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 艺术绝对是心韵,一种独语天地而往来、魂魄孤衍千万象的绝然,一种沟通宇宙而逍遥、神气盈滋古今心的悠然。而心使然,性释然!——合道者从来都是天地生人、天人合一,常超然于平板的水泥汀——依然贪嗅下面泥土的芳香——我心中女神的心馨!依然和韵深处蝉蜕的拉奏——我心中生命的挣扎!这才是所有艺术者邋遢于人类千疮百孔文明的难堪!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布达佩斯俱乐部论坛智慧探索【艺术心韵】 → 溥石的山水画艺术

您是本帖的第 2661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溥石的山水画艺术
天一轩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3
积分:97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8月15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天一轩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天一轩

发贴心情
溥石的山水画艺术

溥石的山水画艺术
        溥石先生出身于艺术世家,早年受先辈耳濡目染,既涉书法金石丹青。后从著名书法家任杰生先生游,聆其教诲,体其言行,艺遂大进。及长又远涉重洋,出任驻波兰大使馆官员,乃识多见广,眼界为开。越数载,复负笈东瀛,研修书道,埋首艺海,精研艺理。近年又广涉收藏鉴赏,过眼珍玩,不可胜计。今常作远游,遍临名山,耽心翰墨,以涂写家山自娱。先生为学,孜孜以求,勤而不堕,常以高严之境绳之,学不知倦,故颓笔堆山,艺有大成。先生精通书画印之道,可谓“三绝”。今撰小文,略述其山水艺术之梗概。
        中国的山水画艺术,是“景”的艺术,更是“境”的艺术。艺术家从对“景”的感悟,到对“景”的描绘,再到对“境”的表达,这是一个艺术创造的过程,也是一个审美欣赏的过程。溥石先生承继家学,后于书法一道用功尤深。书画之道在艺术理法上的相互交融微妙影响使他的绘画一日有一日境界。在他生命之气与自然之气相吞吐的过程中,他那敏锐的心灵触摸到了天地衍变与艺术精神中最为玄妙的部分。在将自然形象转化为艺术形象的过程中,溥石先生大量地研究古代名迹,并长期游历写生,他执着地追求着笔墨的内美,试图从中国山水文化的沃土中把握内心的丰富情感,以期使自己的笔墨语言真正成为传情达意,尽心写性的媒介与工具。他的作品以有力的骨线,华滋的笔墨,表现出既不失传统法度又体现着现代审美情趣的艺术语言,这是“山川与余神遇而迹化”的审美境界,也是“内美静中参”的艺术空间。而对于审美欣赏来说,艺术欣赏的过程又是一个通过绘画作品这一审美意象到审美再造审美满足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心灵世界再一次被审美感兴所打开,于是风起云涌、烟波浩荡,欣赏者的情感、经历、想象以及生命体验,又被重新整合,所有的感受都在画家所创造的艺术形象间来去伸展,迂回舒卷。也就是说,艺术家先将自己的身心放置在茫茫的宇宙万象、大千世界中,并与之相吞吐,相陶冶、相涤荡,然后将胸中情思形诸笔墨,图成山水,感于中而发于外,最终创造出了这灿烂圆融的生命境界和艺术世界。溥石先生的山水多以深山古寺,顽石老树入画,饱满丰实的画面,以时而流动时而沉实的线条写出,古拙而苍茫,笔断意连中见出松秀与空灵,浓墨重彩中见出深厚与幽远。这以林泉之心而作的出尘之境,也折射出溥石先生高蹈远俗的襟怀和心胸。所以欣赏溥石先生的创作,不但是在艺术家的带领之下的一次艺术之旅,更是一次由作品而引发的于宇宙之气相涤荡的浩然之游。这里透出的是艺术融入宇宙节奏之后的安详与怡然,也是艺术所能带给人们心灵的陶冶与蒙养。
         旅日归国的溥石先生在书法和绘画上的成就,无不是他在四十年来勤奋学习,兼收并蓄,锤炼提高自己艺术修养后所得。他不断的将东西方文化碰撞,又不断的与传统文化交融。在心摹手追,澄心静观中写出了溪山有雅客,洗心悟白云的意境,给人留下了美好的遐想。在散淡中他与古人对话,寻求着内心的韵律。画面严谨而不板滞,疏朗而不散乱,大开大合,山呼水应。纵横恣肆的笔墨中却体现着他对画面结构的把握与控制,看似漫不经心,却是惨淡经营;看似狼藉满纸,却是笔精墨妙。纵然八尺丈二的大件,其创作时也是落笔惊风,挥洒自如。引水吐岳中真有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大有神遇而不以目视的气概。多年的书法修炼,使他深谙用笔之道,圆厚沉凝,用墨上枯润相间,干湿相合,泼破相随,古人论画所谓“润含春雨,干裂秋风”之语,当为不虚。
    李可染先生尝言:“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山水画的精神在于通过笔墨所塑造的景象来表现艺术家自身的胸襟、性情、学养与境界。中国画的意境,是画家的审美感悟和艺术追求。在溥石先生的作品中,“景”是他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相结合并通过笔墨表现出的审美意象,“境”则是这些审美意象相互作用,整合生发出的审美空间。溥石先生通过对自然山川的描绘抒发自身的思想情感,从而创造出含有巨大艺术感染力的意象。《林泉高致》说山水画应当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这既是要求山水画不仅要有“景”的美妙,更要能在“境”上使人有出尘之想。只有“景”与“境”在画面中完美结合,才能令欣赏者真正忘情山水,从中得到启迪。溥石先生的画由笔墨而丘壑,由丘壑而意境,正是在这“景”与“境”的相互转换,生发,延展中,最终成就了其大美无言,景境栖神的美学品格。传统中国画的艺术语言源于中国画学所依傍的东方的文化与哲学,这是国画艺术赖以发展的根源。欣赏者在玩味了笔墨之后,走入到丘壑背后的意境,从而进入到一个更高层次的审美空间之中…….
      “泼墨山前远近峰,米家难点万千重。青城坐雨乾坤大,入蜀方知画意浓。”这是古稀之年的黄宾虹先生一次入蜀在青城山遇雨时随口吟出的诗句,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坐山观雨,陶醉于迷蒙世界时的激动心情。巧合的是,从黄宾虹到傅抱石、张大千、陆俨少、李可染,中国近现代的几位山水画大师都与蜀地山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青城之“幽”,峨眉之“秀”早已是天下闻名的了。更有甚者,笔者还听过“画山水者,不入蜀,难得真山水”的说法。中国的艺术讲究传承性,对于今天的画家而言,前人所留下的无数佳作是一笔财富,而气象万千的自然山川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中国的艺术又是晚熟的,它需要长时间的修炼与陶养。所以黄宾虹又说:“ 画有真景、有境界,随天、地、人而异。不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不求志趣修养之高,无以言境界,何谈章法。” 溥石先生是个勤勉和多思的人,更是个执着的人,他明白自己的使命,自己的位置,所以他能契而不舍,穷且益坚;在艺途中跋涉,向险峰处攀登。笔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溥石先生当正神游于蜀地的青城与峨眉间…..。

                                                                                                                                                            炎黄艺术馆   马龙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8/16 0:05:15
天一轩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3
积分:97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8月15日
2
 用支付宝给天一轩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天一轩

发贴心情
溥石的山水画艺术

溥石的山水画艺术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8/16 0:11:26

 2   2   1/1页      1    
Copyright ©2000 - 2007 bdpsclub.org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页面执行时间 0.06250 秒, 4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