的操作,两者是相等的。忠君不正是臣子最大的礼吗?

佛祖强调寂灭,这是最终的平静;老子强调太极功德,这是熄灭现象的无为;孔子强调关系对称,这是礼的最高境界。三教同源,强调的是三圣的圣心相同,都同于上古圣王伏羲。也是生命对于本体性状的了悟。佛教有以手指月,他人误认手指为月的比喻。三圣之言,本已是手指,后世解释圣言,又是以指指指。指指相指,应该离月更远了吧。

 

 

 

 

http://kamm0123.blog.sohu.com/

kamm0123@sohu.com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6/3 22:52:54

 1   1   1/1页      1    
Copyright ©2000 - 2007 bdpsclub.org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页面执行时间 0.10938 秒, 4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