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 新哲学与系统哲学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布达佩斯俱乐部论坛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新哲学与系统哲学】 → [原创]物质演化的几何力学原理

您是本帖的第 30795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原创]物质演化的几何力学原理
南桥之风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28
积分:309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12月18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南桥之风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南桥之风

您无权查看精华贴子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2/18 20:46:37
南桥之风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28
积分:309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12月18日
2
 用支付宝给南桥之风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南桥之风

发贴心情
 引论
  
  在绝对虚无的太空中,是如何诞生出物质的?也就是说,物质的起源是什么?笔者认为,这一问题,超出了由物质构成的我们人类的思维能力,我们目前还无法解答这一问题,也许永远也无法解答这一终极问题。作为由物质构成的我们,只能从太空中已经存在着物质开始,我们的研究范畴,也只能局限于物质,我们的研究指向,也就在于太空中的物质是如何构成我们现在这个万花筒般复杂多样的世界,这些物质在构成复杂世界的过程中,又遵循着什么样的原理。
  
  第一章 能力之识
  
  第一节 基本粒子
  
  万物的本源是什么?
  自从有精神意识的人类诞生以来,人类一直在苦苦思索,从来没有放弃对这一问题答案的寻找。18世纪之后,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人们对这一答案的寻求从纯粹的思辩转向实验的研究,细胞、分子、原子、质子、夸克逐步被发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成果。但是,人们对夸克的性质仍然不很清楚,因为夸克变幻莫测,它的外在表现形式总是以一种非常高的速度飞快地转化,以目前的技术手段根本没有办法将其把握。因此,夸克是否是构成万物的最小物质单位,人们依然无法通过实验来作出确切的判断,对万物本源的寻求,仍然必须借助纯粹的思辩来指导方向。
  人们对构成万物的本源性基本粒子作出如下定义:不具有任何的内部结构。也就是说,是单一不可再分的最基本单位物质,任何可以进一步分离的单位物质,都还不是本源性的基本粒子。有基于此一定义,笔者认为可以将之命名为“单子”,意即单一不可再分的本源性基本粒子。
  
  第二节 起始之初
  
  当太空中出现物质之后,这些物质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出现呢?是一个物质高度密集的细小团块,还是散漫地充斥在太空中的一定区域之中?
  笔者推测,在最初的太空中密集地散布着单子,这些单子在太空中高速蹿行,没有规律,也没有统一的速度。
  笔者之所以推测物质诞生之初的单子是以不规则的方式运动的,是因为,如果假设这些单子以一种有规律的方式运动,则必然导致诞生物质的太空具有一套有序运转的工作机制的结论,而这样的一套工作机制,如果没有物质的结构形式参与其中规范约束新物质的诞生轨道,基本上是不太可能实现的,这比纯粹虚无的太空中如何诞生出物质来还要难以想象。笔者认为,只有当单子大量诞生出来并充斥一定体积的太空地理区域——一定的空间,并经过相互间无序的运动,逐步地在此一空间中形成了稳定有序的物质结构形式之后,由于物质结构形式对该空间的有序制约,在结构物质与结构物质之间留下的有序可循的纯粹虚无中,才有可能诞生出有序运动的单子。
  当然,作为由物质构造而成的我们,对太空的考察手段也只能借助由物质构造而成的工具,这一工具包括我们的思考工具——由物质构造而成的神经系统,通过物质工具考察来的发现,也就只能考察到已经从太空中诞生的另外的物质,而无法考察到物质之外的纯粹虚无,因而也就无法考察从纯粹的虚无中是如何诞生出物质的整个过程,就是对最初的单子的运动方式,也只能依*有序运动的物质结构——神经系统的逻辑推理来思辩。或许,最初的单子的诞生并不符合任何逻辑,但如果它是不符合任何逻辑诞生的,那各个单子之间也同样不可能具有统一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因为它们之间并不存在着任何的逻辑——有序的关系。
  因此,物质诞生之前的太空,应该是不具备有序运转的工作机制的。更多的可能是,在渺茫辽阔的原始太空中,单子无序地从太空中的各个角落诞生,并以诞生时的速度和方向运动,各个单子之间,没有统一的运动方向,也没有统一的运动速度。
  根据前述推理我们可以推断,单一的单子在纯粹虚无的非物质空间中的运动,将不会遇到任何其他的力的影响而一直保持着诞生时的运动速度和运动路线,则沿着一条直线恒速地运动,单子自身的运动就是能,运动的速度就是运动所表现出来的量,所以单子的运动速度则为能量。
  只要单子是物质,它就必定会在太空中占有一定的空间,也就是说,它不可能是零体积的,既然不可能是零体积的,当两个直线运动的单子在同一时间于同一个空间点上相遇时,它们的“身体”就会产生一定接触面积的冲突。相遇于一点的两个单子发生冲突之后,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这个变化是由对方的作用所造成的,如果我们将其中一个单子视为作用单子,另一个单子则为目标单子。作用单子以一定的运动速度和运动角度作用于目标单子身上,由此引起目标单子的运动速度和运动角度所产生的一定程度的变化,就是作用单子发挥出来的所谓的作用力;而目标单子的运动也在与作用单子相遇的同时改变了作用单子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相对于作用单子来说,目标单子的能量体现出来的就是反作用力。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撞击 摩擦
  图1 两个相遇的单子形成撞击或摩擦示意图
  由于单子具有一定的体积,所以,虽然它不具备任何的内部结构,但也同样具有一定的体形,它也存在着中心点和周边点的区别,于是当两个运动的单子相互冲突时,由于作用点和作用角度的不同,单子所发挥出来的作用力也就不同。如果一个单子的运动路线指向另一个单子的中心点,两者便会发生碰撞;如果两个单子的运动路线都不指向对方的中心点,则产生摩擦。但由于单子是不具备任何内部结构的,所以又具有不可分离性,因此单子在碰撞或摩擦中只会产生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的变化,而不会被击碎甚至湮灭,也就是说,只要单子一经诞生,就将永远不会消亡。
  如果两个相遇的运动单子形成的是撞击,如下图所示,将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当撞击单子B的运动路线OBB与被撞击单子A的运动路线OAA所形成的交角∠AOAB小于或等于90度时,单子B的速度应该大于单子A的速度,否则不能形成撞击,撞击后,单子A将按照单子B的运动方向运动。当∠AOAB大于等于90度并小于180度时,如果单子A的速度小于或等于单子B的速度,撞击后,单子A将按照单子B的运动方向运动;如果单子A的速度大于单子B的速度,撞击后,单子A将仍然按照自己的运动方向运动,单子B也以与单子A运动方向一定的近似角度运动。当∠AOAB等于180度时,两者形成正面对撞,速度快的单子将推动速度慢的单子沿着自己的运动方向运动;如果两个单子的速度相等,则不再产生运动,这两个单子将静止下来,都不再具有能量。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AOAB≤90°90° ≤∠AOAB≮180°(1) 90°≤∠AOAB≮180°(2)
  
  ∠AOAB=180°(1) ∠AOAB=180°(2)
   图2 两个相遇的单子撞击后的运动路线走向示意图
  如果两个相遇的运动单子形成的是摩擦,如下图所示,将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当相互摩擦的两个单子的运动路线形成的交角小于90度时,两者为同向摩擦,如果两者的速度相同,摩擦后两者的运动方向都将往各自的一侧以一定的角度偏斜;如果两者的速度不同,摩擦后,速度快的单子将保持原有的方向运动,速度慢的单子将往自己的一侧以一定的角度偏斜;当相互摩擦的两个单子的运动路线形成的交角大于90度小于等于180度时,两者为逆向摩擦,如果两者的运动速度相等,摩擦后,两者都将往各自的一侧以一定的角度偏斜;如果两者的运动速度不同,摩擦后,速度快的单子将往自己的一侧以一定的角度偏斜,速度漫的单子将望两者之间的内侧以一定的偏斜角度折回;当相互摩擦的两个单子的运动路线形成的交角等于90度时,一个单子对另一个形成侧向摩擦而无论速度快慢,摩擦后,出击单子的运动方向将偏向自己的一侧以一定的角度偏斜,被出击单子的运动方向将以一定的角度偏向两者之间的内侧。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同向摩擦(1) 同向摩擦(2) 同向摩擦(3)
  
  逆向摩擦(1) 逆向摩擦(2) 逆向摩擦(3) 侧向摩擦
  图3 两个相遇的单子摩擦后的运动路线走向示意图
  从上可以看出,两个相遇的单子无论形成撞击还是摩擦,相遇后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都取决于两者原来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也就是说,具有能量的单子所发挥出来的作用力,究竟是动力还是阻力,这个力是大是小,既要考虑自身与目标对象之间的速度差,也要考虑作用角度。笔者认为,对于没有任何内部结构的单子来说,在速度差和作用角度之间,应该存在着一个包含一定比值的作用常数,这个作用常数乘于速度差与作用角度的比值,将能表明单子发挥出来的作用力——目标单子在被作用前后的运动速度差与运动方向之间形成的夹角值。因为物质的运动速度就是能量,那么,如果用数学公式来表述单子的作用力,这个公式就应该为作用力=(原初作用能量-原初目标能量)/作用角度×作用常数=(变后目标能量-原初目标能量)/目标方向改变角度。
  通过前述的探讨,我们可以作个小结:单子自身在太空中的运动就是能,能量就是单子的运动速度,作用力就是一个运动的单子撞击另一个单子时体现出来的影响和作用,它包含着速度和角度两个方面。我们可以用一个坐标轴来表示作用力,一条轴为速度轴,另一条轴为角度轴,0至90度为正数,90至180度为负数,90度为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4 作用力坐标轴示意图
  
  第三节 单子之流
  
  前面我们讨论的只有两个单子之间的相互运动只是一个理想状态,它只反映出物质运动的最简单的关系,事实上,只有两个单子形成相互运动的情况并不存在。当在一个空间中并不只存在着两个单子,而是充斥着不可计数的以各自独立的速度和方向运动的单子时,单子之间的碰撞和摩擦就会变得更加复杂,有些单子的运动速度被不断地提高,有些单子的运动速度却在不断地减缓。
  其中,当两个运动速度相等的单子以成180度的运动路线正面相遇时,这两个单子就会停止运动滞留下来;当N个运动速度相等的单子以成360/N的角度从一个圆周线上同时向圆心运动相遇时,这N个单子也会停止运动滞留下来;一个球面上圆球直径两端的单子以相等的运动速度向圆心直线运动相遇时,这些单子也会停止运动滞留下来;即使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子的原初运动速度并不相等,形成的角度也不符合上述几种情况,但在周围单子不断的撞击和摩擦下,最后也可能会以上述角度和速度形成滞留。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80度相遇 360/3角度相遇 圆周直径相遇
  图5 滞留单子形成条件示意图
  有鉴于此,在充斥着不规则运动的单子的原始太空中,由于运动的单子之间相互的影响,一些单子活跃地飞蹿,一些单子却滞留下来,这就造成了单子在太空中的不均匀分布,有些空间由于单子的滞留雍积而表现出高单子密度,有些空间由于单子的活跃飞蹿而表现出低单子密度。
  然而,由于单子的不规则运动,高低单子密度的空间并不是一经形成就绝对静止不变的,它只是一种相对的状态,当一个或多个不规则运动的单子从低密度的空间出发撞向高密度空间中的单子时,高密度空间边缘的单子就会首先被激活,在一定的撞击角度和撞击速度下,这一激活行为将一连串地延续下去,甚至将整个高密度空间的所有停滞单子激活。被激活的单子将按照一定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离开原来的空间位置朝另外一个空间进发,由于停滞单子被大量激活而离开,原来的高单子密度空间又成为了相对低单子密度的空间。同样的道理,原来低单子密度的空间也会因大量停滞单子的雍积而成为高单子密度的空间。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6 滞留单子被激活示意图
  在单子的相互运动中,当一个高速运动的单子以小于90度的角度撞击一个低速运动的单子,后者的运动速度将被提高,如果后者又同样以小于90度的角度撞击另外一个低速运动的单子,第三个单子的运动速度同样将被提高,依此类推。如果前方没有以大于或等于90度且小于或等于180度的运动路线逆向撞来的运动单子,这一连串被撞击的单子都将以和最初发出撞击的单子的运动路线形成小于90度的角度的方向运动,于是,从外界看来,这些被撞击的单子以及发出撞击的单子就形成了一束方向基本一致的放射线,放射线上的单子运动就是单子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7 单子流运动路线示意图
  单子流的形成,在从低单子密度出发的高速运动的单子激活高单子密度空间中的停滞单子引起一连串的激活行为时更容易发生,因为这里有足够多的单子数量,更为可观的是,由于这里的所有单子都是能量为0的停滞单子,在连锁激活行为中,则不会产生反作用力,且激活单子与被激活单子之间的角度都为0度,因此每个被激活的单子都以激活单子运动速度运动,并以该速度作用于目标对象。
  由于单子流中的单子都是运动的,也就是说它们都具备着一定的能量,因此,两束不同的单子流在成员单子的运动指向集中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单子数量越多并且单子运动速度越高的单子流(则整体能量越高的单子流),当它们撞击停滞单子密度相同的高单子密度空间时,整体能量高的单子流所体现出来的整体作用力也越大。然而,如果成员单子的运动指向非常不统一集中,即使整体能量很高的单子流,它所体现出来的整体作用力,也不一定比整体能量低但成员单子间的运动角度非常集中的单子流体现出来的整体作用力大,因为各个成员单子的运动方向是分散的,它对目标单子的作用力是一种摩擦力而非撞击力,甚至有的成员单子无法接触到目标空间而不发挥作用,这和用水管喷水喷射目标物体是一样的,水流好比单子流,各个水分子则好比各个单子流中的各个单子。
  因此,一定空间中整体单子所发挥出来的作用力,并不是各成员单子所携带的能量的简单相加,它还与各成员单子的运动指向集中程度有关。要比较两束不同的单子流的整体作用力大小,必须兼顾到成员单子的运动指向集中程度、数量以及运动速度这三个基本参数。
  如果要用数学公式表述一束单子流总体发挥出来的力,就必须在能量和角度两个参数之外,再加上各成员单子运动指向的集中指数,也就是单子流中各成员单子作用在目标物质上的作用点之间所占有的空间面积,该空间面积越小,发挥出来的总体作用力就越大,反之则越小。所以,可用这个公式来表示单子流力:单子流作用力=[(原初作用能量-原初目标能量)×作用于空间面积的单子数量]/(作用空间面积×总体作用角度)×作用常数=(变后目标能量-原初目标能量)/目标方向改变角度。
  
  第四节 物质之流
  
  从前面的探讨我们已经得知,能量并不等于作用力,实际上,作用力与能量和作用角度以及成员物质运动指向集中指数之间的上述关系,不单体现在单子与单子流中,它还同样地体现在形成稳定结构的单子组合体——物体当中。单个物体的运动发挥出来的力也一样可以用“作用力=(原初作用能量-原初目标能量)/作用角度×作用常数=(变后目标能量-原初目标能量)/目标方向改变角度”的公式来表述,由多个同一运动方向的运动物体形成的物体流所发挥出来的力,也要考虑各成员物体运动指向的集中指数,亦即“物体流作用力=[(原初作用能量-原初目标能量)×作用于空间面积的物体数量]/(作用空间面积×总体作用角度)×作用常数=(变后目标能量-原初目标能量)/目标方向改变角度”,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压强”的本质。
  当运动的物体整体作用于静止的目标时,作用角度基本上可以看作为0,作用力等于所有的原初作用能量,如果整体能量物质中所有的个体都作用于目标物体上,其中的单子数量没有变化,作用于目标物体的单子数量则为体积乘于密度,也就是所谓的质量,因为质量不变,角度又为0,所以整体能量物质表现出来的力就是质量乘于运动速度,则E=MC。
  对于一个正在运动中的物体的成员单子来说,由于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都是一致的,各个成员单子之间的关系是相对静止的,当这个运动中的物体内部发生爆炸,以引爆点为原点作一个立体坐标轴,在物体原初运动方向上的单子受力角度为0,受引爆点的单子撞击之后,它们的运动速度就为引爆点单子的运动速度再乘以它原来的运动速度,因为这两者是相同的,所以对外界来说,它们的速度翻了个倍,也就是MC2,但相对于原初运动方向这条坐标轴以外的其它单子,则还应该考虑作用角度这个参数。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E= MC2所想要揭示的虽然是能量,但实际上所揭示的却是某种特定情况下的作用力而不是能量,能量的公式应该是E=MC,也就是单位体积内单子的数量乘于单子的整体运动速度。
  需要另外解释的是,运输工具等喷出的物质流之所以能够反过来推动它的前进,是因为喷出的物质流都是由结构物质经过燃烧粉碎分离出来的小尺度单位物质形成的,当这些小尺度的单位物质高速撞击大尺度单位物质的高密度组合体如地面或地表气体时,就会被撞击反弹,沿着物质流的喷射路线形成一股回反的单位物质流推动运输工具前进。因为尺度越小的单位物质遭遇撞击后反弹的机会越多并且反射速度越快,因此,越容易被燃烧“干净”的结构物质,破碎分离后形成的物质反射流越能推动运输工具的前进。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2/18 20:52:05
南桥之风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28
积分:309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12月18日
3
 用支付宝给南桥之风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南桥之风

发贴心情
备注:因为本论文是笔者从本人在天涯社区开设的博客(http://blog.tianya.cn/blogger/archives.asp?BlogID=568223&CategoryID=911021&idWriter=3907125&Key=183390444)转录过来,故有的图片呈现"天涯社区"图样,读者只需要用鼠标点击该图样,原文图片则将在新的窗口打开,添加麻烦,请各位谅解,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18 21:05:39编辑过]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2/18 21:01:44
南桥之风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28
积分:309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12月18日
4
 用支付宝给南桥之风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南桥之风

发贴心情

  第二章 系统之析
  
  第一节 系统之成
  
  因对撞停滞的单子雍积在一起形成一个高单子密度的空间。如果这个高单子密度空间中的单子再次被外来单子或单子流所激活,它就会形成更大流量的单子流,当两股或两股以上速度相等的大流量单子流以一定角度相遇时,将形成一个空间体积更大的高单子密度空间;如此类推,经过一定时间之后,太空中各个空间所包含的单子密度高低差异更加悬殊,并且各个单子密度空间在太空中所占的空间体积也越来越大,空间体积和空间中的单子密度越大,也就是质量越大的单子空间,它被激活后形成的单子流流量也越大,于是形成许许多多单位流量、单位流速大小不一和流动方向各不相同的单子流。
  因为当高密度单子空间的单子因激活解散之后,这个空间的单子密度又变得非常小甚至为零,我们可以将整个激活解散过程称之为消解。又由于消解产生了一定运动指向和运动速度的单子流,也就是按一定的角度释放出了一定的能量单子,因而我们又可以将被激活单子流的源头——被消解的高密度单子空间中的单子整体称为能源。
  由于最初的单子运动是不规则的,停滞雍积的单子形成的高单子密度空间也就不可能是均匀规则的立体几何空间,空间的外围表面也同样不可能“光滑平直”,而是凹凸不平的粗糙曲面,激活单子的运动路线与表层曲面所形成的角度,影响着被激活单子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高密度单子空间的单子被激活解散的速度也就有快有慢。在同一运动速度的前提下,当激活单子或激活单子流的运动路线与高单子密度立体空间的中心点成一直线时,激活单子或激活单子流能量对目标空间的能源发挥出来的力达到最大,能源被消解的速度也达到最快,是为“爆炸”;当激活单子或激活单子流的运动路线与高单子密度立体空间的表层曲面相切时,激活单子或激活单子流能量对目标空间的单子整体发挥出来的力为最小,能源被消解的速度也为最慢,是为“衰变”。介于“爆炸”与“衰变”之间的能源消解过程,则为“燃烧”。
  能源爆炸、燃烧或衰变产生的大流量单子流,仍然将在太空中按照一定的角度相遇。
  一、相交单子流
  当两股流量相同而速度不同的单子流以180度的交角相遇时,高速单子流将会把低速单子流反推回去,被反推回去的单子流“倒戈一击”撞击自身能源发射的后续单子,逆回到源头后,单子流中所有的单子都以高速单子流的运动方向继续运动,直至遇到其他单子流以大于90度的交角将它削弱并改变方向。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8 两股不同速度的同流量单子流180度相遇形成逆流示意图
  当两股速度不同的单子流以等于90度的交角相遇时,高速单子流将会切断低速单子流的流动路线,低速单子流中的单子撞到高速单子流中的单子时,将会以原来的速度反方向逆回,并与后续的单子成180度相撞停滞下来,被更后续的单子激活以该单子的平方速度再次撞击高速单子流,结果有两种:一是比高速单子流的速度更快地洞穿高速单子流的拦截,形成有节奏的喷射;二是再次逆向折回,形成后续单子流无法阻挡的180度逆流,形成逆流后将不再有喷射现象。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9 两股不同速度的同流量单子流90度相遇形成喷射或逆流示意图
  当两股流量相同而速度不同的单子流以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交角相遇时,两者的速度都会因摩擦而变小,流速快的单子流以小于90度的偏角继续前进,流速慢的单子流以大于90度的偏角折回。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10 两股不同速度的同流量单子流90≮N≮180度相遇后偏斜前进示意图
  当两股流量和速度都不相同的单子流以180度角相遇时,如果快流流量大于慢流流量,慢流将全部形成反向逆流,最后整个流动方向都统一为快流的流动方向;如果快流流量小于慢流流量,慢流中只有与快流相遇的部分形成反向逆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11 两股流量、流速均不同的单子流180度相遇形成的逆流示意图
  当两股流量和流速均不相同的单子流以90度角相遇时,如果快流流量小于慢流流量,将形成喷射或逆流,如果快流流量大于慢流流量,则有两种情况,一是仍然形成慢流喷射穿越快流,二是慢流喷射不能穿越快流,但无论慢流喷射是否穿越快流,如果慢流一旦形成逆流,则不再有喷射现象。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12 两股流量、流速均不同的单子流90度相遇形成的喷射或逆流示意图
  当两股流量和流速均不相同的单子流以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交角相遇时,如果快流流量大于慢流流量,慢流将减缓速度偏向来时的方向,快流中被碰撞的部分也会减缓速度偏向没有被碰撞的部分,并再次与没有发生碰撞的部分快流产生碰撞,两者又有所偏离地减速前进,这两者又各自与其余快流或回偏的慢流发生碰撞,经过几个回合之后,快流和慢流都会改变方向,并在内部形成一定的单子流网格;如果快流流量小于慢流流量,快流将冲入慢流内部,并在慢流内部形成相互交错的单子流网格,最后两者都将改变原来的流动方向,整个交流空间的各个单子运动看起来毫无章法,实际上却又都按照一定比例的角度和速度渐变。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13 两股流量、流速均不同的单子流90≮N≮180度相遇后形成网格示意图
  当两股单子流以大于0度小于90度的交角相遇时,无论各方流量的大小,相互接触的单子流部分中的单子流动角度都将发生小于90角的偏离继续向前运动,流速快的单子流将减缓速度,流速慢的单子流则提高速度。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14 两股单子流0≮N≮90度相遇后形成偏角运动示意图
  当一股流速快的单子流以0度追上流速慢的单子流时,流速慢的单子流中被撞击的部分将以流速快的单子流的速度继续原来的方向运动,没有被撞击的部分则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15 流速快的单子流以0度追上流速慢的单子流给予提速示意图
  二、平面旋涡
  上述的探讨只是单子流相遇的最基本情况,事实上,和太空中并不只存在两个单子一样,单子流形成以后的太空中也并不只存在着两股单子流,而是充斥着无数相互交*作用的单子流,这些单子流都将在同一个空间中以一定的角度和速度同时相遇,当在一个空间中,存在着三股或三股以上的单子流相遇时,情况将变得更加复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16 三个能源点释放的单子流在同一空间相遇时形成高单子密度空间示意图
  如图16第一幅图所示,当从能源A、B、C出发的三股单子流的流动方向都指向A、B、C三点构成的三角形之内时,这三股单子流将在这个三角形空间中以不同的角度相遇,并相互影响,如图,当能源A释放的单子流与能源B释放的单子流相遇时,两者相互影响,各自以一定的角度偏斜并减缓速度继续运动,然后B单子流又都会遇到能源C释放的单子流,B单子流将再次被改变运动方向和运动角度,C单子流也将被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并指向A源头方向改变A单子流的来源运动方向,最后三者所释放的单子流运动路线在外围形成一个封闭的三角形空间,则如第二幅图所示。
  因为两股相遇的单子流相交大于90度,相遇后两者的运动速度都被减弱,先前进入封闭三角形空间的单子,便不能突破后续相对保持原初速度运动的单子形成的流动线的封锁,因此不断地与其它先前进入三角形空间内的单子流相互碰撞。三角形空间内相互摩擦或撞击后的单子流,既有指向能源点构成的几何图形之内的,比如单子流A1C1、C1B1、B1A1,也有指向几何图形之外的,比如单子流A1A2、C1C2、B1B2。
  指向几何图形外的单子流大部分都会被后继的单子流所再次冲击而折回,如A1C1被后继的AC1所冲折,折回成为指向几何图形之内的C1A2;AC1撞击后则成为指向几何图形之外的C1B1,C1B1又被后继的CB1所冲折,折回成为指向几何图形之内的B1C2;CB1撞击后则成为指向几何图形之外的B1A1,B1A1又被后继的BA1所冲折,折回成为指向几何图形之内的A1B2。
  一方面,被后继单子流冲折的A1C1、C1B1、B1A1,由于能量的减少,它并不能突破后继单子流的封锁,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空间面积比较小的三角形。
  另一方面,指向几何图形之内的单子流C1A2、B1C2、A1B2继续向更里层的内部空间进发,进入到这一层的单子流当然也会再次撞击或摩擦,指向几何图形之外的A2C2、C2B2、B2A2将构成更小面积的三角形,而它们在后继的C1A2、B1C2、A1B2冲折下再次形成指向几何图形之内的单子流A2B3、C2A3、B2C3,依然向三角形的更里层空间进发。
  依次类推,三角形中各股单子流的运动路径,是在不断的撞击和摩擦中,以连续的线段向三角形内部各股单子流的力量制蘅点曲折推进的,如图16第二幅图所示,A单子流的运动路线依次为AB、BA1、A1C1、C1A2、A2C2、C2A3、A3C3,B单子流的运动路线依次为BC、CB1、B1A1、A1B2、B2A2、A2B3、B3A3,C单子流的路线依次为CA、AC1、C1B1、B1C2、C2B2、B2C3、C3B3。
  各能源点发出的单子流曲折前进的路线各自是一条指向力量制衡点的三角螺旋路线,三股单子流运动。路线则共同构成了一个以力量制衡点为圆心的三角旋涡。必须指出的是,一般情况下,由于其相交角度,这个三角旋涡中的单子流旋转方向,并不是完全统一的,从第二幅图也可以看出,如第一层是逆时针旋转,第二层开始一直到结束则是顺时针旋转,也就是说,到第二层开始,才是一个真正的旋涡。
  如第三幅图所示,三股单子流在曲折前进的过程中,一方面,同一个层级的指向几何图形之外的单子流也构成一个三角形,并且从第二层级开始,由于单子流能量是按照一定的比例逐层递减的,因此这些三角形的内角都是相等的,为一组相似三角形,可见这个三角旋涡是一个具有许多三角形网格的三角网络结构;另一方面,指向几何图形之内的单子流,则连接成一条由能源点指向力量制衡点方向的弧线形曲折线段,犹如指向中心的弧线形旋臂,如AC1、C1A2、A2B3线段组合,BA1、A1B2、B2C3线段组合,CB1、B1C2、C2A3线段组合,由于能量的逐层递减,相邻两条线段的长度,也是由外向内按照一定的比例逐层递减的。
  于是,三个能源点释放的单子流在同一空间相遇时形成高单子密度空间,它的空间构象则表现为一个带有弧线形旋臂的三角网络旋涡,并且所有的单子流对撞点都在弧线形旋臂上。
  同样的道理,如果有四个或四个以上的能源点释放的单子流的流动方向也在各自能源点连接起来的几何图形之内,这些单子流在相遇之后也将逐步形成四角、五角、六角……等多角旋涡,四角以上的多角旋涡,一样会体现出三角旋涡的空间构象特征,如图: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17 多个能源点释放的单子流在同一空间相遇时形成旋涡示意图
  从数学上来说,一个圆形就是由无数短小的直线连接起来的多边形,如果相交的单子流数量很多很多,这个多角旋涡则成为一个圆弧线构成的圆形旋涡,同样,弧线形的曲折线段也成为抛物弧线。
  三、立体旋涡
  当然,我们刚才所探讨的多股单子流相遇形成平面旋涡的情况只是一种简化的模式,实际上,这些单子流的相遇情况更加复杂,因为这些单子流不单可以在同一平面上相遇,而且还可以在同一个立体空间上相遇。两条相交的射线必然处于同一个平面上,构不成一个立体,只有三条相交的射线才有可能构成一个立体图形,所以,三股或三股以上不同平面的单子流相遇于同一空间位点,则构成一个立体的空间构象。
  然而,不同平面的多股单子流指向同一个空间位点构成的立体空间构象并不能形成旋涡网络,它们只能形成同一指向的直线框架,由于单子流并不是一束直线,而是放射线,除了主流相交于同一空间位点之外,相邻两股单子流的支流也可能会相交,于是整个立体空间构象则表现为具有表面物质外壳的椎体。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18 具有表面物质外壳的椎体形成示意图
  但是,如果多股单子流形成的椎体中某一股单子流遇到一股椎体外的强力单子流的撞击,这个立体空间构象则会发生变化,有如下图所示: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19 多个能源点释放的单子流在同一空间相遇时形成立体旋涡示意图
  上图中的前一幅图,从能源点1、2、3发出的单子流共同指向能源点构成的三角形的中心线,这时,从能源点4发出一股强力单子流猛烈撞击单子流1,两者的运动方向都会发生改变。我们不能排除这样一种情况出现,虽然这种情况出现的几率非常小,但在无数单子流纵横交错的原始太空中,这种情况的出现并非不可能,这就是,改变运动方向的单子流1又与单子流2相遇,两者同样再次改变运动路线,改变运动方向的单子流2又与单子流3相遇,两者再次改变运动路线,改变运动路线的单子流3又与单子流4相遇,两者再次改变运动路线,从而形成第一级旋涡。正如上图所示,在能量恰当的情况下,这种旋涡形成的情况会一直延续下去,形成一级又一级的旋涡,这些叠加的旋涡,则形成一个椎体螺旋,各股单子流主流构成椎体螺旋的主体框架,而它们的支流则编织成覆盖主体框架的单子流网络,使椎体螺旋成为具有物质外壳的中空螺旋管。
  上图第二幅图是有4个能源点发出的单子流构成的椎体遇到椎体外强力单子流形成中空螺旋管的示意图,形成的原理和第一幅图一样。通过几何原理我们知道,多边形的边数量越多,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数值也越大,相对来说,两条相邻的边构成的内角数值也越大。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这点推理,边数越多的单子流椎体,在遇到椎体外强力单子流撞击的情况下,其形成中空螺旋管的几率也越大。
  上述椎体形成和中空螺旋管的形成情况中,如果从能源点释放的单子流是一种立体的放射线,能源点释放的单子流朝能源点构成的三角形平面的两侧放射,那么,则又还有可能出现下图所示的现象,在三角形平面的两侧各形成一个椎体或中空螺旋管,即双椎体或双中空螺旋管,由于其形象犹如织布机的梭子,双中空螺旋管我们可以称之为旋转梭。旋转梭的两个中空螺旋管并不一定是完全对等的,只有各股相交单子流的放射线都恰好在能源点所处的平面上一分为二时,两侧的螺旋管才可能对等。顺便指出,正如圆是其中一种多边形一样,球冠也是螺旋管的一种,球体则是梭体的一种。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19 多个能源点释放的单子流形成旋转梭示意图
  在平面旋涡——即旋转盘中,由于所有的单子流都处于同一个平面,最终所有单子流都将在力量制衡点空间停滞雍积下来,力量制蘅点则成为高单子密度的空间,所以,旋转盘是一个封闭的旋涡。
  而在螺旋中,由于单子流不处于同一个平面,而是指向能源点几何图形平面的一侧,形成一个立体几何图形——椎体,单子流相交的力量制衡点则为椎体的顶点,指向力量制衡点的旋臂则为椎体的经,而指向能源点方向的单子流构成的多边形则为椎体的纬。因为指向力量制衡点的单子流相交的角度都小于90度,单子流在力量制衡点相交之后并不停滞雍积下来,而是加速度地继续运动,所以,螺旋是一个不断生长的旋涡,直至形成旋涡的能源消解完尽为止。
  旋转梭实际上是两个相互联结的双螺旋组合体,螺旋中的具体情况和单一螺旋一样。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旋转盘 螺旋 旋转梭
  图20 各种旋涡空间构象的单子流放射线原初角度示意图
  各股单子流之间的相交角度不同导致上述三种空间构象的旋涡,同时,各股单子流之间的能量差(包括流量差和流速差),也会对旋涡的空间构象产生直接影响,因为它们之间的力量制衡点并非一定在几何图形的中心点或中心点垂直线上。
  在平面旋涡——旋转盘中,力量制衡点离能量小的单子流能源点距离更近,而离能量大的单子流能源点更远;在螺旋旋涡和旋转梭旋涡中,力量制衡点连成的线段也就不会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由曲折的线段构成的弧线。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21 各股单子流能量差对旋涡空间构象的影响示意图
  四、旋涡系统
  无论是哪一种旋涡,进入旋涡中的各股单子流中的单子在指向力量制衡点的运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都不是随意的,能源最初释放的单子流指向所构成的角度和各股单子流各自最初的运动速度,决定着它们相遇之后所有单子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并且由于相互之间的碰撞以及不断产生分支,单子流的流量和速度又是一步步地逐层削弱的,因此,在总体的运动指向上,它们遵循着一定的比例逐渐变化。也就是说,在旋涡空间内,所有单子的运动都按照一定的比例有规律地运动。
  不仅如此,能源消解所释放出来的后继单子流产生的压力,还将推动旋涡中的单子继续运动,这一个压力,既是维持旋涡持续运行的约束力和推动力,也支持着旋涡中的单子流抵抗旋涡外的单子流的干扰,对旋涡外的单子来说,这个压力则是保持整个旋涡相对稳定的抵抗力。所以,能源所释放的单子流发挥出来的持续性压力不单控制着旋涡单子流有规律地运行,并且维持着旋涡的稳定。
  因为在能源消解之前的时段之内,旋涡中的单子都在能源释放的单子流压力控制下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空间之内运动,并且遵循着同一个规律各自沿着一条固定的路线朝力量制衡点或力量制衡点构成的虚拟轴线运动,这些在各自的固定路线运动的单子流就在旋涡的空间中构成了一定的空间结构形式,因而我们可以将旋涡中的所有单子看作一个单位整体。
  这个在空间中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空间结构形式的物质单位——各种空间构象的多角旋涡,就是一个最简单的物质系统,而决定旋涡中所有单子运动方式的能源,则是这个物质系统的运动规律“决策机关”。在所有具体系统的自身空间之内,里面的物质都是遵循着一定的运动路线有规律地运动的,如果我们把这个系统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空间就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物质空间,也就是一个组织单位;当然,从组织单位的个体成员角度来看,这个物质空间却又不一定是稳定的,因为每个成员在系统中的空间位置都处于变化之中。
  从前面的分析来看,当单子流在旋涡的力量制衡点相交之后,旋转盘中的单子流不再继续运动而开始停滞雍积,螺旋和旋转梭的单子却在后继单子流的推动下持续运动,直至能源完全消解完尽为止,因而我们可以说,成型的旋转盘是封闭系统,成型的螺旋和旋转梭则是生长系统。
  
  第二节 系统分*
  
  因为单子流并不是一束直线而是一股不断产生分*的放射线,因此毋庸置疑的是,除了主流单子流外,系统单子流网络中的分支单子流也一样会相互撞击或摩擦,并在它们之间的力量制衡点会合,形成又一个单子流旋涡物质系统。由于这些系统是由原来系统中的单子流分*所形成的,它们的能量物质来源也由原来系统的主流单子流提供,原来系统的主流单子流便成为了该系统的能源,其系统抵抗力的大小决定于原来系统的主流单子流之间的能量差和角度差,该系统中单子的运动规律也由原来系统的主流单子流发挥出来的压力所决定,所以,我们可以把分支单子流形成的物质系统看成是原来系统的子系统,而原来的系统则为该系统的母系统,微分出子系统的系统,因为它包含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且母子系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控制与被控制的附属关系,我们可以称之为复合系统。一个物质系统,除了系统网络的单子流单子数量不足够形成子系统的系统之外,基本上都是复合系统。
  同样的道理,这些子系统的分支单子流也会形成网络结构并派生出它自己的子系统,依次类推,子生孙,孙生子,子又生孙,孙又生子。由于子系统是由母系统网络主流单子流的分支单子流所形成,分支单子流的流量和流速都要小于主流单子流,它与主流单子流相交时所能发挥出来的反作用力,也会小于主流单子流发挥出来的作用力,因此,只要母系统的旋涡网络还有单子流运动,子系统中的单子在母系统后续单流子的不断推动下就不会完全停止运动,在母系统能源充足的情况下,系统的微分行为可以一直持续到单子数量不足够形成系统为止。
  由于从能源释放出来的单子流所形成的相交角度不同,在没有系统外力量影响的情况下,一个复合系统派生出来的子系统延伸方向,也与系统旋涡体的形状有关。旋转盘复合系统、螺旋复合系统和旋转梭复合系统,拥有各自独特的空间构象。
  一、经典构象
  旋转盘复合系统由于其中所有的单子流都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分化出来的子系统,也就只能是处于同一个平面上的旋转盘系统,子系统网络单子流只是不断地朝母系统所画定的平面多边形内部空间延伸,而不会延伸出该多边形平面之外,旋转盘复合系统的空间构象,犹如一张平面的鱼网,但鱼网的网格大小并不相同,一方面是越往母系统力量制衡点,网格越来越小;另一方面是微分代次越多的子系统网络,网格也越小。旋转盘复合系统,包括母系统和子系统,因为单子流的最终走向是汇集于力量制衡点空间,所以都是集结的封闭系统。
  螺旋复合系统,由于能源释放出来的单子流是指向由能源点构成的多边形平面一侧的,它们所形成的系统也就当然地朝多边形平面的这一侧凸出,其所分化出来的子系统,由于是由指向几何图形之外的单子流分*引起,故而这个子系统的派生指向也同样地朝诞生子系统的微分多边形平面一侧凸出;并且,后继单子流的能量要大于指向几何图形外的单子流能量,所以其力量制衡点也就偏向母系统几何图形内的一边,它们所形成的子系统延伸方向与后继单子流的运动方向大于90度角,而与母系统的延伸方向则小于90度角,因此,子系统的总体运动指向是母系统螺旋旋涡体外偏向母系统延伸方向一侧。于是,螺旋复合系统的空间构象,则犹如一棵不断地生长出枝杈的大树,母系统的主流单子流是大树的主干,而一代代的子系统,则是大树的枝杈。
  由于能量的逐级逐代递减,子系统的螺旋体长度也是按照一定的比例逐级逐代递减的,并且相邻两极子系统之间的间隔距离,也同样是按照一定的比例逐级逐代递减的。我们假设长度的递减比例为X,如果第一级的长度是10,第二级的长度则为10X,第三级的长度为10X2;假设间隔距离的递减比例为Y,如果第一、二级之间的距离为5,则第二、三之间的距离为5Y,第三、四级之间的距离则为5Y2;同一级系统上的子系统代次之间的长度和间隔距离递减比例也是如此。
  旋转梭复合系统,由于能源释放出来的单子流在能源点构成的多边平面两侧均有指向,则两侧各有一个螺旋复合系统,具体的螺旋旋涡系统中子系统的派生,和单一螺旋复合系统一样。其空间构象,则犹如一棵枝繁叶茂且根系发达的大树,其中一侧为根系,另一侧为干支。
  螺旋和旋转梭复合系统的子系统,和它们的母系统一样,单子流在力量制衡点相交后并不停止而是不断地在立体空间中延伸,所以都是生长系统。
  下图是能源释放的单子流能量相同的情况下,三种复合系统的经典空间构象截面示意图: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旋转盘复合系统 螺旋复合系统 旋转梭复合系统
  图22 三种复合系统的经典空间构象截面示意图
  第一幅图,因为旋转盘复合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平面系统,所以无所谓截面不截面,旋转盘母系统盘的最外层单子流与里层单子流的旋转方向相反,由支流产生的子系统旋转方向,第一层主流与第二层主流之间的子系统,决定于与支流相交的主流流动方向,有可能与最外层单子流的旋转方向相同,也可能与里层单子流的旋转方向相同,但从第二层开始往内的子系统,其旋转方向均与里层的单子流旋转方向相同。
  第二、三幅图,由于螺旋复合系统和旋转梭复合系统是一个立体系统,所以这里只描绘其纵截面图以获比较全面的形象认知。至于母系统与第一代子系统中的单子流旋转方向,则与旋转盘复合系统中的情况一样,母系统的最外层单子流与里层单子流的旋转方向相反,除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的子系统中有些子系统可能会与里层单子流旋转方向相反外,其余子系统的旋转方向顺沿里层单子流的旋转方向。从第二代子系统开始,各自顺沿自己母系统的旋转方向旋转,只是各个子系统的正负极指向有所不同甚至相反。
  由于第一级子系统的生长长度最长,并且同时向母系统能源方向和母系统生长方向*生繁衍后裔系统,于是第一级子系统的生长顶点也就成为了整个复合系统轴线两侧的最高点,它的北面,是朝能源方向*生的一级二代子系统及它们的后裔系统,它的南面,是朝母系统生长方向*生的一级二代子系统以及它们的后裔系统,还有第二级以后级别的系统以及它们的后裔系统。
  由于螺旋复合系统是立体生长系统,于是在能源充足的前提下,就有可能导致以下两种现象发生,一是如第二幅图中蓝线圈内的内容所示,相邻两个子系统再次*生的子系统之间相互碰撞或摩擦,系统中的成员单子在碰撞和摩擦后被“甩”出系统再度成为零散的自由单子,被“甩出”成员单子的离心运动,其运动路径并不是随意的,因为是两个旋转单子流之间的撞击,故其运动路径是以对数螺线向外扩散的;第二种现象是,几乎是无穷代数的子系统的不断*生,最终会使整个复合系统成为以子系统为“网绳”的封闭的立体网络,其空间构象犹如装有猪仔的竹笼,系统进一步生长,朝能源方向*生的一级二代子系统及它们的后裔系统则有可能编织成“门篦”将能源点几何图形平面另一侧的“笼门”封闭,如第二幅图中蓝线大圈内容所示。
  当末代子系统编织出封闭的立体“笼形”之后,相互碰撞的子系统所放射出来的离心单子充斥着笼子的内部空间,这些离心单子在作对数螺线的扩散运动中,将会遇到其它子系统或其它离心单子流,它们将发生碰撞或摩擦,然后改变原来的离心路线,成为笼内相对不规则的流动物质,其中一些单子有可能流回母系统的能源点成为补充性的再生能源,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系统运行的时间,也有一些单子可能被排挤出笼外,这些离心单子既对其它子系统进行撞击和摩擦可能导致子系统的崩溃,但同时也和末代子系统一道成为抵御笼外单子或单子流的有生力量,如果笼外的单子或单子流的能量小于这些离心单子和末代子系统的能量,则不能进入笼内空间,如果大于,则将渗入笼内空间。于是,笼形的系统空间便成为一个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局部能量物质空间,它的内部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能量循环,并且和外界有着一定程度的能量物质交换。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23 经典螺旋复合系统*生的子系统编织成笼形的系统空间示意图
  类推,至于旋转梭复合系统,在母系统能源充足的前提下,则将形成一个双笼形复合系统。
  二、非经典构象
  前面对系统演化的逻辑演绎,剖析的是母系统能源所释放的单子流之间能量相等的经典构象系统的情况,然而,从几率上来说,这种经典构象的系统形成的可能性非常小,而非经典构象系统形成的几率却要远远大于经典构象的系统形成。
  旋转盘复合系统是一个集结系统,当力量制衡点不在能源点几何图形中心点时,它的空间构象是核心在一侧的不对称网络。和经典旋转盘复合系统一样,除了集结成为更大的能源点外,非经典的旋转盘复合系统也不会发生进一步的演化。
  非经典的螺旋复合系统,拥有经典螺旋复合系统的一切特征,是一个生长系统,并能*生出一定代次的子系统来。然而,由于母系统能源释放出来的单子流能量并不相同,非经典的螺旋复合系统也将会有自己的一些特殊的特征。
  首先,由于力量制衡点并不处于母系统能源点的几何图形中心垂直线上,而是偏向于释放出来的单子流能量比较小的能源点一边,所以,非经典螺旋复合系统的生长,也就不会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不断地偏向单子流能量比较小的能源点一侧的弧线,母系统如此,所*生出来的子系统则更是如此,因为我们此前说过,子系统的*生,本身就是由碰撞后指向几何图形以外的单子流所引发,却又为能量更大的后继单子流所冲击折回而形成的,也就是说,产生子系统的相交单子流,本身就是能量不对等的,所以,即使是在经典螺旋复合系统当中,其子系统以及子系统的后裔系统也是非经典的螺旋复合系统,它们的生长路线,也同样是一条弧线。
  非经典螺旋复合系统中,子系统的不单与母系统一样是弯曲的生长螺旋体,而且其生长的延伸方向,也和母系统的弯曲指向一样,所以,非经典螺旋复合系统的空间构象,则有如脊椎动物的身体骨架,释放小单子流能量的能源点一侧空间,分布着*生的子系统,而另外一侧空间,则没有子系统。此外,同一级子系统的长度和螺旋直径,也不是对称相等的,而是一条稍长,一条稍短。杨振宁和李政道发现的宇不对称现象,正是因为如此。
  和经典螺旋复合系统在能源充足的前提下将进一步编织成笼形的系统空间一样,非经典螺旋复合系统也会形成一个笼形的系统空间,不过,这个笼形是个弯曲的半笼形,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24 系统尾段发展成陀螺弧线
  其次,由于生长路线是一条不断弯曲的弧线,如果能源充足,放任这条生长弧线一直延伸下去,这条弧线就会发展成为陀螺弧线,陀螺弧线也同样会*生出子系统并形成笼形作用力场,它的空间构象则有如一个田螺外壳。当生长路线到达陀螺弧线的类似圆心时,系统螺旋体的顶点就会与螺旋体的体身相互接触,这时,后继单子流的进一步冲击,导致顶点单子流与螺旋体单子流相互撞击或摩擦,产生向系统外散射的单子流。所以,在经典螺旋复合系统中,假设能源永不消竭且没有任何系统外力量影响的话,其系统的生长没有固定的顶点,将在太空中无限地延伸下去;但在非经典的螺旋复合系统当中,即使能源永不消竭且没有任何系统外力量的影响,其系统的生长也必然地有一个固定的顶点,它在空间中的扩张是有限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25 非经典螺旋复合系统的空间构象及产生衍生系统的示意图
  再次,陀螺弧线上的对称子系统的螺旋体顶点也会相遇于同一空间点并相互撞击或摩擦,产生以对数螺线运动向外放射的离心单子流。由于陀螺弧线最终以一种近似于圆形的螺旋线逐渐走进近似圆心形成封闭的生长顶点,生长顶点周边子系统的的延伸方向也是指向近似圆心的,近似圆的圆周上*生的指向近似圆心的不同对称子系统所产生的离心单子流,便会在近似圆的空间内相交,从而再次形成新的系统,为有别于*生出来的子系统,我们可以将这个新系统称之为衍生系统。因为越往近似圆心的子系统能量越小,其对称子系统产生的离心单子流能量也必然越来越小,也就是说,形成衍生系统的单子流能量是不对等的,所以衍生系统也必然是一个非经典的螺旋复合系统。
  至于非经典的旋转梭复合系统,则是相互联结的两个非经典螺旋复合系统的组合,故不再重复分析。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26 非经典旋转梭复合系统空间构象示意图
  由于从概率上来讲,能源点释放的单子流能量很难完全一致,所以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螺旋复合系统很少是一个完全对称的经典螺旋复合系统,而基本上是向释放小能量单子流的能源点一侧倾斜弯曲的非经典螺旋,即使是能源单子流能量完全一致的经典螺旋复合系统,它的子系统也都是非经典的螺旋复合系统。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2/18 21:08:23
南桥之风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28
积分:309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12月18日
5
 用支付宝给南桥之风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南桥之风

发贴心情
第三节 系统内延
      
      一、内延子系统
      如果在系统之外有一股单子流从侧面持续性地作用于复合系统,当这股单子流的作用力大于系统主流单子流的对外抵抗力时,母系统则将被摧毁,更无法*生出子系统来,当它的作用力小于系统主流单子流的对外抵抗力时,母系统则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持系统的完整,但它的空间构象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则在外来单子流的冲击之下,顺着外来单子流的冲击方向发生一定角度的弯曲。
      假如受冲击的是旋转盘复合系统,该旋转盘就将不再是一个平面盘,而将顺着外来单子流的方向弯曲成为一定程度的弧形拱盘,从而转化为螺旋复合系统;假如受冲击的是经典螺旋或旋转梭复合系统,它的生长路线也不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弧线,从而转化为一个非经典的螺旋或旋转梭复合系统;假如受冲击的是非经典的螺旋或旋转梭复合系统,则视外来单子冲击力的方向与系统椎体的弯曲方向之间的角度而定,如果两者的角度小于90度,则椎体的弯曲程度更加严重向圆弧接近,如果两者的角度大于90度,则椎体的弯曲程度将被减弱向直线接近。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27 持续性外力冲击下系统空间构象变化示意图
      这种持续性作用于复合系统的单子流,在螺旋和旋转梭复合系统内部最为常见。在一个螺旋或旋转梭复合系统中,相邻两个子系统再次*生的子系统之间如果发生相互碰撞或摩擦,则会产生以对数螺线向外扩张运动的离心单子流,这些离心单子流,则会持续性地作用于周边的其他子系统及其后裔系统,而我们在前面探讨时则已指出,无论是经典还是非经典的螺旋和旋转梭复合系统,它们的子系统都是非经典的螺旋复合系统。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28 对撞子系统产生的离心单子流持续作用周边子系统示意图
      我们已经知道,螺旋复合系统是一个不断*生子系统的生长系统,子系统的网络单子流能量是随着代次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的,并且由于*出支流,越往系统的生长顶点,网络单子流的能量也逐渐减少。根据能量递减的原理,我们可以推理,离心单子流与周边子系统的网络单子流之间的能量对比,周边子系统在一定代次之内,它的网络单子流能量可能大于离心单子流的能量,但一定会在某一个代次的子系统上,其网络单子流的能量小于离心单子流的能量,一旦小于离心单子流的能量,这些网络单子流便不可能继续向螺旋体外*生子系统,而是在离心单子流的冲击下和离心单子流一起凹陷进螺旋体体内的空间,从而*生出指向螺旋体内延伸生长的内延子系统。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29 内延子系统形成示意图
      二、体内衍生系统
      周边离心单子流一直没有间断地对子复合系统进行着持续的挤压,不断地推动着子复合系统的内延子系统向子复合系统内部空间延伸,最终两个相邻或相对的内延子系统生长顶点将发生对撞或摩擦,也一样会产生以对数螺线向外扩张运动的离心单子流,这些内延离心单子流大部分都会被子复合系统旋涡内壁指向内部的单子流冲折回去,充斥在子复合系统的内部空间,一部分则从物质密度相对空虚的子复合系统旋涡缝隙比如旋涡中心的“风暴眼”喷射出子复合系统外。放射到子复合系统外的内延离心单子流,如果是从内延子系统的“旋涡眼”逃逸的,则来到母复合系统的外部空间,被后继的周边离心单子流再次挤压向系统本体方向;如果是从子复合系统的“旋涡眼”逃逸的,则来到母复合系统主旋涡的内部公共空间。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30 体内衍生系统形成示意图
      在母复合系统的内部公共空间内,来自各个子复合系统的内延离心单子流即使不形成直接的相交,也会在母复合系统旋涡内壁的不断折射下相遇,形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新的旋涡系统,此则为螺旋复合系统内部空间衍生出来的新系统,为区别于非经典螺旋复合系统尾段螺旋盘所引发的衍生系统,我们可以称前者为体外衍生系统,而这种新系统则为体内衍生系统。
      体内衍生系统照样会生长、*生乃至衍生,直至整个内部空间的物质流形成力量制衡的结构形式。子复合系统在周边离心单子流的外力挤压下,一直向母复合系统的内部公共空间释放出内延离心单子流,当公共空间所衍生的系统网络单子流到达一定程度时,则自然地*生出微分子系统,由于内延离心单子流的挤压,这些体内衍生系统只能向内*生微分子系统,既然如此,也就必然将产生第二层次的内延离心单子流,这些第二层次的内延离心单子流,除了滞留于母复合系统内部公共空间外,也必然地有一部分向母复合系统外部空间放射,一部分到达整体系统之外,一部分则来到母复合系统所附属的整体系统公共空间,然后在这里重复着同样的衍生故事。依次类推,如果第一次产生体内衍生系统的是整体系统的第N代次的子系统,那么,只要周边离心单子流继续存在,这一种产生体内衍生系统的行为就会一直持续到第一代次的子系统乃至母系统本身的内部公共空间内。
      由于所有的子系统都是非经典的螺旋复合系统,所以相交的两股内延离心单子流的交角也就不会等于180度,也就是说,它们相交形成的体内衍生系统,不会是一个旋转盘复合系统,而必然是一个螺旋复合系统,是一个生长系统,生长的方向,则恰好与本体系统的生长方向相反。
      在同一个子系统体内公共空间形成的体内衍生系统,子系统尾端方向的体内衍生系统的螺旋顶点将与子系统基底端方向的体内衍生系统的螺旋起点相互连接,如此一个接一个,遂连接成一条索状的体内衍生系统链条,类推,两个对称子系统的体内衍生系统链条的螺旋顶点也会在其母系统的体内公共空间内相交,又将形成一个更大的体内衍生系统,这个体内衍生系统同样会是一个生长的螺旋复合系统,它依旧会与母系统中相邻对称子系统形成的更大的体内衍生系统连接,形成更大的体内衍生系统链条,这条链条最末端的体内衍生系统,是母系统最初*生出来的对称子系统所形成的大型体内衍生系统,这个体内衍生系统在能源补给充足的情况下,也将演化成为一个具有笼形空间的螺旋复合系统。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31 体内衍生系统生长示意图
      
      第四节 系统力场
      
      一、从极性到圆足
      从上面的探讨可以看到,在能源充足的情况下,螺旋复合系统将演化为一个笼形或半笼形的空间构象,其子系统的对撞又将在笼形空间内产生周边离心单子流,一方面,系统或子系统尾段的螺旋盘周边离心单子流导致体外衍生系统的诞生,另一方面,其它部位的周边离心单子流又导致内延子系统和体内衍生系统的诞生。所以,一个发育完整的螺旋复合系统笼形空间内,一共具有三种类型的系统,一是由母系统及其外延或内延子系统构成的本体系统,二是本体系统外部空间由外延子系统衍生的体外衍生系统,三是本体系统内部空间由内延子系统衍生的体内衍生系统。本体系统的空间构象由母系统的能源释放出来的系统网络单子流所生成,体外衍生系统的空间构象由相交的周边离心单子流所生成,体内衍生系统的空间构象由内延离心单子流所生成。系统网络单子流、周边离心单子流和内延离心单子流发挥出来的作用力便在笼形空间内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笼形作用力场。
      系统网络单子流编织的本体系统,是产生衍生系统的基础,是建构笼形作用力场的主体骨架,它所发挥出来的作用力既是约束本体系统成员单子按系统规律运行的内在压力和生长推动力,又是支撑本体系统抵御外力影响维持本体系统正常运转的内在抵抗力,这几种力是同一种单子流作用力,只是作用力的受体亦即作用对象的不同而已。
      周边离心单子流有的相交形成体外衍生系统,有的作用于本体系统的其它子系统,或者只影响相遇子系统生长指向的弧度,或者将之摧毁,或者与其共同生成内延系统。针对于本体系统来说,周边离心单子流不单是系统能量物质的自我损耗,而且其作用力也是一种内部破坏力量;然而,在另一方面,针对整个作用力场来说,充斥于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空隙的周边离心单子流,和本体系统的外围子系统一道,各自以不同的运动角度和运动速度与力场外能量物质撞击和摩擦,既维护了系统力场的独立性,又间接地对本体系统的稳定运行起着缓冲保护作用,甚至有一部分周边单子流在力场空间不停的转折作用过程中,又被运送到母系统的能源点,成为系统运行的补充性能源,形成体外循环流通机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周边离心单子流又同时是本体系统的稳定力量。所以,周边离心单子流发挥的作用力,从局部视野来看,是对系统本体的破坏力,但从全局视野来看,又是系统本体的维护力。
      内延离心单子流首先是由本体系统的内延子系统的对撞或摩擦产生,然后形成体内衍生系统,体内衍生系统在后继内延离心单子流的包围作用之下产生第二层次的内延离心单子流,这些内延离心单子流推动着体内衍生系统在本体系统的内部公共空间——螺旋管道内运动,它们的总体运动方向和本体系统的系统网络单子流的总体运动指向刚好相反,系统网络单子流是由能源点朝力量制衡点、由母系统朝子系统的方向运动,内延离心单子流却首先在系统抵抗力最薄弱的部位也就是能量最小的部位开始生成,并由子系统的内部空间逐步逐级地向母系统的内部空间推动。内延单子流和体内衍生系统使原本单子密度空虚的系统内部空间日益变得浓密,当它们在管道内逆向上溯到母系统的能源点几何图形空间时,便又会被这一空间的分*子系统以及周边离心单子流所拦截,两者相遇,其中一部分单子流又成为了本体系统的补充性能源,形成体内循环流通机制。内延离心单子流也和周边离心单子流一样,从局部视野来看,是对系统本体的破坏力,但从全局视野来看,又是系统本体的维护力。
      笼形作用力场的这三种类型的作用单子流,是相互相生的,周边离心单子流由系统网络单子流在特定情况下产生,内延离心单子流又是周边离心单子流和系统网络单子流共同作用的产物,在力场的转折作用中,许多内延离心单子流和周边离心单子流又转化为系统网络单子流,系统网络单子流、周边离心单子流和内延离心单子流在笼形空间之内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循环流通机制,这一循环流通机制使笼形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太空中的局部平衡力场。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32 形成物质循环流通机制的笼形螺旋系统示意图
      之所以说是在一定程度上的局部平衡力场,是因为这一平衡并不是绝对的平衡,而是相对的平衡,一方面,这一力场不是绝对封闭的,力场中的单子流会散失在力场之外,力场外的单子流也可以入侵力场之内,力场内外存在着一定的能量物质交换;另一方面,周边离心单子流和内延离心单子流并非全部都运送回了母系统的能源点,并且运送回母系统能源点的周边离心单子流和内延离心单子流的流速也不可能达到母系统能源点释放的原初系统网络单子流的流速,也就是说,虽然存在循环流通,但能量却在流通过程中不断地被分散损耗,维持本体系统正常运转所需的能量补充也是逐步减少的,最终的走向还是能源枯竭系统崩溃,一定程度的循环流通,只是延缓了本体系统乃至整个作用力场的存在寿命,但并不能让它们永久存在。
      在这三种单子流中,最重要的是系统网络单子流,它是其它两种单子流的能量物质来源,系统网络单子流的能量大小决定其它两种单子流能量的大小,系统网络单子流形成的本体系统的空间构象,则规定着其它两种单子流的运动路径,而系统网络单子流的能量及空间构象,又是由形成母系统的几个能源点释放出来的单子流能量和相交角度所决定的,也就是说,整个作用力场的“游戏规则”——各成员单子的运动规律,归根到底是由形成母系统的几个能源点之间的角度以及释放出单子能量的大小决定的。
      另外,一个螺旋系统,无论是独立形成的整体系统还是归属于复合系统中的子系统,即使它们没有形成笼形作用力场,但如果其在环境力场的外力作用下形成了内延子系统和体内衍生系统,内延子系统和体内系统在外力作用下也会持续生长,内延子系统的生长触角则可以从本体系统的网格空隙穿出,一部分直接成为本体系统的能量物质来源,另一部分则伸出体外,在外力的作用下再次偏折回流,间接地成为本体系统的能量物质来源,所以也拥有自己模式的物质循环流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本体系统因能量枯竭而导致的解体行为,也就是延长了系统的存在寿命。另一方面电磁场针对外力还起着一定的抵御作用,从而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外力对本体系统的冲击,也就是增强了整体系统的环境适应能力。
      形成物质流通机制的单体螺旋或树形螺旋系统空间力场,依旧是一定程度上的局部平衡力场。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33 形成物质流通机制的单体螺旋或树形螺旋系统示意图
      作为局部平衡力场的螺旋系统,在外力的压制下,本体系统不再向外扩张空间体积,而是向内充实原本中空的螺旋体内部空间,并且形成了物质循环流通机制,其外延或内延子系统的对撞行为反过来成为了本体系统的能源点,对撞点则为物质循环流通机制中的中转站和能量加工场所。系统的正常运转不再依赖原来的几个固定能源点,周边环境中其它能源点释放出来的能量物质流,只要它们发挥出来的作用力不至于导致该系统的本体系统崩溃解体,它们就成为了系统的能量物质补充。
      这样的一个系统,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能源补给的自给自足,且物质的流通是一个没有极性的循环,我们可以称之为圆足(借用佛教用语,即圆满自足)系统。相对于圆足系统,本体系统依旧在外部空间扩张*生外延子系统的螺旋生长系统,则可以称为极性系统。
      二、分裂增殖
      双螺旋系统的梭体旋涡,在共同的能源点释放出来的能量推动下向基本相反的方向生长,最后,能源点的能量物质衰竭,梭体中的两个螺旋分裂,一个原来一体的系统便分别成为各自独立的系统。
      无论是梭体旋涡还是螺旋旋涡,在能源衰竭的情况下,如果母系统遭到解体,它们的子系统都会分裂成为各自独立的系统。
      不但能源的衰竭和母系统的解体会使原来的整体系统分裂为许多小型的独立系统,在能源充足的情况下,本体系统的不断生长也会导致系统的分裂行为。在母系统螺旋不断生长的同时,各级子系统及其后裔系统也在不断生长,各级子系统之间的后裔系统发生对撞行为并释放出周边离心物质流(酶),指向母系统螺旋体的周边离心物质流(煎切酶)则向其发起持续性的冲击,最终将母系统螺旋体拦腰斩断,于是系统一分为二。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34 极性系统衰竭性分裂示意图
      前面的几种系统分裂方式,我们可以称为衰竭性分裂。此外,极性系统还可以通过“结果”的方式分裂增殖。
      我们说过,单子流并非是一束直线而是不断分*出支流的放射线,系统网络单子流的分支单子流相互之间很容易*生出子系统来,这些子系统如果发育成熟,也可以演变成为一个笼形作用力场。在一个复合螺旋系统中,演变成熟的子系统笼形力场,其朝能源方向*生的一级二代子系统及它们的后裔系统则有可能编织成“门篦”,将能源点几何图形另一侧的“笼门”封闭,最终,“门篦”网络中的对撞子系统产生的周边离心单子流将切断成熟的子系统笼形力场与母系统联系的能量物质纽带,使子系统笼形力场从母系统本体上脱离开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局部平衡力场,维持子系统本体系统运转的能量物质,主要依*笼形作用力场中形成的能量循环流通机制(周边离心单子流的体外循环流通和内延离心单子流的体内循环流通)来补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35 极性系统的结果性分裂示意图
      不仅极性系统会发生系统分裂增殖的行为,圆足系统也一样会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分裂增殖。
      在环境外力持续作用下,内延子系统是一个不断生长的系统,虽然其母系统由于相互对撞而释放出离心单子流不能再继续生长,但是,它也会*生出自己的外延子系统来,并且可以肯定的是,各自相对的外延子系统也同样会相互对撞。两侧对应的外延子系统对撞组释放出来的离心单子流与母系统对撞释放出来的离心单子流必然会在中部相互纠缠交织成网状结构,从而将原来一体的圆足系统分割为两个独立运转的系统空间。两个独立系统空间之间的网状结构最终将不断膨胀,两个独立系统空间的相互距离越来越远,当这个距离膨胀到一定程度时,中间网状结构就会迸裂,于是,一个圆足系统分裂为两个相互疏离的独立圆足系统。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36 圆足系统一分为二示意图
      一个圆足系统,在外力的持续作用下分裂为两个圆足系统,可以推理的是,通过分裂出来的独立圆足系统,当它们也遇到环境外力持续作用时,同样会发生类似的分裂增殖行为。
      圆足系统在分裂过程中,由于两侧对应的对撞子系统组是由原对撞系统组*生出来的外延子系统,它们的运行规律都是由原来的内延子系统网格物质流所决定的,也就是说,它们的网络结构是基本上是相同的,惟有的差别只是网络物质流流量和流速的些微差别,所以,分裂出来的两个子系统之间、以及它们与原来的统一系统之间,体现出来的外在结构基本上是相同的,只是各自的系统抵抗力略有不同而已。由于系统抵抗力的不同,它们将来在环境外力持续作用下的膨胀极限和分裂周期以及由它们再次分裂出来的后裔系统都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随着分裂代次的增多,同源后裔系统之间的这些差异将越来越明显。
      可见,从极性螺旋系统演化到圆足螺旋系统,经过一系列的系统力场运作,形成了一套能量物质循环流通的完整机制,并且这套机制能够通过分裂增殖的途径稳定地保存下来,以致后来的系统演化道路遵循着这一机制不断重复复制。
      我们可以将系统的分裂增殖分为两大类,一是自主分裂增殖,二是损伤性分裂增殖。自主分裂增殖,是指其外延子系统演化为成熟的笼形作用力场切断与母体的联系获得独立,或母系统能量衰竭后崩溃各子系统相互分离;损伤性分裂增殖,是指环境外力与物质系统的系统抵抗力之间的比值达到一定的比例时,物质系统就会发生分裂增殖行为。损伤性分裂增殖又可分为外力直接分割和入侵系统内部后由内而外分割,前者一般为突发性的,后者只能发生在圆足系统之上,它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周期的长短随本体系统的系统抵抗力与环境外力比值的动态变化而变化。
      三、平行联结
      对于一个复合螺旋系统来说,其所包含的所有代次的子系统和衍生系统,都处于同一个系统力场当中。如果这个系统已经形成了能量物质循环流通的系统力场,那么,所有局部空间的力量变化都会通过系统内的能量物质流通影响波及到整个系统空间,它的子系统和衍生系统都处于一个共同的力场——复合系统力场当中。
      即使是两个在不同的空间区域中由不同的能源点各自独立形成的螺旋系统,如果它们的力场产生了相交区域,即形成了一个系统联结,两个联结的系统之间也会相互影响,A系统力场内的力量变化也会波及到B系统力场内的力量变化,所以,A系统的力场也就同时成为了B系统的力场,反过来也是一样。因此,所有直接或间接相交的螺旋系统,也一样处于一个共同的力场——联结系统力场当中。
      在一个联结生态力场中,除了处于力场边缘的能量物质流纯粹单向传递的极性螺旋系统,其正极端的能量物质流不能倒过来影响力场中的其余系统之外,其它所有的极性或圆足系统的内部力量变化都会影响到力场中别的系统存在状态,就是前者发挥出来的作用力对生态力场来说也不是绝对地无关紧要的,因为它们毕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着力场外能量物质流的入侵,它们的缺失,自然一样会改变系统力场中的力量格局,所以,这些边缘系统和内部系统一样是系统力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当内部能量物质积蓄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圆足系统能够复制繁衍出结构相同的后裔系统来,后裔系统之间的联结将进一步提高各自的环境适应能力,因为这些后裔系统同样也是具有能量物质转化功能的圆足系统,经过转化后释放出来的能量物质能够给予相邻圆足系统补充维持正常运转所需的能量物质,成为相邻圆足系统的能源,由于作用和反作用,同样地,相邻圆足系统也成为了它自己的能源。于是,个体系统的生态力场发生交*的圆足系统,便建立起一个相辅相成、相生相克的相互依赖关系,这些建立了直接或间接相交关系的联结系统力场中的圆足系统,便共同形成一个组织。
      由于组织内的成员系统能够进行能量物质的相互交流,相对于没有形成组织的“独立圆足系统”来说,它们的生存能力又相对地要提高许多。但这也并不是绝对的,组织中的成员系统由于相互作用的束缚,其自由度也相对地降低,由于组织所占有的空间区域往往比独立系统要大,其遭受外力冲击的几率也相对增加,如果组织同时面临四面八方的外力袭击,这些力量就会通过边缘成员系统的传递逐级地朝组织的中心汇聚,位于组织中心的成员系统往往就会被汇聚的能量物质流发挥出来的作用力摧毁。
      所有的系统组织在成员系统经过一定代次的分裂增殖之后,在同等外力的作用之下,会释放出更多的离心单子流,这些离心单子流共同编织出衍生系统,我们可以称之为“组织系统”。同样的道理,组织系统最初也是以系统组织为能源点的极性螺旋系统,极性螺旋状态的组织系统的运行规律和一般极性螺旋系统是一样的,同时,它也可以在适当的生态力场中形成圆足螺旋系统。圆足组织系统在内部能量积蓄到一定程度时,同样会分裂增殖,这些圆足组织系统之间也会建立起一个联结生态力场,我们可以将它们称为“组织团体”,简称“团体”。
      依此类推,“团体”也会演化为极性或圆足状态的“团体系统”,圆足团体系统之间也会建立起联结系统力场,我们可以称之为“集团”,集团也可以演化为极性或圆足的“集团系统”。圆足集团系统之间的建立起来的联结系统力场,我们可以称之为“族群”。圆足状态的“族群系统”之间建立起来的联结系统力场,则可以称为“种族”。圆足状态的“种族系统”组织则为“共同体”,圆足状态的“共同体”组织则为“联合体”,圆足状态的“联合体”组织则为“互联体”……
      无论是组织,团体,集团,族群,种族,共同体,联合体,互联体,还是其它未命名的更复杂结构的组织系统或系统组织,都和原始的单子流螺旋系统一样,是一个生长系统,在同时扮演着三个角色,即本身是一个复合系统力场,也寄生于一个复合系统力场当中,同时还和别的复合生态力场建立起联结生态力场。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2/18 21:11:23
南桥之风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28
积分:309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12月18日
6
 用支付宝给南桥之风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南桥之风

发贴心情

 第三章 天体系统

第一节 织光成像
一、电磁辐射
根据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的探测发现,宇宙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辐射,所谓辐射,就是能量物质从一个空间点——辐射源出发,以放射性的运动路径在太空中运动,所以,辐射实际上就是我们在前面所说的能源释放出来的放射性单子流。
物理学家们根据现有的探测数据认为,宇宙中存在的所有辐射都是以波的形式存在的电磁辐射波,电磁辐射波的频率和波段非常丰富,比如,光波就是波长为1nm(毫微米)~10-9m之间的电磁辐射波,可见光的波长为380nm~780 nm之间。换句话说就是,所有的单子流运动路径都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具有一定频率和幅度的波动曲线。
那么,为什么物理学家们探测到的放射性单子流运动路径都会是有规律的波动曲线呢?
笔者认为,这正说明我们现在所能考察到的太空区域,并非是物质不规则运动的原始太空,而是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超级规模的巨型物质系统的系统空间,该空间中的物质运动已经形成了一个有规律运动的立体物质流网络,在这个立体的物质流网络限制和规范下,几乎所有能源释放出来的放射性单子流都在与网络物质流的相互作用下以一定的规律有序运动,所以,进入立体网络中的所有单子流运动路径都表现出一定频率和幅度的波的路线。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37 立体网络物质流及网络外单子流进入网络的运动路径示意图
辐射波的频幅也就是波形运动曲线单子流的运动角度改变规律,决定于该单子流与作用区域空间中立体网络物质流之间的能量差、相交角度以及作用单子的集中指数,其中作用单子的集中指数,既包括该单子流的单位流量,也包括立体网络的网格紧密指数以及构成网格的单子流单位流量。由于在一个系统当中,立体网络的物质流能量和运动角度以及网格紧密指数是相对稳定的,因此,进入该系统空间中的系统外的放射性单子流的能量、运动角度和单子集中指数是该放射性单子流运动路径亦即其运动波的频幅的主要决定因素。
由此我们也可以明确,所有的电磁辐射波包括光波,都不是一个物质系统,所谓的光子,既不是一个单个的基本粒子——单子,也当然不是一个结构物质粒子——单子流旋涡系统,而只是某股波长为1nm(毫微米)~10-9m的放射性单子流中的其中一段单子流,光的速度,则是这一波长的单子流的运动速度,如果另一股单子流以小于90度角作用于光波单子流,光波单子流的速度则会得到提升,所以,光速也并非是物质运动的极限速度,事实上,在太空中,单子运动的速度不存在什么极限,只有单子流构成的旋涡系统在运动速度到达一定程度时,由于与网络物质流撞击和摩擦次数增多而被逐渐解体。
物质流网络网格的频幅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例如,我们探测宇宙辐射的立足点——地球的物质流网络,也是这个巨型系统立体物质流网络的其中一部分,面对太阳的半球,太阳放射物质流直接到达地球表面,它的冲击力比较大,地球磁场空间的立体网络网格频幅也同时被压缩得比较紧密,我们的视觉神经系统则感知到比较强烈且密集的单子流冲击——阳光;背对太阳的一面,太阳放射物质流通过月球表面折射到地球表面,它的冲击力则有所减缓,地球磁场空间的立体网络网格频幅也就相对比较疏阔,我们的视觉神经系统则感知到比较温和且稀疏的单子流冲击——月光。同理,局部的火山爆发也会使该局部空间的网格频幅变得密集,我们也能感知到光芒,局部的人工能源释放也能改变局部空间的网格频幅,让我们感知到一定强度的光芒。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38 地球磁场空间向阳和背阳面立体网络网格密度示意图
如果网格的频幅非常紧密,比如紫外线,我们的视觉神经系统只能够感受到它的强烈冲击,感觉疼痛;如果网格的频幅非常疏阔,比如红外线,我们的视觉神经系统则无法有效感知,于是“看到”一片漆黑。所以,光明与黑暗,是放射性的单子流对我们视觉神经系统冲击程度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地球空间的能量物质增减。
地球上的物体,无论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都不是我们的视觉神经系统所感知到的那样,是没有任何缝隙的单一的物质板块,事实上,它们也是由系统网络构成的物质空间,不单在各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缝隙,就是在具体的子系统内部,也存在着“网格漏洞”。
二、形象复制
当一束光线按照一定的角度和速度与具体的物体相遇时,有些光线被物体系统网络中的单子以一定的角度反射、折射或漫射,传达到我们的眼睛当中,冲击视觉神经,让我们可以不用直接接触物体即能感知物体系统的空间构象;有些光线却从物体系统的网络缝隙中依照原来的角度和速度前进,穿透过物体的光线便构成了与物体空间构象相反的光线网络,物体的“实在”之处在光线网络里成为“空虚”的缝隙,物体“空虚”的缝隙之处在光线网络里成为“实在”的物质流,也就是说,光线网络构成了物体空间构象的“反象”。如果我们把被物体系统网络反射、折射或漫射的光线构成的空间构象称之为物体的“本象”,那么,由穿越物体系统网络缝隙的光线构成的空间构象——“反象”则是物体的“虚象”。光线能够形成物体的本象和虚象,其它波段的辐射也一样能够形成物体的本象和虚象。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39 辐射单子流与物体相遇形成本象和虚象示意图
由于地球物质流网络是立体网络,它们作用于地球上物体的角度也是全方位的,从物体反射、折射或漫射的物质流也同样是全方位的,这就使我们站在物体周围的任何一个角度都能感知到物体的本象。当然,网络中的各股物质流的能量在具体的局部空间之内并非是均等的,所以我们从不同角度感知到的物体本象略有差别,并且感知到的物体本象具有层次感。
物体本象不单可以通过直接的反射冲击我们的视觉神经,一些反射能力强的物体(比如镜子、水等)也可以作为中转的介质,将物体反射出来的本象光线在遇到它时再度折射出来冲击我们的视觉神经,使我们感知到被折射的本象——“镜象”,物体的镜象基本上和物体的本象具有相同的空间构象。
物体的虚象同样如此,我们对物体虚象的感知,一般情况下,并不是穿透过物体的虚象光线对视觉神经的直接冲击,而是经过一个“中转站”,虚象光线先是遇到地面或其他物体表面,然后被地面或其他物体表面再度反射、折射或漫射传达到我们的眼睛对视觉神经进行冲击,所以,我们是通过虚象光线投射到其他物体表面形成的再度折射来感知它的虚象的,被折射的虚象则是物体的“影子”。如果阻拦虚象光线的物质网络不具备反射的能力,物体的影子则不存在,我们也不能感知物体的虚象,比如,一般情况下,空气不能拦阻虚象光线形成反射,我们不能在空气中看到物体的影子,具备反射能力的物质网络,往往是物质密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液体或固体物质,我们一般只能在液体或固体物质中才能看到物体的影子。单一光源的情况下,我们感知到一个影子,多个不同角度的光源下,我们则能感知到多个影子。
在这里,无论是本象、镜象,还是虚象、影子,都是对物体某种形式的复制,复制品的空间构象或者与物体空间构象基本类似,或者恰好虚实相反。
三、刻录播放
然而本象、镜象也好,虚象、影子也好,它们的形成都有赖于作用于物体身上的光等电磁辐射波以及具有一定反射能力的媒介物质,一旦物体被撤离,这些复制形象便不复存在。比如,我们照镜子,当我们离开镜子后,镜子不会再折射出我们的影象。
那么,有没有可能将复制形象保留下来呢?有,当然有,保留复制形象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以一定角度持续发射与本象光线或虚象光线能量相同的单子流,光线中的单子则会与单子流中的单子相遇停滞下来,停滞的单子空间便将保留物体的本象或虚象,但这种保留方法很难做到,因为要准确测算本象光线或虚象光线的能量及其运动角度和集中指数,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用来作探测的单子流必然会干扰光线中的单子,而且,还要保证其它单子不会干扰停滞下来的单子,这无论是在单子不规则运动的原始太空中还是在构成了严密的物质流网络的系统空间中,都是难以做到的事。所以,这第一种保留镜象或虚象的方法只是数学理论上可能,但在物理现实中却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二是取一个联结系统,成员系统与成员系统之间的联结非常紧密几乎没有缝隙,但成员系统的系统压力也就是系统抵抗力却很小。将这一个联结物质系统放在物体的旁边,物体反射出来的本象光线与联结系统相遇时,光线的能量攻击能够瓦解和崩溃与之相遇的成员系统,导致物质系统形成许多空洞,这些空洞组成的空间构象,就是物体本象的空间构象。同样的道理,含有物体虚象的光线也可以在这类联结系统中洞穿出物体虚象的空间构象来。这一由系统空洞组成的本象或虚象,则能相对长时间地保留下来。
运用第二种方法,人们发展出摄影技术,胶片和芯片,则是保留物体镜象或虚象的联结系统。
直线光透过物体的平行投影 斜线光透过物体的缩小或放大投影 光线穿过凹透镜物体的倒像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40 不同运动角度的光线光影成象示意图
我们可以将光线比喻为一支箭,一束光射在胶片或芯片上就象一束密集的箭雨射在纸张上,假如我们在纸张的前方放置一个稻草人,稻草人就会将射在自己身上的箭“没收”,而其他箭依旧按照原来的路线和方向射在纸张上并将纸张射穿,当我们停止射箭将稻草人挪开,就会发现纸张被箭洞穿得只留下和稻草人外形一样部分。这是胶片或芯片在虚象光线作用下留下物体形象的表现。
我们把稻草人换成铜人,射到铜人身上的箭就会被铜人以一定的角度折射出去,这些被折射出去的箭再射穿挡住去路的纸张,那么,纸张上,就会留下和铜人的外形一样的空洞。这是胶片或芯片在本象光线作用下留下物体形象的表现。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看出,与折射过来冲击我们视觉神经所形成的镜象和影子相反,胶片或芯片所复制的本象,恰好是物体的虚象,而其所复制的虚象,却又恰好是物体的本象。我们现在的摄影技术通过镜头收集的光线,基本上都是物体所折射出来的本象光线,穿越胶片或芯片后所留下的,是物体的虚象。
但是,如果我们的胶片或芯片遇到光线就如同纸张遇到利箭一样脆弱,那么,在地球上到处充斥着光线的环境下,这样的胶片或芯片就会很轻易地被洞穿成碎片,刻写在胶片或芯片上的物体虚象依然无法成功地长期保留下来。在这里,摄影技术的发明家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拉大两股物质流的能量差和加强作用单子流的集中指数来增强作用力的几何力学原理。
一是拉大光线与胶片感光材料之间的能量差,这是通过设计出摄象机的暗箱来实现的。摄象机有一个暗箱,胶片的位置就在暗箱内。所谓暗箱,就是用某种物质材料制造的几乎密封的区域空间,除了来自镜头的方向有一个开口外,没有其他开口,这样,外面的能量物质就很难穿透包围的物质材料进入暗箱里的空间,只要暗箱外的光比暗箱内的光要强,就说明暗箱内的物质能量要小。
二是加强作用单子流亦即本象光线的集中指数,这是通过镜头的设计来实现的。摄象机的镜头有一个凹透镜,光线进入凹透镜空间时不能外溢,在凹透镜外壁的撞击下,折射向涡体中心,形成一股越来越集中的单子流,单子流的单位流量越来越大,当它作用于凹透镜背后暗箱中的胶片时,它所发挥出来的冲击力就更加强大,胶片感光材料中的子系统被瓦解崩溃的可能性也就大大提高。
于是,在平常的光线下不能被洞穿的胶片或芯片,在摄象机的装置中却能被人工加强了能量的光线洞穿,刻录在胶片或芯片上的物体虚象,也就可以在平常环境下成功地长期保留。
这里顺便用几何力学的原理分析模拟相机和数码相机之间刻录功能的差异。
如图41所示,如果将镜头涡体的长度加长,物体投射的影象就会压缩的更小,并且,由于光线集中指数的进一步加强,它所发挥出来的作用力也就是洞穿阻拦物质系统的能力也随着增强。数码相机与模拟相机的区别,主要是光线集中指数的区别(甚至还通过制冷设备进一步拉大了相机内外的能量差),模拟相机的装置只能使光线洞穿比较脆弱的胶片,但数码相机的装置却能洞穿比较坚固的芯片,光线集中指数的提高还使物体投射的影象被压缩的更小,它所占用的空间面积也就更少,这又使得同一空间面积的芯片要比胶片所能接收的信息内容更多。所以,数码相机的整体刻录功能要比模拟相机要强很多,还有一个好处是,在同一环境下,芯片比起胶片来更不易解体,所以图象的保存功能也相应增强。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41 光线集中指数与刻录功能的关系
我们现在可以明白,所谓的数码与模拟之间,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它们根据的都是同一个成像原理,只不过是能力上的差别而已。我们之所以把芯片上保留的影象称为“数码”,是因为这个影象被压缩得太小了,小得我们认不清,感觉各个影象之间都是一样的,似乎只有“空白的电子”和“光子”的区别,于是用笼统的0、1二进制数位来表示。
胶片或芯片将物体的虚象固定地保留了下来。依据同样的成象原理,如果我们将胶片或芯片挡在一张感光相纸或影象显示屏前面,再用一束暗光投射胶片或芯片,这束暗光不能射穿胶片或芯片,但却能穿越物体虚象结构形式的胶片或芯片空洞,从胶片或芯片空洞里穿越出来的暗光射在感光相纸或影象显示屏上,就会构成物体本象的空间构象。无论是保留在胶片或芯片上的物体虚象,还是感光相纸或影象显示屏上的物体本象,也都是对物体某种形式的复制。
本象也罢,虚象也罢,镜象也罢,影子也罢,所有这些复制品,都只是在空间构象上和原来的物体相似,它们都是由光——放射性运动的单子流所构成的不稳定的影象,都没有形成和物体一样的物质系统,我们将这样的复制品统一称之为物体的“拟象”——即“模拟形象”。
我们所感知到的所有物体的空间构象,除非是我们亲手触摸,都是物体的拟象。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2/20 17:38:05
南桥之风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28
积分:309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12月18日
7
 用支付宝给南桥之风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南桥之风

发贴心情
第二节 恒星辨析

物理学家对辐射是波的研究发现表明,我们所处的空间以及现阶段能探测到的空间已经形成了一个按照一定规律运转的系统物质流立体网络,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描绘这个巨型的系统拥有什么样的空间构象呢?是旋转盘,还是螺旋或旋转梭?是经典的还是非经典的?
天文学家通过天文望远镜拍摄下了许多天文图片,这些图片中的天体构象,或者是天体的本象,也或者是天体的虚象,或者是天体的镜象,也或者是天体的影子,总之,是天体的拟象。但这些天体拟象只是巨型系统空间构象的某个片段,而并非是它的全面图景,我们对巨型系统空间构象的认识,也就只能运用我们前面通过数理逻辑演绎推理出的物质系统形成及生长演变的基本规律来分析这些片段图景,然后推理出巨型系统的全貌来。
一、恒星系图象
我们从最为常见的恒星系(我们的银河系也是已知的上亿个恒星系中的一个,一个典型恒星系的跨度约为十万光年)图片分析入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M51恒星系 M83恒星系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M100恒星系 银河系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42 太空中的恒星系空间构象
图42是比较典型的恒星系图片,向我们提供了旋涡星系的旋臂和尘埃云的详细信息。像任何其他巨大的旋涡星系一样,它们拥有处于不同演化阶段的恒星。旋臂从外向中心圆盘弯曲地延伸,旋臂上布满钻石般的“亮斑”,这里正在进行着强烈的新星形成;而旋臂与旋臂之间是模糊的星云及星际物质,从M51星系图可以比较明显地看到,有许多和旋臂颜色一样的“红色枝桠”呈阶梯状地将相邻的旋臂相互联结,
在图片分析之前,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的是,恒星系是一个物质系统,因为根据天文家们的连续跟踪观察,在这个空间之内,凡是我们能观测到的天体都拥有自己几乎固定的运行轨道,并且有规律地围绕中心圆盘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这些天体都逐渐地向中心圆盘*近,如果这个空间的物质没有形成系统,是不可能做到这些的。
天文图片复制出来的恒星系图象,是天文望远镜所收集的从旋涡星系发出的辐射物质洞穿相机内的胶片或芯片刻写下来的空间构象,这些辐射物质,既有可能是旋涡星系自身释放出来的,也有可能是从其它能源释放出来的辐射被旋涡星系的网络物质流折射到天文望远镜中的,从旋涡星系的周围都是一片漆黑来看,第二种可能性比较小。再从图片中的星系构象明暗层次来看,也并不是所有的星系空间都释放辐射,而是其中一些空间点(主要是旋臂上的新星)释放出辐射,这些辐射物质又漫射到星系中不释放辐射的结构物质中产生折射。这就好比在地球城市没有阳光和月光、星光的晚上,没有地球外的光照在地球上,但城市有电灯释放光辐射,路面或其它物体反射灯光,我们用相机还是可以复制出城市的基本构象。所以,旋涡星系旋臂上的恒星,则犹如城市的电灯,它释放出辐射,这些辐射一部分直接到达天文望远镜,一部分则漫射到星系中的其它物质上再被折射到天文望远镜中,它们不同程度地洞穿天文摄象机的胶片或芯片,组合出我们看到的天文图片的底片构象。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天文图片中的恒星系空间构象给予我们的信息是,图片中的明暗程度,并不一定完全地反映着物质密度的大小,它只反映着这些空间中的物质对恒星辐射单子流的折射能力,而这一能力,既跟物质密度(体积乘于密度等于质量即能量物质的数量)有关,也跟物质的运动速度和与辐射物质构成的相交角度有关。我们在地球上也有这样的经验,铁比水密度更大,但在光的照耀下,水的反光比铁的反光更加强烈。所以,我们不能因为旋臂比中间谷地释放或折射过来的辐射单子流多就确定旋臂的物质密度一定就更高,它只能说明这里的物质对撞更加剧烈,而不能准确地全面反映恒星系的单子流网络构成的实际空间构象。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43 三角旋涡系统和四角旋涡系统空间构象示意图
如同上图所示,我们在探讨系统形成时即已指出,系统是由三股或三股以上的单子流指向由能源点连接成的几何图形以内的空间所形成的单子流旋涡,旋涡的空间构象是带有旋臂的多边形网络,两股单子流相互碰撞的空间点,则是多边形两条边的交点,这些交点都处于旋臂上。
比较一下图41的旋涡星系天文图片和图42的旋涡系统空间构象示意图,我们就会发现,恒星系的天文构象和旋涡系统的空间构象在很大程度上相互吻合,所不同的只是,恒星系的天文构象没有我们的示意图那么有规则,它们的旋臂并不完全相等,有的比较长,有的则很短,另外,恒星系的天文构象中,旋臂之间往往有亮度相对暗淡的“谷地”。其实,在实际情况中,形成系统的能源点处于正多边形交点上的概率是很少的,而它们释放出来的单子流的能量相互间完全相等的概率也同样是很少的,所以,实际的物质系统构象,往往都是旋臂长度并不对等的非正多边形多角旋涡,也就是恒星系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天文构象;至于天文图片中旋臂之间的“谷地”,则是我们在前面所讲,它所反映的只是各个区域空间的物质折射旋臂上的新星光辐射的能力,并不完全是恒星系物质密度的实际空间构象,由于运动角度的原因,向旋臂走来的单子流折射新星光辐射的能力要比离开旋臂的单子流要强,所以,在天文图片中,向旋臂走来的单子流空间区域要比另一侧空间区域要明亮的多。
有鉴于此,我们基本上可以推断,恒星系是一个巨型的单子流旋涡系统,既然恒星系是旋涡系统,自然地,它也将遵循系统演变的法则进行演变,不同系统类型的恒星系以及处于不同演变阶段的恒星系,它们必然呈现出不同的空间构象,如旋转盘、螺旋体和梭体,后两者又还可发育为树形和笼形。
二、星云星团
我们再来看一下恒星系内部的情况,这里主要以银河系作为分析的参考标本。
银河系中有不少形态各异的河内星云,除了一些行星状星云是即将消亡的恒星抛射出的气体壳外,大部分星云——气体星云和尘埃星云都是恒星诞生的场所。气体星云主要由高温气体组成,组成星云的物质受附近的恒星发出的紫外线影响而带有电荷,并在它们降压的过程中放出射线(在很大程度上类似于霓虹灯),这类星云通常都是红色的,因为它们的主要成份氢在此情况下呈红色(其他物质呈不同的颜色,但氢的含量远高于其他物质),气体星云通常会孕育新的恒星。尘埃星云是由尘埃组成的星云,它仅仅*反射附近恒星发出的光而能被看到,所以也叫反射星云,它们看上去常呈蓝色,因为它们反射的蓝光较多,尘埃星云也常常成为恒星诞生的场所。尘埃星云和气体星云一般都会呆在一起,有时它们一起被称作云雾状星云,一个典型的云雾状星云的跨度在一百光年左右。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礁湖星云 天鹰星云 锥形星云 M51恒星系中心
图44 河内星云
图44第一幅图是在人马座方向距地球5000光年的礁湖星云,中心有一对半光年长的漏斗和曲绳状结构,这一构象明确地显示,它们是属于同一个母系统*生出来的子系统。
第二幅图是由哈勃太空望远镜在1995年拍摄天鹰星云图片,图片向人们展现了恒星诞生的云团,柱状体的星云中包含大量致密的称为“蒸发中的气体球”的星际气体,这里正是恒星诞生之处,而这一柱状体星云也被天文学家们称为“创造之柱”。
第三幅图是麒麟星座的锥形星云中新恒星成长的瞬间,它如同戴上一个太空宝石王冠一样上升了7光年,其柱状物正在演化成数不清的星星(甚至可能生产一些行星)。
第四幅图是正在诞生年轻恒星的M51恒星系中心,从可以看到汇聚的柱状星云和两条柱状星云的对撞。
这些诞生恒星的柱状体星云表明,银河系等恒星系应该是一个作为生长系统的螺旋复合系统或梭体复合系统,因为我们尚未发现在银河系螺旋体底盘的另一边有一个相互远离的恒星系,因此,我们又可以进一步判断起码银河系是一个螺旋复合系统。
根据天文学家的介绍,恒星系中的恒星分布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恒星系的晕轮中,分布着许多球状星团(银河系有好几百个球状星团),球状星团是一组不断聚集在一起的上千颗(有时多达上百万颗)恒星,它们的主体是年龄非常大的恒星,一个典型的球状星团的跨度不到一百光年。二是在恒星系的银盘中,则分布着许多开放星团,开放星团由上百颗年轻恒星松散地聚集在一起形成,它们之间的连接并不十分紧密,并且在经过一段天文学上的很短时间后便各奔东西,一个典型的开放星团的跨度小于50光年。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45 球状星团 M44开放星团
笔者认为,恒星系晕轮中的球状星团,应该是恒星系螺旋体或梭体底盘部位的子复合系统,恒星则是该子复合系统的子系统,这里的子复合系统相对来说空间体积比较大,相对于恒星系其它部位的子复合系统,它们形成的时间当然更早,所以恒星的年龄也都非常大。而处于银盘中的开放星团,则应该是恒星系力量制衡点附近的子复合系统,所以作为其子系统的恒星年龄都非常的年轻,跨度也要比球状星团要小许多,恒星的数量则相对更少。
球状星团和开放星团虽然同样是恒星系的子系统,但由于它们在系统所处的空间位置并不一样,所以它们也呈现出不一样的空间构象——前者是恒星相互聚集,后者是恒星各奔东西。前者因为处于恒星系的底盘部位,相互撞击的单子流的相交角度相对来说比较大,它们向母系统体外生长的长度也就相对而言比较短,而没有发育演变成树形,只是停留在略有凸出的螺旋体阶段(球冠体是螺旋体的一种),作为子系统的恒星自然是不断向力量制衡点集中;后者因为处于恒星系的顶端,相互撞击的单子流相交角度相对较小,它们向母系统体外生长的长度也相对而言比较长,因而很容易发育演变为不断分*生长的树形,树形复合系统中的子系统之间的距离,是随着生长的过程逐渐加大的,也就是这里的恒星相互间是不断远离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46 恒星系的不同部位形成不同空间构象的子复合系统示意图
三、恒星图象
除了星云和星团之外,我们再来看有关恒星系的基本组织成员——恒星的一些情况。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47 飞马星座恒星群 “斯蒂芬五重奏”星系 船底星座雏人星云
第一幅图为10米凯克望远镜所拍摄的图片,这幅图片所反映的是属于银河系中心区域的飞马星座的情况,这里有着银河系最大的恒星群,恒星群中有五个一组的恒星丛。第二幅图是更早的时候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该星丛图片,并将它命名为“斯蒂芬五重奏”。用字母A、B、D和E表示的星体,位于距地球约2.8万光年的地方,巨大星系F曾被被列入“斯蒂芬五重奏”,后来发现它离地球实际上仅有3500光年,为了不把“五重奏”更改为“四重奏”,有些天文学家建议将离其它星系更远的星系C列入“斯蒂芬五重奏”,星系C离地球也为2.8万光年左右。在“四重奏”各星系之间有气体弧,这种气体弧只有在X射线望远镜中才能看见,气体弧温度约为600万度。这些星体的质量是我们太阳的10到20倍,亮度是太阳的10万倍,其中至少2个星体看起来像轮转焰火,彼此绕着旋转,焰火的周围环绕着尘云,故而被称为“蚕茧恒星”。这一“轮转焰火”的发现,表明我们的星系中的许多非常明亮的恒星,大多数都被尘云围绕着,是地地道道的大双星系统,而不是单个的恒星。
第三幅图是距离我们地球7500光年的船底星座的主星,它由船底星座喷出的两个蘑菇状云团——雏人星云所环绕,这个双极星云产生于1841年观测到的一次巨型爆发,每个云团比太阳系大100倍,亮度比太阳强500万倍。借助于VLТ望远镜的红外测量仪器,天文学家首次确定了船底星座恒星风的大致形状,船底星座的恒星风看上去延伸得非常长,而船底星座自身由于旋转太快而显得异常不稳定,照片显示,在雏人星云的中部主要是带有很多明亮“气泡”的点状光源,这些“气泡”与点状光源的距离很近。另外,它的结构非常不均匀:其中一个轴是另一个轴长的1.5倍,并且长轴与更巨大蘑菇状云团形成的方向一致。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48 半人马座 Mz3行星状星云
图48的第一幅图片是由X射线、无线电和光学影像合成的半人马座,这里有两个由温度高达数百万的气体组成的巨大弧形。第二幅图片则是Mz3行星状星云。
比较图47和48两幅图及其情况,我们不难看出,图48第一幅图展示的,则是图47第一、二幅图的详细信息,而Mz3行星状星云则是船底星座的未来命运。
笔者认为,图47第一、二幅图片中的双星系统实际上就是相互对撞或摩擦的一对子系统,所谓的“轮转焰火”,则是以对数螺线在子系统生长路线垂直面上向四周扩散的离心单子流,而环绕着恒星的尘云和“四重奏”之间的“气体弧”,则是对撞子系统的系统网络单子流。这些对撞子系统所属的子复合系统,或许还没有演变成一个笼形的系统空间,或许其子系统都已被消解完尽。至于船底星座的蘑菇状云团,就是笼形作用力场,船底星座是由两个相互碰撞的笼形作用力场组合而成的,相互之间的碰撞和摩擦导致各自表层的子系统解体,释放出大量的辐射,当它的表层子系统被消解完尽后,则将成为行星状星云。也就是说,这些双星系统、超新星爆发和行星状星云都是子系统对撞的结果,如果给它们的演变顺序做一个梳理,则首先出现超新星爆发的船底星座构象,然后是气体弧环绕的双星系统构象,最后是行星状星云构象。
银河系中除了相互碰撞散发出大量辐射的高亮度双星系统外,更多的是和太阳一样的主序恒星。主序恒星太阳的亮度和温度之所以比前两个类型的恒星都要低10万倍以上,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它是一个独立的笼形作用力场,它没有和其它恒星交织在一起产生碰撞,没有发生系统解体行为释放出的大量辐射;而其向外释放的周边离心单子流,则由于末端外延子系统编织的立体网络还相对完整严密,要从它们的网眼里泄露出来,必须经过“重重关卡”的阻拦与摩擦,离心单子流的速度和流量被逐层削弱和分化。
四、运行轨道
根据天文学家的观察,高亮度的双星系统主要诞生于银河系旋臂的新星爆发,而太阳一类的主序恒星则穿越银道面往来于旋臂之间。那么,为什么在旋臂区域容易发生新星爆发,而太阳一类的主序恒星又能够穿越银道面往来于旋臂之间呢?结合我们在前面完成的对系统形成演变原理及其作用力场的探讨,笔者的看法大致如下。
我们说过,单子流并非是一束直线而是不断分*出支流的放射线,在两股单子流相交的系统旋臂区域,其分支单子流相互之间很容易*生出子系统来,这些子系统如果发育成熟,则演变成为一个笼形作用力场,朝能源方向*生的一级二代子系统及它们的后裔系统则有可能编织成“门篦”,将能源点几何图形另一侧的“笼门”封闭,最终,“门篦”网络中的对撞子系统产生的周边离心单子流将切断成熟的子系统笼形力场与母系统联系的能量物质纽带,使子系统笼形力场从母系统本体上脱离开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局部平衡力场,维持子系统本体系统运转的能量物质,主要依*笼形作用力场中形成的能量循环流通轨道(周边离心单子流的体外循环流通轨道和内延离心单子流的体内循环流通轨道)来补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笼形力场的门篦 第谷超新星残余物 细胞
图49 笼形作用力场示意图和标本图片
笼形作用力场当然不单单停留在我们的理论推导上,在现实中更是遍有表现,只是现实中的笼形作用力场由于受环境外力等因素的作用影响,其空间构象没有那么“标准”罢了,但也有的物体构象还是非常标准的,比如图49的后两幅图。第二幅图是由“钱德拉”天文望远镜拍摄的照片,它展现了由超新星爆炸产生的混乱残余物的迷人细节,图中色彩显示了不同的X射线能量,其中红、绿、蓝色分别代表低等、中等、高等能量。第三幅图是电子显微镜下的细胞构象。如果我们熟悉银耳,就会知道银耳的外形也和第谷超新星残余物和细胞两者的构象非常一致,银耳有根附着在腐木上吸收营养,当它或成熟、或遇到外力作用、或腐木完全腐烂时,银耳就会脱离腐木独立开来,但它并不会因此马上腐化解体,而是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着原来的物质构造。
毋庸置疑的是。恒星系的分支单子流一样会*生出子复合系统来,当这个子复合系统演变为一个笼形作用力场时,就是具体的恒星;从母体脱落获得独立的成熟恒星,将在其依附的恒星系主流单子流的挟裹下,随着主流单子流一道沿着多角螺旋的运动路径朝恒星系力量制衡点——中心圆盘方向上挺进,这一运动路径,则是该恒星围绕恒星系中心圆盘公转的运行轨道,这就是太阳为什么会围绕银河系中心银盘旋转的原因所在。
从图50可以看到,一个有四条旋臂的四角旋涡系统,获得独立的恒星在系统网络单子流的挟裹下朝系统的旋涡核心运动,仅从生成的旋臂开始出发完成大于360度的多角螺旋圆周重新回到同一条旋臂,在运行途中就必然会有四次遇到旋臂,并经历7个单子流撞击点,可以推断的是,当恒星经过这7个撞击点时,它将受到对方单子流的强烈冲撞或摩擦,甚至遇到对方单子流所挟裹的其它恒星或其余天体并发生碰撞,这两者都有可能导致恒星的笼形作用力场甚至本体系统发生解体行为,从而释放出大量的辐射,它的亮度陡然增加,这即是所谓的“超新星爆发”,因为系统主流单子流的对撞点都分布在旋臂,所以,超新星爆发的现象主要集中在旋臂上。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50 恒星公转轨道示意图
另外,由于超新星爆发主要发生在单子流对撞点连接起来的旋臂区域,这也就使天文望远镜捕捉到的恒星系天文构象呈现出强烈明亮的旋臂景象。
当然,如果系统抵抗力较强,而且有幸没有在此区域遭遇其它大型恒星撞击的恒星,在适当的情况下,恒星笼形力场不但不会被解体,反而可能因能量的补充增加,本体系统得以进一步生长,体积和质量都得到扩充,从而将保持一定的局部平衡力场姿态继续沿着原有轨道运行。
我们还不能排除这样一种特别的情况存在,即,如果该恒星的“运气”特别好,每次经过新星形成区域时,都没有碰到能将其解体的能量冲击,且在两股相交单子流的撞击中,都能被切换到对方单子流轨道上行走,该恒星则能一直在同一层级的单子流轨道上作360度的圆周运行,并能回到自己形成时的原有出发点。这样一来,该恒星围绕中心圆盘公转一周,则只有四次经过新星形成区域,并且避免遭遇旋转落入中心圆盘的命运(可以想见,越往中心圆盘,物质密度越加密集,恒星遭遇其它恒星撞击而被解体的概率也越高)。此则如第二幅图所示。
此外,我们也不排除一次或二次、三次切换轨道的现象发生。
至于其它多角旋涡的情况,我们可以依理类推,笔者在此不再赘述。
五、总星系推想
美国“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探测器”于2001年发射升空,主要用于探测所谓“大爆炸”发生后“残留”在宇宙中的各种“背景辐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探测器”传回的最新数据显示,宇宙“背景辐射”温度的分布并不是混乱无章的,它们所处的位置都相当确定,或者说是“有计划的”。科学家们宣称,在宇宙中似乎存在着一条巨大的轴线,而整个宇宙都环绕在它的周围。目前,科学家们正在着手构建该“轴线”的空间模型。
我们在探讨系统的形成时,一开始就指出,因对撞停滞的单子雍积在一起形成一个高单子密度的空间。如果这个高单子密度空间中的单子再次被外来单子或单子流所激活,它就会形成更大流量的单子流,当两股或两股以上速度相等的大流量单子流以一定角度相遇时,将形成一个空间体积更大的高单子密度空间;如此类推,经过一定时间之后,太空中各个空间所包含的单子密度高低差异更加悬殊,并且各个单子密度空间在太空中所占的空间体积也越来越大,空间体积和空间中的单子密度越大,也就是质量越大的单子空间,它被激活后形成的单子流流量也越大,于是形成许许多多单位流量、单位流速大小不一和流动方向各不相同的单子流。
正是这些大质量的能源释放出的大流量单子流,形成了在一定几何图形空间内单子有规律运动的系统。理所当然的是,这些系统最终也会因能源的耗尽而解体,但它们又形成了更大质量的能源,更大质量的能源被激活后,又有可能形成更大规模的系统。这些系统,就象能源在不断的相互攻击中不断形成更大质量的能源一样,系统的不断相互攻击形成越来越大的系统。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51 银河系在总星系中的位置 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图片来源:PIC.TIEXUE.NET)
如果天文学家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探测器”传回数据的计算是正确的,笔者认为,宇宙“轴线”的存在表明,我们所能探测到的所有天体都属于同一个巨大的非经典螺旋复合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所有的天体都在本体系统的母系统能源点释放的能量物质流(亦即探测到的宇宙背景辐射温度所体现的能量波)带动下“有计划地”围绕本体系统的力量制衡弧线——“宇宙轴线”运动。由于系统的规模是如此巨大,因此,除非其自身“决策机关”的能源消耗完尽,否则没有别的单子流能够攻击摧毁这个超级巨型系统。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2/23 14:13:45
南桥之风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28
积分:309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12月18日
8
 用支付宝给南桥之风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南桥之风

发贴心情

第三节    行星辨析


  

 


  

上一小节我们的辨析工具主要是恒星的天文图片,推演出恒星系是旋涡系统的结论,但是,很多主序恒星的周围,却还有一种物质结构似乎和恒星很不相同的天体——行星和卫星,那么,行星、卫星和恒星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关系?行星和卫星的形成,又该是如何的呢?


  

一、太阳系概况


  

我们在此以地球所处的太阳系为分析标本。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00亿公里尺度下的外行星轨道         10亿公里尺度下的内行星轨道


  

52   太阳系行星轨道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表一    太阳系九大行星基本情况表


  

太阳系中的天体运动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一,所有的行星都在自转的同时于相对固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二,所有行星的公转轨道都在太阳赤道面即黄道面上下,都有一定的轨道倾角;三,所有行星的自转轴都不垂直于黄道面;四、行星离太阳的距离,从外到内按照一定的比例几何级递减;五,所有行星的体积和质量都远远小于太阳,最大行星木星的半径也只有太阳半径的1/10左右,最大内行星地球的半径更只有太阳半径的1/100左右。


  

行星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基本上是处于同一个平面——黄道面上一环套一环的同心圆,而太阳即位于这个同心圆的圆心位置,这和在恒星系中太阳等主序行星穿越银道面围绕中心银盘旋转是一样的,这表明行星与太阳的关系有可能和恒星和中心银盘的关系一样,则是同一个系统中的子系统与力量制衡点之间的关系,行星为子系统,太阳为系统力量制衡点周围的系统核心。


  

然而,与恒星系的天文图片构象不同的是,太阳系好象没有弧形旋臂,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53    系统旋臂与单子流运行轨道比较示意图


  

实际上,如同图53所示,在一个旋涡系统中,单子流的运行途径是按照从09的顺序围绕系统旋涡核心旋转的,而不是沿着旋臂线直接进入旋涡核心,系统旋臂上的单子流只是从能源点释放的单子流挺进力量制衡点的曲折线段之一,如点1至点2段、点3至点4段、点5至点6段、点7至点8段都处于旋臂线上,可见,旋臂线是由这些不同源头的单子流线段连接起来的,它并不是一条连贯的单子流运行轨道。


  

恒星系的天文图片之所以呈现出一条明亮的旋臂线,乃是因为旋臂线上按一定的比例排布着单子流对撞点,这里很容易发生恒星对撞导致恒星系统解体行为(即新星爆发)释放出大量的辐射,这些辐射使天文图片中的旋臂形象非常突出,打一个比方,我们将系统比作一座山,山上修了从山脚通往山顶的盘山路,每一层盘山路的拐角都竖立一个路灯,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们就看不到盘山路,而只能看到这些路灯连成的一条从山脚通往山顶的弧形灯光带,但是,如果这座山上没有装上述的路灯,我们就看不到弧形的灯光带。恒星系旋臂上剧烈碰撞的新星,则有如山上的路灯,天文望远镜捕捉的景象,则是“路灯下的夜景”。


  

就我们目前的探测成果来看,围绕太阳系旋转的行星数量相对于银河系中的恒星来说,是非常非常的少,尤其是具有一定体积和质量的大行星,更只有八个。也就是说,如果太阳系是一个系统、行星为其子系统、太阳为旋涡核心的假设是正确的,那么,行星——也就是太阳系中形成笼形作用力场并从母系统上成熟脱落的子系统——的数目是非常有限的,它们在旋臂对撞点相遇碰撞的几率则更是有限,类似恒星系旋臂上的新星爆发事件,在太阳系的旋臂上很少发生,这就好象没有“路灯”的“山”,我们只能看到“在盘山路上行驶的汽车灯光”——轨道上公转的行星的光芒,此外便漆黑一团,至于轨道构建起来的具有旋臂的单子流网络,因为它“不发光”,所以我们看不见。


  

有鉴于此,我们可以如此推断,太阳系也是一个螺旋复合系统,它和恒星系在内的一切系统一样具有旋臂,只不过是我们没有发现罢了。有了这一个认识,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太阳系中的天体运动表现出来的几个重要特征,也就很容易理解其中缘由了。


  

首先是太阳在太阳系中的空间位置和太阳的形成。由于系统是一个单子流旋涡,越*近系统力量制衡点,同一条旋臂上的单子流对撞点之间的距离是逐步递减的,旋臂和旋臂之间的距离也是逐步递减的,所以,在力量制衡点及其周围区域,单位空间中的物质密度也就相对地增大,该区域的旋臂单子流对撞点上发生子系统对撞的几率也就大大地提高,子系统对撞产生的周边离心单子流既有朝体外空间辐射的,也有朝体内空间辐射的,朝体内空间辐射的几股单子流将形成体内衍生系统。太阳则是太阳系旋涡的力量制衡点及其周围空间区域,它既包括太阳系母系统的核心网络组织,也包括该区域的体内衍生系统,两者的总体生长方向是相反的,两者之间的分界,则为太阳的赤道,所以太阳的空间构象表现为两头略扁的鼓形。太阳的光芒,则是母系统核心旋臂上作为子系统的行星对撞释放出来的对外周边离心单子流,以及体内衍生系统释放的周边离心单子流,相对来说,前者的能量要强于后者,太阳朝地球方向放射的太阳风(即太阳周边离心单子流)之所以有大小不同的四股,正是因为如此。太阳之所以有一个黑子活跃的活动周期,则是因为这些黑子实际上就是在旋臂对撞点上对撞的行星,由于行星的诞生有一定的周期性,它们在旋臂对撞点上相遇的时间也就有一定的周期性。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54    太阳形成示意图及其天文图片构象


  

行星之所以自转,乃是因为它们本身就是一个旋涡系统,它们在一条相对固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乃是因为它们已经形成了一个笼形作用力场并从母系统上脱落,在系统网络单子流挟裹冲击下围绕旋涡核心曲折推进。


  

行星的轨道所以在太阳的赤道亦即黄道面上,乃是因为太阳的赤道实质上是太阳系母系统及其核心区域的体内衍生系统之间的分界线,故而此黄道面基本上就是太阳系母系统的旋涡面,而行星的轨道与黄道面存在着一定的轨道倾角,这表明太阳系并不是一个作为封闭系统的旋转盘复合系统,而是一个作为生长系统的螺旋复合系统,轨道有倾角,行星的自转轴也就当然不会垂直于黄道面。各行星的轨道倾角并不是很大,则说明,诞生各个行星的母系统——太阳系仍然处于系统演变的初级阶段,不单尚未形成笼形作用力场,而且还没有发育为树形,甚至其螺旋体也没有达到细长的形态,而只是一个稍微凹陷的浅碟状,太阳系停留在这一种演变阶段上,可能是形成太阳系的恒星系网络单子流支流之间的相交角度大于90度,也有可能是形成的时间还不够,不过从太阳拥有50亿年的寿命来看,则应该是前者的可能性多一点,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发生轨道切换行为,沿着单子流轨道运行的行星是逐渐向太阳方向*近的。


  

由于单子流能量的逐层递减,同一股单子流相邻层级的轨道距离也是由外往内逐层递减,并且行星的公转速度也将逐渐递减,但行星围绕太阳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却不一定因此递增,因为同时它的公转路程也随着减少了,具体情况通过运算应该可以获知。各个行星由于所处轨道不同,公转的速度和路程也不完全相同,但由外往内层级距离减少的总体趋势是一样的,所以,行星离太阳的距离,也基本上按照一定的几何比例逐层递减。


  

至于行星的体积和质量为什么会与太阳相差那么远,乃是因为太阳并非是一个太阳系子复合系统,而是中心区域的子复合系统集合。


  

如果我们把地球的半径作为一个长度单位,那么,各大行星的半径则为:水星0.38,金星0.95,地球1.00,火星0.53,木星11.0,土星9.5,天王星4.0,海王星3.9,冥王星0.18。不难发现,木星的半径在所有行星中最为巨大,从木星往外,行星的半径呈递减趋势,从木星往内,除了火星之外,行星的半径也是呈递减趋势。这又说明什么问题呢?


  

笔者认为,这主要与行星自身的生长演变和它们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有关。


  

从冥王星到木星,是行星从子系统螺旋体生长成树形直至笼形作用力场的过程,在此一过程中,由于母系统能量的不断补充,行星不单在外形上发生着变化,而且它的半径、体积和质量也随着不断增长,所以,从冥王星到木星,行星的体型成递增趋势。


  

相对于母系统网络单子流(即行星运行轨道上的单子流)的能源补充来说,从太阳发出的周边离心单子流也就是太阳风对行星系统起着瓦解作用。由于太阳风是以对数螺线的运动方式从中心点朝四周扩散的(即所谓的“轮转焰火”),所以,随着运动旅程的增加,太阳风的单位流量是逐渐减少的,反过来也就是说,行星越*近太阳,它被太阳风瓦解的程度也越来越厉害。假设行星的系统抵抗力和太阳风的袭击瓦解力之间的力量对比为X/Y,当Y小于X时,商大于1,行星系统得以持续生长,向外*生外延子系统,系统空间体积不断扩充;当Y等于X时,商等于1,行星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向外*生的新子系统将被太阳风摧毁,体积停止增长;当Y大于X时,商小于1,行星系统的饱沫开始破裂,并在太阳风的外在挤压下,转向向内派生内延子系统,乃至促成体内衍生系统,行星系统的空间体积开始萎缩,单位密度也随着增加。


  

从上述数据来看,行星的系统抵抗力与太阳风袭击瓦解力之间的比例,从火星开始小于1。可是,这里有一个特例,就是火星的体积反而比地球的小,而地球的密度又大于金星和水星。对于前者,结合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笔者认为,火星有可能和另一颗行星发生了碰撞,导致了两者的系统瓦解,小行星带上的小行星,则有一部分原来属于火星,其余则是另一颗行星破碎后的碎片。对于后者,相对来说更容易解释,因为地球还保持着固体状态,而金星和水星则已被太阳风“煮”成了“一锅浓稠的粥”,行星系统处于激烈的崩溃行为当中。


  

在木星之前(不包括木星),行星的系统抵抗力则应该大于太阳风的袭击瓦解力。从冥王星到土星,它们的体积逐渐递增,其密度则逐渐降低,这主要是行星系统不断向外*生子系统的结果,由于系统本体的绝对密度不变而空间体积却大量扩充,使得单位空间内的物质分布相对较少。


  

木星的体积大于土星,密度也同时大于土星,这一数据表明,木星表层的系统抵抗力已经小于太阳风的袭击瓦解力,它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内延子系统甚至体内衍生系统。


  

二、外行星


  

以上是运用系统形成演变原理对太阳系中行星的有关数据分析,我们接下来再来看一下相关行星的空间构象。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55    土星北极巨型六边形云团及其形成原理示意图


  

55第一幅图是2007328日由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发布的,自从26前第一次发现土星北极有旋涡云团后,“卡西尼”飞船于27日首次完整捕捉到了环绕在土星北极的一个巨大六边形云团。


  

这个云团环绕在土星北纬78度附近,形状与蜂巢甚为相似,云团东西横跨2.5万公里,南北纵深100公里,其容积相当于四个地球那么大。云团里生成有一个巨大云系,不断翻滚着,就像汽车在跑道上发动排出的烟雾一样在内部循环运动。由于土星北极此时正值茫茫黑夜,因此这一图像是利用红外线拍摄到的夜景,图像呈现一片红色,说明土星内部向外源源不断地散发出热量。


  

从去年10月和11月间,“卡西尼”拍摄到的一组图片显示,这个云团作为一个整体相对静止不动,一直飘浮在土星北极上方的云层中,周围的云团则围绕着它旋转。不仅如此,这个大六边形里面还有一个小六边形,可谓“图中有图”。这个巨大的六边形云团自从26年前第一次现身后,科学家们就已经开始对其进行研究,发现这个六边形的形成与土星的旋转速度和倾斜轴有关,因为从20多前到今天,它还保持着与土星相同的转速和转轴,但目前科学家仍不能确切计算出土星的自转速率。


  

在土星的南极,“卡西尼”则捕捉到了一个暴风巨眼,拍摄到了一个畸形的、类似飓风形状的天文图片。


  

上面提供的关键信息是:土星南极有一个“飓风眼”;北极有六边形云团,云团的转速和转轴和土星相同,纵深起码有100公里,并生成翻滚的云系;土星内部向外不断散发热量,我们知道,热也是一种辐射,辐射则是放射性的单子流,土星由内向外不断散发热量就是不断地向外部释放出放射性单子流。


  

根据这些信息,再结合我们的系统形成演变原理,笔者推测,土星是一个由六股相交的单子流形成的笼形作用力场,北极的六边形云团是母系统的尾段,而南极的“飓风眼”则是笼形作用力场的“门篦”。由于系统的相似多边形是越往螺旋体顶端越小,而旋臂对撞点的距离亦即相似多边形之间的距离也是由外到内几何级递减的,母系统的尾段与倒数第二级子系统之间的距离相距较远,这就使得尾段好象是悬浮在由子系统构成的笼形作用力场的上方,而实际上,它们是相互连接的,这就是六边形云团深入土星内部的真相,既然云团是土星母系统的尾段,自然它也会旋转,并且和土星保持着相同的转速和转轴。至于土星内部向外散发热量,那是也自然的,因为外延子系统之间的对撞会产生周边离心单子流。


  

由土星的情况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测,具有巨大体积的外行星空间构象基本上保持着本体系统构成的笼形力场空间构象,也就是说,外行星的星体外壳,就是本体系统的末端子系统构成的笼形网络物质流,它的体积也就显得非常庞大,但密度却相对来说非常的小。外行星的南极为母系统的能量来源方向,则为负极,其北极为母系统的生长指向方向,为正极。


  

充斥在本体系统笼形空间表面的,主要是本体系统释放出来的周边离心单子流,它们与太阳风相互对撞,能量小于太阳风的,将被压迫雍积在星体表面。能量大于太阳风的,碰撞之后将以一定的角度向外部空间辐射。在第一代子系统中,最初生成的第一级子系统与第二级子系统是所有子系统中能量最大的子系统,这两级子系统由于相邻,*生在它们之间的空间的第三代子系统将相互对撞,源源不断地产生周边离心单子流,相对地,这里产生的周边离心单子流也是所有周边离心单子流中能量最大的单子流,当它们与太阳离心单子流相互对撞时,则不一定会被压迫回去,而是产生强烈摩擦并向外辐射,产生辐射的地带,则形成了外行星独特的“光环”。产生周边离心单子流的子系统对撞点,则是我们是观察到的巨行星耀斑,同理,太阳的耀斑(黑子)也是产生太阳离心单子流的太阳子系统对撞点。螺旋复合系统中,第一代第一级子系统的螺旋体最长,并且其往能源方向一侧也会*生子系统,故第一代第一级子系统的螺旋体顶点往往被看作将笼形作用力场的星球分为南北两半的赤道,所以外行星的“光环”都处于赤道地带。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56  外行星笼形力场相互作用示意图及土星光环构象


  

外行星的赤道地带,往往会有很深的鸿沟。这是因为,赤道以北,是外行星第一代第一级子系统向母系统能源点方向*生的后裔子系统,赤道以南,是该子系统向母系统力量制衡点方向*生的后裔子系统以及第一代第二级以后的子系统。由于能量的逐级减少,各级子系统之间的间隔距离是越来越近的,其中第一代第一级与第一代第二级子系统之间的间隔距离最为遥远,所以往往会有非常明显的鸿沟,而第二、三、四等级子系统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对较近,这一沟渠比较难以觉察。随着复合系统的生长,这一鸿沟也将越拉越大,但在拉大的同时,又会被不断*生的子系统所填充。


  

三、内行星


  

上面探讨的是外行星空间构象,下面再来看内行星的空间构象,我们主要以地球为标本。


  

内行星由于离太阳的距离非常近,即使它们原本形成了完整的笼形作用力场,这个笼形也已经遭到太阳离心单子流的破坏,所以,内行星螺旋复合系统的空间构象最多只能保留到树形、甚至螺旋体外形的阶段,它们在太阳离心单子流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内延子系统,内延子系统对撞产生的内延离心单子流进一步合成体内衍生系统,在行星母系统正常运转和太阳风并不停止的情况下,内延子系统的对撞也一直持续生成内延离心单子流,由于能量物质的不断补充,行星的体内衍生系统也不断生长,逐步地从螺旋体演变到树形再到笼形作用力场,因为体内衍生系统是本体系统不断被太阳风压缩的产物,物质的流向是先汇聚成高密度的核心螺旋,所以内行星的密度相对较大,拥有固体或熔浆体的星体外壳,体内衍生系统也会*生子系统,它的体积随着子系统的*生逐渐膨胀,密度也随着由内往外递减。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57    内行星系统空间构象的演变示意图


  

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都非常熟悉,和土星北极拥有六边形旋转云团一样,在地球的北极上空也有着所谓的极地漩涡,与土星不同之处在于,地球极地气流以圆周循环的模式运动,而土星北极涡旋以六边形的模式运动。为什么地球的极地旋涡与土星的极地旋涡体现出不同的运动模式呢?


  

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土星是土星本体系统构成的笼形作用力场,土星北极的六边形云团是其本体系统的尾段,即其实是星体外壳的一部分;而地球却是地球本体系统在太阳风的挤压下形成的体内衍生系统,由于体内衍生系统的生长方向恰好和本体系统的生长方向相反,所以地球北极的极地旋涡是体内衍生系统的能量来源方向,由于太阳风对地球本体系统的袭击瓦解,地球本体系统的多边形被它“修饰”成了圆形。


  

地球北极的极地旋涡现象,生动地体现了内延离心单子流交汇形成体内衍生系统的行为迹象。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地球北极光                  火星极地螺旋冰盖      地球北极地形图


  

58    地球和火星的极地旋涡迹象


  

58的第一幅图是卫星拍摄的地球北极光图片,从图片不难看出,北极光是一条圆周形的螺旋下降路线。我们说过,光也是一种辐射,光辐射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具有一定密度的能量物质流在这里相互碰撞,产生一定单位流量和单位流速的放射性单子流,北极光的螺旋下降路线,说明相互碰撞的单子流形成了一个螺旋旋涡。


  

不单地球北极光体现了体内衍生系统形成的迹象,火星和地球北极的地形也留下了它的痕迹。


  

第二幅图是发现于火星北极的螺旋冰盖概貌,根据相关专家介绍,这个螺旋冰盖拥有螺旋臂,螺旋臂在中心区域连接在一起,并一直按照对数螺线的模式迅速向外延伸。火星上的这一现象我们在地球上经常见到,龙卷风又细又长的尾巴袭击地面时,也会形成这一运动模式的气流螺旋(飓风是在地面或海面形成向心运动的螺旋上升气流),这表明在火星的北极上空也应该有一个类似龙卷风的向内延伸的单子流螺旋旋涡,这个单子流螺旋旋涡的生长顶点,与火星北极的冰盖相遇对撞,产生以对数螺线向四周放射的离心单子流,成为冰盖螺旋旋臂向外扩张的动力能源。第三幅图片是地球北极的地形图,只要我们稍微用心,很快就可以发现,北冰洋其实是一个“大规模的火星北极螺旋冰盖”,北极点稍微往白令海峡方向挪移,则是这个螺旋的旋涡中心,格陵兰海是这个螺旋的扩张旋臂。


  

地球的北极光现象和北极地形地貌,都向我们表明这里有一个从外太空磁场深入地球的螺旋旋涡。


  

除了北极旋涡之外,地球上还有两个固定的螺旋旋涡地带,这就是被人们称为“魔鬼三角”的百慕大三角和日本龙三角,两者的位置都处于北纬30度到北纬40度之间,前者为西经60度左右,后者为东经150度左右,两者的短距离为150个经度,长距离为210个经度,跨度约半个圆周。两个三角地带的天气都非常变幻莫测,经常形成速度极快的龙卷风。


  

结合我们前面对螺旋复合系统在外力作用下形成内延子系统的论述,笔者认为,地球本体系统的所有外延子系统都被太阳风所摧毁,而只剩下一个母系统螺旋体,母系统的系统网络单子流在尚未形成第二级子系统的地带,则由于能量的削弱而低于太阳离心单子流,于是其尾端在太阳离心单子流的作用下形成内延子系统,这就是北极螺旋。因而我们可以推断,地球系统并不是体内衍生系统的链条组合体,而应该是母系统的尾端内延子系统——亦即北极螺旋旋涡直接和独自生长演变而成的笼形作用力场。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59    地球系统形成示意图及其与锥形星云之比较


  

和所有的螺旋复合系统一样,作为内延子系统的地球也是一个生长系统,它的演变道路,也从一个螺旋旋涡生长为螺旋体构象,然后再*生出各级各代的子系统呈现为树形构象,再以其树形构象的本体系统为骨架,和其周边离心单子流共同编织成笼形作用力场——地球母系统,因为第一代子系统中第一级子系统的长度最长,它的生长顶点也就被作为将地球划分为南北两半的赤道,第一代子系统的第二级子系统长度次之,从地形图上看,横贯南极山脉以东的东南南极洲则为第二级子系统,西南南极洲中的玛丽·伯德地为第三级子系统,埃尔斯沃思地为第四级及以后级别的子系统。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60    地球系统生长裂变示意图及其与地形图之比照


  

螺旋复合系统的左右不对称,地球也不例外,东半球的赤道半径比西半球的赤道半径要长,说明东边的一级子系统要比西边的一级子系统长度要长,当它们形成笼形作用力场后,东半球的体积以及大陆当然也就比西半球要大要多。一级子系统长度即赤道半径不对等,再加上北半球是一级子系统其中一侧的后裔系统,而南半球则包含第二级以后的子系统,南北半球的半径长度也自然不会对等(从地图上看,从第三级子系统则西南南极洲开始,本体系统则呈现出反向弯曲,所以南半球的半径长度实则是假设球心到第二级子系统的距离,因此南半球的半径长度反过来变得比北半球半径长度更短),所以,地球笼形作用力场的空间构象也就表现为一个不规则的球体——所谓“三轴椭球体”,北半球比南半球要多,东半球要比西半球要多,北极地方,东半球要高出西半球。


  

通过以上的探讨,我们基本上可以这么判断,以地球为代表的内行星和以土星为代表的外行星,它们之所以体现出如此巨大的空间构象区别,乃是因为它们并非是同一演化阶段的系统,而且它们并非是同一类系统,前者是行星系统的内延子系统,后者则是行星系统的本体系统。


  

四、月球概况


  

既然以中心盘为核心的恒星系和以恒星为核心的行星系都是螺旋复合系统,那么,以行星为主体的卫星系是否也是螺旋复合系统呢?


  

让我们以相对简单的地月系为标本进行分析。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月球公转轨道                               月球南极旋涡


  

61    月球公转轨道以及月球南极的极地旋涡现象


  

地球与月球构成了一个天体系统,称为地月系。在地月系中,地球是中心天体,因此一般把地月系的运动描述为月球对于地球的绕转运动,然而,地月系的实际运动,是地球与月球对于它们的公共质心的绕转运动。地球与月球绕它们的公共质心旋转一周的时间为277小时4311.6秒,也就是27.32166天,公共质心的位置在离地心约4671公里的地球体内。根据天文学家的介绍,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其轨道为不规则的圆形,月球的自转速度和围绕地球公转的速度相等——即月球总是以同一侧面面对地球,并且,月球正在以每年约3.8厘米的速度逐渐远离地球。


  

月球的基本参数如下:


  

    平均赤道半径:           ae = 1738000


  

    平均半径:               a = 1737400


  

    赤道重力加速度:         ge = 1.618 /2


  

    平均自转周期:           T = 27.32166


  

    扁率:                    f = 0.006


  

    质量:                   M = 0.07348 ×1024 公斤


  

    月心引力常数:           GM = 4.902793455×1012 3/2


  

    平均密度:               ρe = 3.34 /厘米3


  

    地月系质量比            E/M = 81.30068


  

    离地球平均距离:         R = 384400 公里


  

    逃逸速度:               v = 2.38 公里/


  

    表面温度:               t = -120 +150


  

    表面大气压:             p = 1.3  × 10-10


  

月球的外形是一个不规则的球形,它的极直径略小于赤道直径,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太空探测器发现,处于月球与地球地心连线上的月球半径被拉长,也就是说,如果沿赤道把月球分成两半,截面不是正圆,而是像橄榄球一样的椭圆,“球尖”指向地球。月球的质量中心也不在几何中心,偏离了约1.6千米。早在18世纪末,法国数学家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就注意到,形状不规则的月球自转时会发生“颤抖”。


  

月球面对地球一面在物质构成及外貌方面与背对地球一面差异很大:对地面地壳比背地面地壳薄许多,厚度为60公里左右,并拥有由玄武岩构成的广阔平原,这些平原被称为月海;在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则布满了密集的环形山,而月海所占面积较少,月壳的厚度也比正面厚,最厚处达150公里。


  

已经知道月海有22个,总面积500万平方公里。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表面,较大的月海有10个:位于东部的是风暴洋、雨海、云海、湿海和汽海,位于西部的是危海、澄海、静海、丰富海和酒海。这些月海都为月球内部喷发出来的大量熔岩所充填,某些月海盆地中的环形山,也被喷发的熔岩所覆盖,形成了规模宏大的暗色熔岩平原。因此,月海盆地的形成以及继之而来的熔岩喷发,构成了月球演化史上最主要的事件之一。


  

环形山(crater),希腊文的意思是“碗”,所以又称为碗状凹坑结构。月球表面环形山的直径大的有近百公里,小的不过10厘米,直径大于1公里的环形山总数多达33000个,占月球表面积的710%,最大的环形山为直径235公里。许多大型环形山都具有向四周延伸的辐射状条纹,并由较高反射率的物质所组成,形成波状起伏的地形,向外延伸可达数百公里。环形山周围为熔岩覆盖层,并且分布着面积越来越小的环形山。许多环形山模糊不清,或只有环形山中央的尖峰露出覆盖熔岩的表面。环形山的形成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陨星撞击的结果,二是火山活动,一种观点认为陨击作用是形成现今月球表面形态的主要作用之一,但也有人根据环形山的深度(最多只有3公里左右)与其广度(大的达数百公里)并不相称持不同意见。


  

从叠加在月海上的环形山的状况判断,以及从月球上带回样品的放射性年龄测定表明,月海物质大致是与环形山同时期形成的。月海年龄大都在35亿年左右,而月陆高地的形成至少在月海熔岩喷发之前10亿多年已经存在,因此原始月壳是更为早期形成的,并且是大量熔岩的不断喷发,月球物质长期圈层分化的结果。研究表明,月球的圈层结构是继大约46亿年前它所经历的一个漫长的天文演化阶段之后,又一个持续了约10亿年之久的一个圈层分化过程。


  

宇航员们发现那些月海区域的表层极难被钻透。对那里采集的尘土分析显示那些地区有地球上极其罕见的金属如钛、锆、钇、铍,熔化这些金属需要大量的热量及高温(约4500度)以使它们与周围的岩石结合。13千米厚的月亮具有很强的放射性,当“阿波罗13”号宇航员使用热探测器时,他们发现了异常高的读数,这表明在亚平宁山脉以下有高温热流。


  

此外,从月亮上采集的90%的岩石标本要比地球上90%的最古老的岩石还要古老。由宇航员尼尔. 阿姆斯朗从静海收集到的第一块岩石被测定具有超过36亿年的历史,其他岩石经鉴定后,证实具有43亿年、45亿年和46亿年的年龄。还有一块竟然已经存在了53亿年之久了。相比之下,在地球上被发现的最古老的岩石只有37亿年。而月球上的岩石标本采集区域则被科学家认为是月球上最年之轻的地区之一。


  

月岩的样品显示它们被很强的磁场磁化了。早在1968年,在月球的轨道的观测显示,玛丽亚环形山区地下有高密度物质聚集。NASA还报告这些高密度物质区还引起飞越其上空的飞船式探测器微微向下俯冲并加速。这显示月球下面有隐藏的结构。科学家们还计算出月表下的这些物质具有极高的密度,有如牛眼睛般的状态。


  

“阿波罗15”号发现月球表面有259千米大的水蒸气云团。另外,云、雾和水气等月表变迁被天文学家们多次发现。举例而言,上个世纪的六位天文观测者声称月球的水气模糊了柏拉图山的细节。


  

月球的直径为2160英里,是地球直径的四分之一,而月球引力是地球引力的六分之一。但是,在六次登月旅行中,美国宇航员带回了637的月球岩石标本,密度在每立方厘米三点二克三点四克之间,而地球岩石的密度是每立方厘米二点七克二点八克左右。于是运算的结果,就表明在月球中造成了体积约1400万立方英里的空洞。


  

美国宇航员以月面为基地设置了高灵敏度的地震仪将月震资料发送回地球。其中一台由阿波罗”11号的宇航员设置在静海,另一台由阿波罗”12号的宇航员设置在风暴洋。设在月面的地震仪十分精密,比在地球上使用的地震仪灵敏度高上百倍,它能测出人们所能在月面造成的震动的百万分之一的微弱震动。在人类首次对月球内部进行探测过程中,当阿波罗”12号的宇航员乘登月舱返回指令舱时,用登月舱的上升段撞击了月球表面,随即发生了月震。月球摇晃55分钟以上,由月面地震仪记录到的月面晃动是从微小的振动开始逐渐变大的。振动从开始到强度最大用了七八分钟,然后振幅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这个过程用了大约一个小时。当时的美国地震研究所负责人莫里斯·云克说,要直观地描述一下这种振动的话,它就象钟声在响——敲响了教堂的大钟。


  

阿波罗”13号进入月球轨道,宇航员们用无线电摇控飞船的第三级火箭使它撞击月面。当时的撞击相当于爆炸了11TNT炸药的实际效果,撞击月面的地点选在距阿波罗”12号宇航员设置的地震仪87英里的地方。月震深度达22英里至25英里,月震实测持续3个小时。


  

阿波罗”14号仍采用无线电遥控的方式使自重4850磅的S—4B上升段撞击月面,月震实验的地点距阿波罗”14号的宇航员设置的地震仪108英里远,当时对月面撞击造成的效果相当于爆炸了1600TNT炸药,振动持续了90分钟。


  

阿波罗”15号制造的月震,根据阿波罗”12号、14号、15号的宇航员设在哈德利·亚平宁地区的三台地震仪的观测数据,这次月震传到了距撞击地点700英里远的风暴洋,甚至穿过风暴洋到达设在弗拉·摩洛高地的地震仪。如果用同样的方式在地球上制造地震,地震波只能传播一二公里,也不会出现持续一小时之久的振动,时任美国地震研究所的主任研究员莱萨姆认为,这显然是由于地球和月球的内部构造不同造成的。


  

1972513日,一颗巨大的陨石撞击了月面,其效果相当于爆炸了200TNT炸药,参与阿波罗计划的科学家给这个陨石起名为巨象巨象给月球造成的震动传进了月球内部。美国航空航天局负责月震实验的莱萨姆博士认为应当继续观测这一罕见月震传入月球内部的能量,因为肯定会有来自月核的反应,也就是说巨象会将振动传至月球内部,而且这种振动应当多次反复,然而事实上什么也没有发生。尤里博士说,之所以没有横波是由于振动在传至月球内部时,碰上了某种柔软的物质,于是撞击造成的振动被吸收,尤里博士主张,月球也许不存在内核,而有一个巨大空洞。


  

根据月震记录分析,科学家们认为,尽管不能得出月球这种奇怪的震颤意味着月球内部是齐全空洞的结论,但可知月球内部多少存在着一些空洞,月球内部也并不是冷却的坚硬熔岩。但是这种解释与越往月面深处越坚硬的传统观点相矛盾。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一位科学家提出两者综合的折中意见,即,月球内部也许存在两个类似横梁、长达上千英里的金属质月震构造带,月球有着一个坚固内核的原因,大概要归于这种构造带的存在。


  

那么,月球体现出来的上述特征,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五、地月系统


  

综合上述月球特征,再结合我们的系统形成演变理论,笔者认为,月球的所有这些特征都在表明,地球和月球是同一个螺旋复合系统——地月系统中的一对同代同级平行对应的子复合系统,并且地月系统是左右不对称的非经典螺旋复合系统,地球处于能量较大的一侧,它成长为普通的垂梨形笼形作用力场,而月球则处于能量较小的一侧,它由子复合系统螺旋体的尾段陀螺弧线演变成为田螺形笼形作用力场。地球的膨胀和地月距离的增长同时表明,地月系统是一个仍然正在生长的螺旋复合系统。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62    地月关系和月球形成示意图


  

我们知道,地球实际上并不是地月系统的核心,月球也不是围绕地球旋转,而是两者都围绕着地月系统的一个数学轴线旋转,所以地球和月球的关系,是与太阳和行星的关系、恒星系中心圆盘与恒星的关系是并不等同的。


  

太阳和恒星系中心圆盘所处的空间位点是一个系统的总体力量制衡空间,是母系统螺旋体的生长顶点,由于太阳系和恒星系在总体上处于浅碟状的系统演化阶段,并且恒星所属的行星系和行星所属的卫星系都是从母系统上成熟脱落的笼形作用力场,这些笼形作用力场都在母系统网络单子流的挟裹冲击下以多角螺旋曲线向力量制衡点挺进,所以,行星系和卫星系都呈现出以螺旋下沉的椭圆轨道不断走向中心的运动规律。


  

然而地球和月球的关系却与此不同,它们之间围绕一个公共质心相互公转、两者的距离不是相互*近而是相互远离、地球是一个典型的笼形作用力场,这都表明地球所处的位点并不是地月系统的力量制衡点,更不是这个空间区域的独立子系统笼形作用力场的集合体,这些事实说明,地球和月球只能是属于同一个母系统的平行子系统,并且,这个母系统是一个不独立的树形生长螺旋复合系统,所谓的地月相互公转的公共质心,实际上是地心和月心的连线与母系统支柱上地月分支点截面的中心垂线的交点,真正推动地球和月球相互公转的力量实际上就是母系统支柱上围绕其力量制衡弧线旋转的母系统网络单子流压力。地球和月球的母系统,则是地月本体系统在太阳风作用下向内派生的内延子系统,因此,只要地月本体系统没有被太阳风完全瓦解,并且太阳风仍然继续,地月母系统的生长行为就不会停止,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增长也就同样不会停止。


  

正是因为地球和月球是同一个母系统*生出来的对应平行子系统,而公共质心的位置又在地球笼形作用力场范围之内,所以,假如以地球为静止的参照物,月球的相对运动走过的路线就是一条近似于圆形的封闭弧线,但这个圆形又同时是极不规则的。


  

那么,笔者又是依据什么来推测月球是一个由陀螺弧线演变过来的田螺形笼形作用力场呢?


  

一是月球在远离地球的同时,几乎总是以同一面面对地球,并且在“颤抖”。


  

虽然地月相互公转的质点位于地球的体积范围内,但地心与相互公转质点的差距仍然不能被忽略,地球并不是相对静止的中心,月球并不是绕着地球的自转轴公转。作为一对相互公转的天体,月球和地球的轨道分别是以公共质点为圆心的同心圆,并且两者总是同时处于同一条直径线上的远距离圆周点上,正如图63第一幅图所示,月球和地球犹如处于同一根支柱支撑的平衡木上,无论支柱怎样转动,两者形成的角度始终是180度,也就是说,月球的公转速度与它与地球的相对角度没有关系,在这个前提下,月球要做到总是以同一面面对地球,只能有两种情况,一是不自转的,二是月球的自转轴与地球的自转轴相互垂直;如果地球转轴和月球转轴是相互平行或接近平行的,只要月球存在着自转,我们在地球上就会看到月球随着自转展现的全部面貌,但事实显然不是这样;另外,因为月球的自转速度也显然不等同于地球的自转速度,所以也不存在地球为相对静止的中心而月球总是以同一面面对地球的第二种情况。显然月球并不是只有公转而完全没有自转的,因为我们能在地球上观察到它在细微地“颤抖”,所以,解释就剩下一个,即月球的转轴与地球的转轴是相互垂直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相互公转                                          绕地公转


  

63    地月公转关系简化比较图


  

然而,即使是月球的转轴与地球的转轴是相互垂直的,我们虽然可以看到月球总是以同一面面对地球,但它的上下左右也应该轮流颠倒,可除了些微的“颤抖”之外,我们几乎没有发现这种情况。这说明月球的自转非常慢,慢得以至于我们没有察觉到它在上下左右方向上的偏移。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平行对应子系统的自我旋转为24小时一周,而它的自我旋转却几乎察觉不到呢?这种情况,在一个系统的尾段最容易发生,因为系统的能量由于损耗而逐渐递减,在系统螺旋体的末梢,它的旋转速度相对来说大量减少,犹如地球的山峰,它是地球复合系统末梢的子系统,由于旋转速度太慢了,我们基本上觉察不到它在自我旋转,月球星体在其系统中的地位,也应该与此相差不离。我们在谈到非经典螺旋复合系统的时候曾指出,由于非经典复合系统的生长是按照的一定的角度不断倾斜的,在能源足够的情况下,系统的尾段最终将倾斜弯曲为一段陀螺弧线,陀螺弧线上的子系统则进一步形成田螺形的笼形作用力场,由于月球所处的位置,它也就极有可能形成田螺形的笼形作用力场。


  

二是月球的外形构造,对地面为大大小小的月海盆地,背地面基本上没有月海盆地,而是密布着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月球赤道鼓凸,月海盆地所在的对地面赤道要比环形山所处的背地面赤道鼓凸的更加明显。.


  

既然月球极有可能演变为田螺形的笼形作用力场,那么,我们来将月球的外形构造与地球上的田螺外形构造作一比较,看它们是否有相似之处。比较后我们会发现,第一重旋转螺壳就构成了整个田螺的主体,它的螺旋脊基本上把田螺分成两半,其中一半主要为螺旋的田螺开口,另一半则包括第二重以后的几重旋转螺壳。再从开口的中心与螺旋的顶点连成直线将田螺分成两半,开口正面一侧的第一重旋转螺壳显然要比开口背面一侧的第一重旋转螺壳要鼓凸的多。田螺的第一重旋转螺壳螺旋脊则好比它的赤道,如果将田螺放大,它的开口相对于整体来说,也犹如一个巨大的环形盆地。比较月球的外形构造,我们会发现田螺开口正面一侧与月球对地面的外形构象比较一致,田螺开口背面一侧则与月球背地面的一侧外形比较一致。


  

然而,田螺的外形构造只有一个巨大的环形盆地,并且似乎没有环形山,而月球的对地面却有22个月海,无论是正面还是背面都分布着环形山。虽然我们可以用环形山是陨石撞击出的陨石坑来应付,但结合系统形成演变理论,笔者认为,假设月球是个陀螺形笼形作用力场的命题成立,那么无论是大月海中的小月海,还是月海中的环形山或背月面的环形山,基本上都应该是月球陀螺弧线的子系统所形成的,正是这些子系统将月球陀螺弧线编织成一个田螺形的笼形作用力场,大的分支子系统主体弯曲形成月海,小的分支子系统则弯曲形成环形山,月海和环形山的性质在这里是一样的,它们的差别只是空间体积的大小差别。


  

陀螺弧线是由圆周逐渐递减的螺旋弧线逐级走向近似圆心形成封闭生长顶点的,陀螺弧线则是田螺形笼形作用力场的螺旋脊,(有些带花纹的海螺能够明显地看到由一对对面积逐渐递减的相似多边形花纹连成的螺旋纹带,螺旋纹带中间为一条白色的陀螺弧线,它处于旋转螺旋壳中间最凸出的地方,犹如一条分水岭将各重旋转螺旋壳分成两部分。)相邻两重陀螺弧线的后裔系统将相互连接,成为相邻两重旋转螺旋外壳之间螺旋沟,螺旋沟由于系统之间的碰撞,将产生相对较大能量的周边离心单子流。由于陀螺弧线上第一重圆周螺旋弧线*生的子系统有一半没有对称子系统连接,田螺形笼形作用力场的入口端便形成一个开放的环形开口。


  

如果月球是田螺形笼形作用力场,那么此环形开口则为最大的月海。同样,由于月海环形山处于能源入口端,这个区域*生的子系统能量,则足够形成体积更次一级的月海,而它们的后裔系统与其他区域的子系统则形成体积又更次一级的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可见,月球上拥有大小不一的月海和环形山,不单不与田螺形笼形作用力场的概念相冲突,相反更证明了它是一个比较完备的田螺形笼形作用力场。田螺之所以没有发展出那么多的“环形山”,那只是因为田螺的能量不够,或者在地球表面更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物质的外力作用而能量损耗较大,或者两重陀螺弧线之间的距离不足够它的分*子系统弯曲成为环星形而呈现出条纹状。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64    月球两侧构象及转轴赤道示意图


  

三是月震实验表明月球内部至少存在着一定体积的空洞,而且不是冷硬的熔岩,构造近乎铜钟。


  

只要了解田螺的人都知道,田螺的内部是中空的,各重旋转螺旋壳在内部的相交形成了一条扭曲的壳质中轴,比较田螺的内部结构和月震波显示的月球内部中空的推测,以及美国航空航天局的那位科学家提出的折中意见,即,月球内部也许存在两个类似横梁、长达上千英里的金属质月震构造带,月球有着一个坚固内核的原因,大概要归于这种构造带的存在,则更进一步地证实了月球是一个田螺形笼形作用力场的判断。


  

至此,我们基本上可以说,由月球和地球构成的地月卫星系,是一个仍在生长的树形螺旋复合系统,这个树形螺旋复合系统则又是太阳风与地月本体系统共同作用下的体内衍生系统,地球和月球的关系,是一对相互公转的平行对应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作为行星的地球并非是这个系统的旋涡核心。


  

至于火星为主体的火星卫星系以及外行星为主体的卫星系,其系统结构究竟是如同地月卫星系一样,还是如同恒星系和行星系一类,由于笔者的资料有限,故暂且不再在这里探讨。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2/25 15:23:15
南桥之风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28
积分:309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12月18日
9
 用支付宝给南桥之风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南桥之风

发贴心情

第四节    分子辨析


   

一、原子系统


  

汤姆逊通过实验发现了电子,这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比原子小的粒子。电子的发现,打破了原子不可再分的观念,使人们认识到原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本身也有内部结构。


  

恩斯特·卢瑟福根据从放射性原子释放出的带正电荷的α 粒子和原子碰撞会引起偏折的这一现象,以及分析了此偏折的方式后,推出原子由一个极其微小的带正电荷的核以及围绕着它转动的一些带负电的电子组成,人们把带正电荷的核命名为质子,一个具体的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玻尔认为,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轨道半径只能是某些分立数值,这种现象叫做轨道量子化;不同的轨道对应着不同的状态,在这些状态中,尽管电子在做变速运动,却不辐射能量,因此这些状态是稳定的;原子在不同的状态中具有不同的能量,所以原子的能量也是量子化的,这些能量值叫做能级。电子从某一轨道跃迁到另一轨道,对应着原子就从一个能量状态跃迁到另一个能量状态。现代量子力学认为,核外电子并没有确定的轨道,玻尔的电子轨道,只不过是电子出现概率最大的地方,把电子的概率分布用图象表示时,用小黑点的稠密程度代表概率的大小,其结果如同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形成的云雾,称为“电子云”,电子云描述的是电子在空间各点出现概率大小时的一种形象化的图示,并不是代表电子的位置。


  

詹姆斯·查德威克发现原子核还包含另外称为中子的粒子。中子几乎具有和质子一样大的质量但没有带电荷,中子和质子统称为核子,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和等于核子数。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称同位素,例如C12C14,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也相同,所以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但它们的中子数可以不同,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


  

根据物理学家对铀核裂变的描述,当中子进入铀235后,便形成了处于激发状态的复核,复核中由于核子的激烈运动,使核裂变成不规则的形状,核子间的距离增大,分裂成几块,同时放出2-3个中子,这些中子又引起其他铀核裂变。这样,裂变就会不断地进行下去,释放出越来越多的核能。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中子的增殖,使裂变能持续地进行下去,称为链式反应。研究表明,能够发生链式反应的条件是裂变物质的体积大于临界体积。


  

原子核在高速带电粒子碰撞下的实验表明,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粒子构成的,牟雷·盖尔曼将这些粒子命名为夸克。物理学家们对于夸克的性质现在还不是非常清楚,但认为夸克至少有六种以上的类型,这些类型被称为不同的“味”,分别是上、下、奇、魅、底和顶。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夸克,都会体现出三种不同的状态特征,物理学家们用区别颜色的术语来称呼这三种状态特征,将它们称为“红色”、“绿色”和“蓝色”。质子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中子则由两个下夸克和一个上夸克组成。奇、魅、底和顶类型的夸克也可以构成粒子,这些夸克构成的粒子都表现出比中子和质子大得多的质量,但它们都将非常快速地衰变为质子和中子。


  

原子中的物质粒子具有相对稳定的空间结构,并且这些物质粒子的运动体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笔者认为,这毋庸置疑地表明,原子是一个物质系统,而电子和原子核构成的立体空间构象,则又进一步表明,原子不单是一个物质系统,而且还是一个生长的螺旋或梭体旋涡物质系统。


  

电子在原子核外排布,按照一定的运动轨道围绕原子核旋转,并且带负电。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对应,它的自旋方向与电子的旋转方向一致,但它带正电。结合我们在前一章对系统形成演变原理的探讨,我们可以作一些合理的推测,相互对应的电子和质子应该同属于一个螺旋生长系统,所以它们旋转的方向相同,电子带负电,质子带正电,表明螺旋的生长方向是从电子端指向质子端,根据原子核在内而电子在外的描述,我们又可以确定,电子质子系统是一个母系统的内延子系统,也就是说,而这个母系统,则是原子系统。由于电子处于电子质子系统的螺旋基底端,所以,电子则是原子系统网络物质流在外力作用下生成内延子系统的网格物质流,故而,电子的运动轨道并不完全确定,它随原子系统的系统抵抗力与外力对比比例的变化而变化。可见,在这一点上,原子系统的结构和地球系统的结构以及恒星系统的结构是相当类似的,质子则等同于地球系统中的地球,或等同于恒星云系统中的恒星。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65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地球形成示意图及椎形星云天文图之比较


  

质子电子系统数量不同的原子,则是生成不同数量内延子系统的原子系统,我们知道,内延子数量的多少,决定于系统的系统抵抗力与外力之间的对比比例,而系统抵抗力的大小,则又与系统网络物质流的流动速度和流量以及其网络几何构象有关。在外力相同的情况下,系统的空间体积越大,网络物质流的流量越大,流动速度却越小,它能够生成的内延子系统就越多,对于原子来说,则为电子质子数量越多。


  

那么,原子核中的中子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根据中子不带电、能够被释放并有分裂增殖现象,但和质子具有相近的体积和构象、且它们都由夸克组成这些信息,我们可以推测,带电的质子是一个仍然在生长的极性复合系统,不带电的中子则是一个形成中或形成了的圆足复合系统。


  

我们在“系统力场”一节中说过,一个复合系统,它的外延子系统在达到一定代次的时候,其抵抗力就会小于系统外力,从而转向内*生内延子系统,并形成体内物质循环流通机制,最终成为在一定程度上相对自给自足的圆足系统,圆足系统不再向外部空间扩张。极性系统和圆足系统都会发生分裂增殖行为,但极性系统分裂出来的子系统,由于失去了能源补给,它很快就会发生系统解体行为,从而还原为散乱的单子;圆足系统的分裂增殖,是外部能量物质驱动内延系统*生自己的外延子系统,从而将系统一分为二或更多,分裂增殖出来的后裔系统,依然是圆足系统。由于圆足系统是形成了物质流通循环机制的物质系统,它不再依赖原来的能源供给点,作用于其上的系统外能量物质,只要它们发挥出来的作用力不至于导致系统解体,都会成为圆足系统的能源,所以,圆足系统能够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在各种物质流的推动下相对自由地运动。分裂的中子能够被释放出来,并且其分裂能引起一系统的链式反应,都说明中子是一个圆足系统。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原子是一个生成了内延子系统甚或体内衍生系统的螺旋系统或梭体系统,而且其内延子系统也演化出包含有极性系统和圆足系统的复合系统。


  

二、分子系统


  

化学家们考察地球上分子的结构形式时发现,除了细胞这种近球体的大分子结构之外,大多数分子的结构形式都是由近球体的原子构成的平面多边形或立体多边金字塔形。


  

我们从前面对系统的阐述即已了解到,一个物质系统是由三股或三股以上的单子流以一定的角度相交所形成的,系统的空间构象,或者是平面多边形的旋转盘,或者是立体的螺旋体或旋转梭,螺旋体实际上就是立体多边金字塔形,旋转梭则是双向联体的立体多边金字塔形,母系统的空间构象如此,子系统的空间构象也是如此,一个复合系统的空间构象,母系统和子系统共同呈现出树形,进一步的生长演变则呈现出笼形。除了人工制造的碳原子材料可以由单个的碳原子连接成“纳米级绳索”之外,不再有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单个原子独立存在的情况,一个分子总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结合在一起,分子中的原子总是以缺少电子或多出电子的离子形态呈现,分子中的离子与离子之间,总是有电子不止围绕一个原子核旋转。


  

由此我们不难推断,一个分子,则是一个复合系统,它或者是平面的旋转盘复合系统,也或者是立体的螺旋体复合系统或旋转梭复合系统,原子则是分子复合系统的微分子系统,围绕不止一个原子核旋转的电子,则是分子母系统的系统网络单子流,围绕原子核中的质子旋转的电子,则是作为分子复合系统的微分子系统——原子系统的母系统网络单子流,一个电子对应一个质子,则表明原子系统的一个单子流网格*生出一个微分子系统,这个微分子系统则是电子质子系统。


  

原子既然是分子的微分子系统,而电子质子系统又是原子的内延子系统,作为*生内延子系统的网络单子流支流的电子,自然一方面表现出与质子的自转方向相同的旋转行为,另一方面又沿着多角螺旋弧线的运动路线围绕着原子系统的旋转轴公转,这和宏观尺度中太阳系一边自转,一边围绕银河中心公转,地月系一边自转,一边围绕银河中心公转,地球一边自转,一边围绕地月质心公转等是一样的。


  

在分子结构中,原子之所以会出现缺少或增多电子的情况,是因为原子系统的母系统也是由分子系统网络单子流的其中一个网格的分支单子流所*生出来的,这个网格分支单子流,我们可以称为原子母系统电子,除了围绕分子系统的核心旋转外,原子系统中所有的质子系统也在原子母系统电子的压力驱动下围绕各自的核心公转,而分子母系统的尾段也形成向内*生的内延子系统——质子,也是一个具有原子核的原子,我们可以称为分子母系统原子,于是,原子母系统电子在围绕自己所属的原子旋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分子母系统原子旋转。正是因为如此,分子结构中的原子,似乎总是有的原子多出了一个电子,而有的原子却失去了一个电子,以离子的形态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66    原子系统结构与分子系统结构示意图


  

那么,分子和原子是如何形成的呢?


  

通过对太空中大尺度宏观物质系统的探讨,我们可以推断,在没有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只要形成旋涡系统的压力还在继续,并且在两个单子之间还存在着没有任何物质的空间,系统网络单子流*生出子系统的这种微分行为机制就会一直运行下去,直至系统中的所有单子之间的距离为绝对的零、或者形成该具体系统的能源消耗完尽导致系统解体为止。


  

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分子和原子,则是宏观物质系统进一步微分的结果。我们在这里以地球系统中的分子原子形成作为分析标本。


  

因为地球本身就是太阳风与地月本体系统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内延子系统,而地月本体系统的系统网络单子流又不可能完全遮蔽太阳风等外力的入侵,它们依然会从地月本体系统的系统网格进入地月本体系统的内部空间,所以,自从地球诞生的那一刻起,太阳风等外力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对地球的影响。据此我们可以推断,随着地球系统的不断生长,母系统的尾段和某一代次的子系统的系统抵抗力必然会到达与外力作用相等的临界点上,处于临界点上的母系统尾段和微分子系统即是地球本体向外生长和*生的终结点,地球在这一终结点以后的进一步生长和*生,则必然形成向内*生的内延子系统——电子质子系统,也就是说,地球上原子结构形态的物质系统开始出现,而简单的分子结构也随之而成。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67    太阳风对地球力场的影响示意图


  

由于太阳风等外力并没有在质子诞生后就开始消失,而是一如既往不间断地对地球进行着持续的挤压,不断地推动着地球上的质子系统向原子的内部空间延伸,最终两个对称的质子必然发生对撞并放射出大量的内延离心单子流,此则为核聚变反应,原子放射出来的内延离心单子流,就是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所说的原子射电。


  

在一个分子系统中,当原子的各个质子在外力挤压下相互碰撞或摩擦时,核聚变产生的射电,大部分都会被原子旋涡内壁指向内部的单子流冲折回去充斥在原子系统的内部空间,一部分则从物质密度相对空虚的原子旋涡缝隙比如旋涡中心的“风暴眼”喷射出原子系统外。放射到系统外的射电,如果是从电子质子系统的“旋涡眼”逃逸的,则来到分子系统的外部空间,被后继的外力再次挤压向系统本体方向,形成原子磁场;如果是从原子系统的“旋涡眼”逃逸的,则来到分子系统主旋涡的内部公共空间。


  

在分子系统的内部公共空间内,来自各个原子的射电即使不形成直接的相交,也会在分子旋涡内壁的不断折射下相遇,形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新的旋涡系统,此则为旋涡的体内衍生系统。这些体内衍生系统照样会*生子系统乃至形成体外或体内的衍生系统,直至整个内部空间的物质流形成力量制衡的结构形式。从外部派生的原子在外力的挤压下一直向分子的内部公共空间放出射电,当公共空间所衍生的系统网络物质流到达一定密度时,则自然地*生子系统,由于射电的挤压,这些体内衍生系统必然会向内*生内延子系统,也就是说,它们依然将形成原子结构形态的物质系统。既然是原子结构形态的物质系统,最终必然会放出射电,这些射电,除了滞留于分子系统内部以外,也必然地有一部分到达整体系统之外,一部分则来到分子系统所附属的母系统公共空间,然后在这里重复着同样的衍生故事。


  

在同一个子系统体内公共空间形成的体内衍生系统,子系统尾端方向的体内衍生系统的螺旋顶点将与子系统基底端方向的体内衍生系统的螺旋起点相互连接,如此一个接一个,遂连接成一条索状的体内衍生系统链条,类推,两个对称子系统的体内衍生系统链条的螺旋顶点也会在其母系统的体内公共空间内相交,又将形成一个更大的体内衍生系统,这个体内衍生系统同样会是一个生长的螺旋复合系统,它依旧会与母系统中相邻对称子系统形成的更大的体内衍生系统连接,形成更大的体内衍生系统链条,这条链条最末端的体内衍生系统,是母系统最初*生出来的对称子系统所形成的大型体内衍生系统,这个体内衍生系统在能源补给充足的情况下,也将演化成为一个具有笼形空间的螺旋复合系统。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68    分子系统内部空间再次产生原子系统示意图


  

起初,各个内延子系统对撞组引发的体内衍生系统将头尾相连为链条组合体,随后,链条组合体中的各个成员系统,也各自逐步地从螺旋体演变到树形再到笼形,最后,笼形体内衍生系统的进一步生长将使它们的边界逐渐模糊融合,于是链条组合体也演变为浑然一体的笼形组合体。


  

三、立体网络


  

作为一个整体,所有的笼形体内衍生系统都围绕着本体系统母系统的旋转轴旋转,但每一个笼形体内衍生系统个体又同时拥有自己的母系统旋转轴,即使是体内衍生系统的子系统也同样拥有自己的旋转轴。由于各自拥有相对独立的旋转轴,它们之间的边界也就会持续性地产生摩擦并释放出离心单子流,这些离心单子流与体内衍生系统的对撞外延子系统产生的周边离心单子流都将与本体系统的内延离心单子流逆向相遇,因为体内系统的离心单子流能量必然小于本体系统的内延离心单子流,这些体内系统的离心单子流也就不可能突破由外到内的本体系统内延离心单子流的包围封锁而雍积在笼形组合体的表面,并且日益积聚越来越多。


  

经过46亿年不间断的由外到内衍生子系统的行为,原来空洞的地球内部空间,便由外到内,一步步地变得越来越结实,由于能量物质的不断集中,这里的物质密度反过来变得比外部空间更加的高。但是,地球内部空间的物质密度,也不是完全均匀地分布的,并且,只要地球内部的物质还存在着运动,这一物质密度的分布格局,也不会是绝对的,而只能是相对的。


  

以下9幅示意图是核聚变反应产生的两束射电以同样的速度呈180度交角相遇时,射电中的物质从相遇到第八步撞击时运动方向的几何模型示意图。第一幅,两束射电以180度角同时向同一个点运动;第二幅,两束射电相遇并滞留下来;第三幅,后继射电接踵而来;第四幅,滞留的物质被后继射电撞击四面散开;第五幅,再来的后继射电过来并再次相遇滞留下来;第六幅,又一次的射电冲击,第二次滞留的物质也散射开来;第七幅,散射开来的滞留物质与后继射电相遇,形成几个滞留点,且形成一定的交*网络;第八幅,后继射电冲击网络,网络中的滞留物质散射开来;第九幅,在后继射电的再次冲击下,交*网络的物质既向外扩张,同时还向滞留点集中。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69    核聚变反应中相遇射电运动趋向的理想示意图


  

70是以上几个运动步骤的立体数轴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每一次滞留物质形成的点,都成为下一次分裂的数轴中心,两束射电的运动路线,则成为这个复合数轴的主轴,犹如一条脊索,两束射电的主交点则主轴的原点,成为整个复合数轴的中心点,也是最大的能源点。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70    核聚变反应中相遇射电运动趋向的理想数轴示意图


  

当然,在现实的情况当中,射电物质流并不是一股直线,而是放射线,并且相遇的两束射电,由于不同质量不同状态的放射性原子放射出来的射电能量并不相同,即其流量和流速并不相同,而且它们相交的角度也不太可能是180度,所以,复合数轴的主轴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有一定交角的两条斜线,复合数轴中的子数轴,也不可能共处于同一个平面,而是不断地向射电所指一侧的方向延伸。


  

以上对核聚变反应中射电相交后运动趋向的分析,目的是为了指明,在一个旋涡体内衍生的物质系统,并不是均匀地分布在系统内部公共空间中的,系统内部公共空间的各个区域,它们的物质密度也是不均匀的,然而它们的分布,却也不是毫无根据的无序运动的结果,而是由旋涡体外*生的末端子系统的系统抵抗力与太阳风等外力之间的力量对比变化所决定的,所以归根到底,地球的内部结构是地球系统的母系统系统压力与系统外的太阳风等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地球系统表层的原子射电,除部分滞留在原子系统内部和散射到地球表面的以外,在太阳风等外力的挤压下不断地向地球内部公共空间力量制衡点延伸,在延伸的过程中,这些射电物质汇聚成一个又一个质量大小不一的能源点,这些能源点在外力的作用下不断消解放射出能量,交*的能量流形成一个又一个衍生系统,衍生系统集结成更大的能源,放射出更大的单子流,又形成更大的衍生系统。从地球旋涡体各个表面的内延子系统出发的原子射电物质流,遵循着能量积蓄期和能量爆发期轮流交替前进的节奏,不断地编织着一张指向旋转轴的衍生系统包围网络。


  

由于体内衍生系统的形成是由外至内步步推进的,因此单次核聚变反应产生的原子射电排放到地球磁场空间的能量也逐步地减少。然而,这只是从单次核聚变反应来说的,它并不反映某个时段内各个核聚变反应排放到地球磁场空间原子射电能量的总量。衍生系统的核聚变反应虽然是由外至内逐步推进的,但同时由于指向旋转轴的原子射电流不断汇合,衍生系统的质量却又是呈几何级跳跃增长的,核聚变反应放射出来的原子射电总能量,也是呈几何级跳跃增长的。随着能源的质量增大,由能源释放出来的单子流形成的系统维持时间也变得更长,对应的是,当能源消耗完毕之后,该系统所积聚的核心物质消解的时间也随着延长,因此,核聚变反应的剧烈程度是越来越高,但上一次核聚变反应与下一次核聚变反应产生的爆发频率却是越来越低的。所以,地球的原子射电总能量是呈一种波浪形的曲线跳跃性地增长的,它的幅率越来越大,频率却越来越低,同样,其中排放到地球磁场空间的地球原子射电能量,也呈这一种曲线增长,不过,由于运动旅程的增加,幅率的变化相对来说要缓和一些。


  

最后,当质量最大的几个体内衍生系统的旋涡核心在力量制衡点相遇时,产生的核聚变反应最为剧烈,释放出来的原子射电能量也就最为可观,排放到地球磁场空间的地球原子射电能量也达到最大。然而紧接着的是,由于地球的内部空间已经充斥着原子射电物质,这些原子射电物质都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旋涡系统,并且这些旋涡系统之间处于一种力量制衡的平衡格局,外来能量的持续性增加,只能使它们以更快的速度催生出微分子系统来,接下来节奏性地爆发核聚变反应的主角,将是这些一代一代地微分出来的子系统,由于质量的不断递减,这些子系统的数量虽然更多,但相互间产生的核聚变的剧烈程度却不断地降低,所释放的原子射电能量也越来越低。当这些微分子系统之间也形成了一种力量制衡的平衡格局关系后,新的核聚变反应爆发就将不再出现,随着形成平衡格局的空间区域不断扩大,新的核聚变反应爆发次数也就逐步下降。最终的结果是,地球内部的原子射电总能量与到达地球的太阳风等外力物质流总能量,在地球系统的本体层空间——地壳物质层形成了一种相互对峙的平衡局面,太阳风或旋臂高能辐射推动的物质流一到达这一空间,就被地球的射电物质流抵制并折射向另外一个方向,而由于这些外力作用的物质流被自身的抵抗力量所排斥,地球内部也就失去了增加射电物质能量的补充能源,所以地球的原子射电能量也就不再增长。于是,最大质量的旋涡核心相遇产生的最大能量的核聚变反应事件就成为地球原子射电能量变化的一个转折点,从此以后,它的增长幅率和变化频率都逐渐降低,最后成一条直线。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71    地球原子射电能量增长趋势示意图


  

综合起来,地球原子射电的总能量以及排放到地球磁场空间的原子射电能量,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是变化频率不断降低,增长幅率却逐步变大;后一个阶段是变化频率和增长幅率都不断下降,大致呈现出图71这样的一种波形增长曲线。由于地球原子射电能量现在转变为体内衍生系统核聚变反应的外在表现,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体内衍生系统的演化方向来命名这两个不同趋势的地球原子射电能量变化阶段,前一个阶段为太阳风等外力推动的放射性能量物质在地球内部空间的冲突扩张期,后一个阶段则为太阳风等外力推动的放射性能量物质在地球内部空间的稳定团结期,这两个阶段的转折点,则为发生在地球旋转主轴力量制衡点空间的最大质量的核聚变反应。


  

需要明确的是,这里的地球原子射电则是地球系统的内延离心单子流,它与地球的本体系统网络单子流和地球系统周边离心单子流,共同构成了地球系统的笼形作用力场,三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循环流通机制,从而成为相互影响的统一力场。由于地球原子射电的产生是地球系统抵抗力与太阳风等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地球原子射电能量的变化除了体现出上述自身规律外,它还受到太阳风等外力变化的调控。


  

地球原子射电的运动基本上是以多角螺旋弧线的运动路线向地球旋转轴俯冲,当三股或三股以上的原子射电物质流以一定的角度相交成几何图形时,它们就会形成原子射电物质为主体的体内衍生系统。笔者认为,地球应该已经形成了一条体内衍生系统链条组合体,这个链条组合体就是地壳,地壳上的各大板块则是从各个外延子系统内形成的体内衍生系统,这些板块在向地球旋转轴俯冲的同时也在不断生长,因而相互联结演变为浑然一体的笼形组合体,但相互之间的边界上也随即产生一定程度的板块碰撞。


  

从地球的内部结构——存在着软流物质的地幔和高密度的地心旋涡——情况来看,地球的体内衍生系统的生长行为仍然在继续着,地球原子射电的增长幅率和变化频率曲线并没有到达直线的阶段,如果已经是一条直线,地球的地质活动将基本停止,情况就和月球现在的情况差不多,当阳光照到地球表面时,也会和月球上发生的一样,大部分都被折射向外部空间而几乎不再吸收。


  

通过以上辨析可见,在地球系统中,从末端外延子系统和母系统尾段开始,一直到地球内部的力量制衡中心,由外至内地编织成了一张立体的分子网络,分子网络中的主角,则是拥有内延子系统的末端子系统或体内衍生系统——原子。


  

地球系统上的情况如此,推演其它天体系统,也同样应该如此,只是由于每个天体系统的系统抵抗力与所处的力场环境各不相同,各自形成的原子或分子的结构也就自然千差万别。


  

由于所有的螺旋生长系统都具有分裂增殖的能力,所以,在所有的螺旋生长系统中,原子或分子都有可能从母体上分裂独立出来,获得独立的原子或分子,同样拥有分裂增殖的能力。但是,由于各自系统抵抗力的不同,各自的环境外力也不尽相同,这些原子或分子的分裂增殖速度也就有快有慢。在系统不被外力解体的前提下,同等的环境外力,系统抵抗力越大,其分裂增殖的速度也就越慢,几率也越小;系统抵抗力相同的系统,环境外力越大,其分裂增殖的速度也越快,几率越高。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2/28 9:07:51
南桥之风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28
积分:309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12月18日
10
 用支付宝给南桥之风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南桥之风

发贴心情
第五节 天体力场
  
  我们在探讨系统力场时则已指出,在一个复合系统中,包括母系统、外延子系统和内延子系统在内的本体系统,以及体内衍生系统和体外衍生系统,无论它们演化到哪一种空间构象的阶段,它们都不是一个绝对封闭的孤立个体,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局部作用力场,无论是哪一个层级代次的子系统或衍生系统,它们的运行规律,都是由母系统的运行规律所派生演化而成的,它们都受到母系统系统压力的控制。各个子系统或衍生系统之间,以及它们和母系统之间,都在各级周边离心单子流或内延离心单子流的作用之下相互影响,甚至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体外循环流通和体内循环流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整体复合系统由于母系统能源的消解完尽而导致的系统解体速度,亦即延长了整体复合系统的存在寿命。
  通过对恒星系和行星系以及卫星系的辨析,我们起码可以推断,个体恒星系是一个复合系统,至于这些恒星系是否为属于某个更大规模物质系统的子系统或衍生系统,总星系中的各个恒星系究竟是隶属于一个统一的复合系统,还是由各自拥有独立能源点形成的物质系统构成的平行联结,因为笔者所拥有的天文资料很少,所以在此不作深入的探讨。
  一、地质年代与地球位置
  既然恒星系是一个复合系统,那么,恒星系中的所有子系统或衍生系统——星云、恒星、行星和卫星,则和所有复合系统的子系统或衍生系统一样,都不是一个绝对封闭的孤立个体,都是在恒星系母系统的系统压力调控下按照母系统运行规律派生出来的具体规律运行的,并且在各级离心单子流的作用下相互影响,这种影响,在银河系的成员地球上,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加以辨析。
  首先,地球系统本身就是太阳周边离心单子流——太阳风和地月系本体系统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内延子复合系统中的子系统,即其本身就是行星系中的周边离心单子流与独立子系统共同作用的产物和结果。
  此外,地球的系统生长演变过程还深刻地受到银河系旋臂区域释放的周边离心单子流的影响。
  由下表可以看出,一个纪的长度与太阳系往返银道面完成一周的时间基本相等而略有出入,地质年代的分界时间与太阳系往返银道面一周的起始结束时间也相互吻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地质年代为什么会与太阳系往返银道面完成一周的时间起始和结束相互照应呢?使地质年代得以界定的地质构造运动与太阳系在银道面的往返到底有什么关系?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表二 地质年代与太阳往返银道面时间对照表(转自孙艳春《天文学概论》)
  我们在“分子辨析”一节指出,地球的地壳应该是已经演变成笼形作用力场的体内衍生系统链条组合体,地球地壳的地质构造运动,实际上就是这些体内衍生系统的生长及其子系统的繁衍。而我们已经在前面指出,体内衍生系统的生长方向,是与地球本体系统的生长方向相反的。
  在地球本体系统的生长行为中,母系统的生长方向是由北极指向南极;第一代的各级子系统,则是以母系统为基地,分别向南北轴线的两边并偏向南极方向生长,也就是向东南或西南方向生长;第二代的各级子系统,则以第一代子系统为基础,分别向第一代子系统生长轴线的两边偏向其生长指向方向生长,如第一代是东南方向生长的,第二代子系统则大致向南或东生长,如第一代是西南方向生长的,第二代子系统也大致向南或向北生长,但前者略微偏向东南,后者则略微偏向西南。依此类推,不再赘述。
  体内衍生系统的生长方向则恰好和本体系统的生长方向相反,我们仅从第二代子系统内部空间的体内衍生系统开始推算,处于东边的,则分别从北略偏东和南略偏东向南或向北生长,处于西边的,则分别从北略偏西或南略偏西向南或向北生长;然后,则进入第一代子系统的内部空间,处于东边的,则朝西北方向生长,处于西边的,则朝东北方向生长;最后进入母系统内部空间,它们都大致呈由南向北的生长方向。所以,体内系统的总体生长方向是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出发,逐渐向北极方向推进。
  各个地壳板块,都是由本体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内部空间汇聚而来,从目前的情况判断,它们基本上都已经进入了母系统的内部空间或起码是第一代子系统的内部空间,因为各个板块之间都已经连成了一个整体。所以,现在的地壳板块运动,基本上的方向是,处于南北轴线西边的,则向东北方向推进,处于南北轴线东边的,则向西北方向推进,但总体上又都是由南往北推进。因为地球是自西往东自我旋转的,所以东、西两个方向不象南、北方向那么好确定,根据地球物理学家的观察,各大大陆板块的漂移趋势,都是往亚洲东北部的方向集中,南、北美洲大陆又与欧、非大陆相互远离,根据这个现象,现在按经度划分的东半球则应该是处于南北轴线的西边,西半球则处于南北轴线的东边,情况大致如同下图所示: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72 地壳板块漂移方向示意图
  体内衍生系统在生长的同时,还会不断繁衍出更多代次的后裔系统,后裔系统也一样会在不同的方向上生长,相邻两个系统之间*生出来的后裔系统,由于生长方向相对,便会产生剧烈的对撞或相对温和的摩擦,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话来说,则是板块碰撞或板块摩擦,板块的碰撞和摩擦使相互对撞的子系统解体,并释放出大量的周边离心单子流,亦即板块边缘辐射。板块边缘辐射是以对称子系统的对撞点为中心的平面放射性单子流,由于不同代次和层级的对称子系统产生对撞的对撞点各自处于不同的空间,而且它们的生长角度也不可能相同,所以,不同对撞点释放的板块边缘辐射平面并非是相互平行的,而是不同平面相互交织的,这些在不同平面相交线上相遇的放射性单子流乃编织成一层又一层的单子流立体网络,即板块边缘辐射立体网络。在板块边缘辐射的立体网络中,自然地形成大大小小的第二代体内衍生系统,只要板块边缘辐射不断产生,这些第二代衍生系统在充足的能源补给之下就会不断生长,不断生长的衍生系统和它的后裔系统会逐渐填满板块与板块之间的沟谷,使沟谷反过来成为高出板块的高地,此即为岛弧链或山脉,所以生长中的岛弧链或山脉是地质活动频繁的火山地震带。无论第一代体内衍生中子系统的繁衍,还是第二代以后的衍生系统的生长和繁衍,各个个体系统之间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扩张方向,但因为下一代子系统是由上一代子系统所*生的,由它们及其衍生系统构成的新一代地质层便覆盖在上一代子系统及其衍生系统构成的地质层上,依此类推,总得来看,它们在垂直方向上表现出层层叠加的现象。子系统繁衍的最终结果,是使地球的地壳变得更厚。
  体内衍生系统是否顺利生长和繁衍,主要决定于本体系统的系统抵抗力与外力之间的力量对比,外力所占的比例越大,体内衍生系统获得的能量补给就越多,它的生长就越快,而体内衍生系统之间的碰撞和摩擦就越剧烈,也就是地质构造运动越剧烈。
  因为补给地球本体系统能量物质的太阳风的能量应该来说是相对稳定的,地球本体系统能量补给的波动幅度应该不会很大,也就是说,地球本体系统的系统抵抗力的波动幅度不会很大,所以,地质年代断代分界的依据,应该主要决定外力的增减。在外力强大的时候,作为体内衍生系统的各个地壳板块由于能量补给充足,生长和繁衍速度更快,则又导致各级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由于生长而相互远离,也就是各大板块内部的各个小板块之间分崩离析,在水平方向上形成许多大小长短不一的裂谷,随着生长繁衍速度的加快,各大板块之间的碰撞也就随之剧烈,板块边缘立体辐射网络顺利构建,在垂直方向上的山脉和岛弧上形成新的地质覆盖层,这就是地质年代断代层的构造运动。在外力弱小的时候,由于能量补给缺乏,地质年代断代层的构造运动也当然地要相对温和平缓。
  由此我们可以推出,作为地质年代划分依据的地质覆盖层,主要形成于地球所受到的外力冲击相对较大的时期。从地质年代的起始结束时间与太阳系往返银道面一周的起始结束时间相互吻合来看,地球受外力冲击相对较大和较小的时期,必然是太阳系进入银道面的开始时期或结束时期。我们在“恒星辨析”一节中已经指出,太阳系围绕银河系中心圆盘公转的运动轨道是从旋臂到银道面再到旋臂又经过银道面的一系列连续性多角螺旋弧线,也就是说,太阳系在银道面上的往返,是从离开前一条旋臂开始,到达下一条旋臂结束,经过旋臂区段轨道之后,又进入下一个银道面区段轨道。所以,地质覆盖层的强烈形成和结束,也应该发生在太阳系在旋臂区段轨道运行这段时间及稍前和稍后一段时间,即太阳系处于旋臂影响力范围之内的时期。
  二、银河旋臂对地球的影响
  那么,银河系旋臂对太阳系以及其中的地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我们知道,太阳系每次从银道面拐入旋臂,都是两股银河系网络单子流相互碰撞的结果,而每次从旋臂拐入银道面,也同样都是两股银河系网络单子流相互碰撞的结果,也就是说,太阳系每次经过旋臂,都是从一个单子流碰撞点开始而在另一个单子流碰撞点结束的,在这段时间它会遇到两个单子流碰撞点。而在单子流碰撞点,非常容易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以恒星为主体的行星系之间的对撞,对撞导致的系统解体行为释放出大量的辐射,此即是所谓的超新星爆发,所以,相邻两个对撞点之间的旋臂轨道及其周边区域是一个充斥着高能辐射的空间,相对于旋臂上的高能辐射,天体间的碰撞行为相对稀少的银道面则当然是一个低能辐射空间。
  毋庸置疑的是,太阳系在旋臂高能辐射区域运行时和在银道面低能辐射区域运行时,由于外力作用的对比具有天壤之别,太阳系母系统及其各个子复合系统的空间构象自然也就相差悬殊,各系统的运行规律也就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地球作为太阳系的一个子复合系统,在太阳系运行于旋臂区段轨道和运行于银道面区段轨道时,系统的生长演变行为也就是地质构造运动自然表现出差别很大的不同特征。
  现在我们可以判断,作为地质年代辨别依据的地质覆盖层的形成,与银河系旋臂上的高能辐射有密切关系。那么,旋臂区域的高能辐射又是怎样导致这个地质覆盖层的形成的呢?
  通过“分子辨析”一节我们已经得知,地球是太阳风和地月本体系统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内延子复合系统中的其中一个子系统。地月本体系统的系统网络单子流将地球和月亮包围起来,成为抵御太阳风袭击地球和月球的第一道保护屏障,然而,地月本体系统的系统网络单子流既然是一个网络,它就不可能是完全封闭的,在作为网线的单子流与单子流之间,还有着作为网格的空隙区间,太阳风依然会穿越过网格抵达地球和月球的表层空间,不过它们的流量比穿越前要有所减少。抵达地球表层空间的太阳风,再与地球本体系统相交,共同作用形成地球体内衍生系统链条组合体——立体的分子网络,立体分子网络中的原子射电汇合形成第二代及以后的体内衍生系统——地壳板块。
  在地球立体的分子网络中,无论是原子射电,还是构成地壳板块的主流单子流,它们的运动指向都是与地球本体系统的生长方向相反的,则是由外到内、由地壳的高空向低空逐步推进的,当它们与地壳表面的物体相遇时,无论这个物体运动与否,它们都会发挥出大致指向地心的向心力。熟悉地球磁场的读者一定会联想到,在传统的物理学知识体系中,认为地球表层的磁场空间主要有两种力量,一是从地面指向外空的地球射电电力,一是从外空以一定的角度倾斜指向地面的磁力(将指南针放置水上,就会发现指针在朝北磁极亦即正磁极的方向略微下沉)。联系我们刚刚探讨的内容,我们不难推断,所谓的磁力实际上就是分子网络中的单子流发挥出来的向心力,地球射电电力即是板块边缘辐射立体网络的单子流发挥出来的离心力,因为地球射电是原子射电衍生系统碰撞产生的,所以地球射电的能量必然小于原子射电的能量,也就是说,作为离心力的电力必然小于作为向心力的磁力,地球射电最终还是会被原子射电冲击回折,夹处于板块边缘的碰撞点与分子立体网络之间的力量制衡层面,亦即山脉或岛弧不会一味地向高空冲刺,它会在磁力的压迫下向低空回落,在地壳表面匍匐蔓延,形成一层新的地质层。
  可见,抵达地球的太阳风等外力单子流越多,地球的磁力就越大,磁场强度越高,地球形成新的地质覆盖层的可能性就越高。
  当太阳系在银道面区段轨道运行时,由于这里属于银河系的低能辐射区,这时作用到地球磁场空间的外来力量,即主要是太阳风发挥出来的作用力;而当太阳系在旋臂区段轨道运行时,由于这里属于银河系的高能辐射区,这时作用到地球磁场空间的外来力量,则除了太阳风之外,还有从银河系网络单子流对撞点的超新星爆发释放出来的高能辐射,如果这股高能辐射与太阳风的方向不一致,它们的能量就会在抵达地球表层时相互削弱,从而降低了太阳风对地球本体系统网络单子流的影响力,也就是内延子系统的能量补给减少,地壳板块的生长速度放慢,相互之间的碰撞剧烈程度也大大降低,无论是水平方向上的内部板块分裂还是垂直方向上的地壳隆起等地质构造运动都放慢速度、降低强度,同时伴随的是原子射电流发挥出来的磁力变小,磁场强度降低。
  然而物极必反,如果抵达地球磁场空间的旋臂高能辐射强度特别大,反而超过了太阳风的能量,那么,旋臂高能辐射就会冲击太阳风和地球分子网络,并使它们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推动着它们朝自己抵达地球的运动指向运动,此时,磁场活动强度再次上升,地质构造运动频率和强度再次上升,只是磁力线的指向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所以,当太阳风的能量和旋臂高能辐射的能量相互持平,在平衡线上下波动的时期,地质构造运动几乎停止,则是作为上、下两个地质年代的分界依据。而太阳风的能量与旋臂高能辐射的能量相互持平的时期,则主要应该在太阳系与释放高能辐射的银河系网络单子流对撞点亦即超新星爆发点保持着一段适当距离上的时期,在这里,它既受到高能辐射的影响,却又不是很大,这样的一个位点,则必然在它即将到达旋臂和刚刚离开旋臂不久这两个时段,也就是上一段银道面旅行即将结束和下一段银道面旅行开始不久的这两个时段。于是,也就有了地质年代的分界时间与太阳系往返银道面一周的起始结束时间相互吻合,而一个纪的长度与太阳系往返银道面完成一周的时间基本相等而略有出入(有所出入是因为直接导致地质构造运动的板块生长及其衍生系统的生长需要一段时间)的现象。
  三、银河背景下的地球事件
  上述的讨论,还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以下几个困惑地球物理学家和古生物学家的问题。
  一个是地球磁极的周期性反转。
  前面指出,磁力实际上就是与地球分子网络中的单子流与物体相遇时发挥出来的作用力,所以,磁力线的指向就是这个作用力的指向,作用力的出发点方向为负磁极,作用力的指向方向为正磁极。结合太阳系围绕银河系公转是在旋臂区段轨道与银道面区段轨道这两种高、低能辐射区域之间转换的认识,我们也就容易理解地球的磁极为什么会发生周期性反转的原因了。
  当太阳风的能量大于旋臂高能辐射的能量时,磁力线的指向基本上与太阳风抵达地球的方向保持一致,从地球北极的极地旋涡和自西向东自转可以看出,作为地球系统能源之一的太阳风进入地球的方向应该是西北东南走向,即此时的磁力线指向也应该是西北东南走向,负磁极在地球的西北端,正磁极即为地球的东南端。当太阳风的能量小于旋臂高能辐射的能量时,磁力线的指向则基本上与旋臂高能辐射抵达地球的方向保持一致。相对于比较固定的太阳风抵达方向,旋臂高能辐射的抵达方向是随着运动的太阳系与超新星爆发点之间交角的不断改变而改变的,从现在地球的负磁极在南纬65度东经135度左右,正磁极在北纬75度西经100度左右,磁力线指向为西南东北走向来看,它抵达的地球大体方向应该是南北走向,这一走向与太阳风的走向基本上是相反的。所以就会有一个特殊时间点,当太阳风的能量等于旋臂高能辐射的能量时,地球的磁力消失,磁场强度为零,磁极也就自然不存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73 致使地球磁极反转的两股力量示意图
  由于太阳系总是在旋臂高能辐射区和银道面低能辐射区这两种性质的区段之间转换,所以,地球磁场的磁极也就随着发生周期性的正负方向反转。
  如果我们将磁极的周期性反转与地质年代的分界联系起来,就可以推知,地质年代分界时期也就是太阳风的能量和旋臂高能辐射的能量在平衡线上下也就是正负磁极相互转换这段过渡时期。而在磁场强度保持一定的高度时期,则太阳系在银道面低能辐射主流区和旋臂高能辐射主流区运行时,地质构造运动相对激烈,尤其是在旋臂高能辐射主流区运行时,地质构造运动更是异常剧烈。
  二是地球大气层轻重元素气体比重的周期性变化和大尺度的冷暖气候期的周期性变化。
  可以想见的是,地球磁极的变化和磁场活动强度的波动反映着地球磁场空间的物质密度和气候的变化,因为磁场活动强度的波动是太阳风等外来单子流与地球本体系统网络单子流之间力量对比变化的结果,而地球磁极的变化则又是太阳风与旋臂高能辐射之间的力量对比变化的产物,太阳风与旋臂高能辐射之间的力量对比直接影响着磁场强度的高低。
  如果外来力量越强,地球本体系统的末端子系统被摧毁的就越多,朝地球本体系统体内*生的内延子系统的外延子系统的代次更老,电子圈的面积也更大,*生的内延子系统的体积也随着增大,且单子流能量更大,内延子系统及其衍生系统就演变成更多代次的复合系统,亦即演变成结构更加庞杂、电子质子数量更多的重原子,这时,包括大气层在内的地球立体分子网络中的重元素原子比重就会较多,由于磁力的推动,低层空间的大气流通也比较频繁,风起云涌,局部的具体天气变幻较大,气候也会比较闷热潮湿,阴雨连绵,但地球上各点的整体气候分布却比较均匀。
  如果外来力量之间相互持平,彼此的能量相互削弱,它们对地球本体系统的影响就会降低,地球本体系统的网络则编织的更加细密,*生内延子系统的外延子系统的代次更加年轻,其电子圈的面积更小,*生出的内延子系统的体积更小,且单子流能量也更小,内延子系统及衍生系统也就相应地演变成结构更加简单、电子质子数量更少的轻原子,这时,包括大气层在内的地球立体分子网络中的轻元素气体比重增加,由于缺乏磁力的推动,低层空间的大气很少流通,气候会比较晴朗干燥,基本上没有什么天气变化,但地球上各点的气候差异却非常大。
  在外力相互持平的时期,地球磁力力量微小,板块边缘辐射立体网络及其体外衍生系统由于自身拥有的一定的系统抵抗力而基本上不受影响,会按照基本正常的步骤生长和演变,比如,板块碰撞产生溶浆,溶浆螺旋上升为山峰,溶浆的后裔系统生长速度逐代递减,流量和流速缓慢且体积和质量微小的末端子系统在微弱的地球磁力影响下共同作用生成内延子系统,演变为以氢原子和氧原子相互结合的固体组合体——冰,因而在山峰的表面便覆盖着一层冰,冰层的逐步增厚即成冰川,故而此一时期在地质运动史上又被称为冰川期。
  而此一时期的另一方面,在相对比较稳定的板块内部,也就是年代古老的平原或高原,则由于这里的板块边缘辐射较少,同时低层空间的大气流通缺乏,板块边缘辐射单子流无法通过大气流通水平运送到这里形成网络,所以,太阳风或旋臂高能辐射摩擦碰撞后的低能单子流依然能够穿过分子网络的网格空隙入侵此一区域,磁力虽然微弱,但该区域由于失去了地球射电物质流的保护,依然在磁力的作用下走向解体而逐步还原为零散的游离单子,于是,这里便风化为戈壁或沙漠,当戈壁或沙漠随着地球的自转面对入侵的外力时,这里变得酷热,当戈壁或沙漠随着地球的自转背对入侵的外力时,马上又变得冰冷。
  由上可见,冰川期并非现在一般认为的那样,地球上到处都是冰天雪地一片寒冷,而是在戈壁或沙漠地区酷热与冰冷轮换,在冰川地区则总是寒冷,但几乎都是同样的缺少活水,相对荒凉,此时唯一拥有活水的地方,就是沙漠与冰川的过渡地带,也就是平原或高原与山峰、山脉之间交接的丘陵地带。
  三是生物物种的周期性大爆发和周期性大灭绝。
  下面是生物进化历程的时间表(该时间表主要据Process and Pattern in Evolution, by Charlotte J. Avers, 1989, p.413-433。转引自www.zmw.cn,方舟子《进化论虚妄吗?》):
  46亿年前:太阳系形成。
  40亿年前:地球原始大气层形成,化学进化开始。
  38亿年前:大陆和海洋形成。
  35亿年前:原核细胞出现,无氧光合作用和无性繁殖至此起源。
  23亿年前:蓝藻出现,有氧光合作用作用和有性繁殖至此起源。随着有氧光合作用的出现,大气层和水圈中氧气逐渐增加。
  15亿年前:真核细胞出现。
  7亿年前:动物出现,这是一种象蠕虫的小型软体动物。
  之后生物进化进入了古生代。
  寒武纪(590-505百万年前):所有的动物门形成,被称为“寒武纪大爆发”。生物群以海生无脊椎动物为主,特别是三叶虫、低等腕足类和古杯动物。在510百万年前,脊椎动物出现,为无颌类的甲胄鱼类。红藻、绿藻开始繁盛。
  奥陶纪(505-438百万年前):海生无脊椎动物如三叶虫、头足类、腕足类、棘皮动物等非常繁盛。出现海生节肢动物板足鲎类。藻类繁荣。在后期发生首次物种大灭绝。
  志留纪(438-408百万年前):无颌类发育,晚期出现原始鱼类。在末期出现陆地植物(裸蕨类)和陆地动物(千足虫、蝎子)。
  泥盆纪(408-360百万年前):脊椎动物中鱼类大量出现,包括圆口类、软骨类和总鳍鱼,被称为“鱼的世纪”。在晚期出现原始两栖动物迷齿类。无脊椎动物中昆虫开始出现。蕨类、原始裸子植物出现。至晚期发生物种大灭绝,许多海生无脊椎动物类群消失,无颌类趋于绝灭。
  石炭纪(360-286百万年前):两栖类发展。爬行类出现。真蕨、木本石松、芦木、种子蕨、科达树等繁盛。
  二叠纪(286-248百万年前):昆虫发展。爬行类发展。裸子植物如松柏类等开始发展。在晚期发生最大的一次物种大灭绝,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物种灭绝,包括大部分两栖类和爬行类以及三叶虫等。
  之后生物进化进入中生代,被称为“爬行类的世纪”。
  三叠纪(248-213百万年前):硬骨鱼类、爬行类发展,恐龙出现。原始哺乳类开始出现。裸子植物进一步发展。发生物种大灭绝,迷齿类绝迹,腕足类减少。
  侏罗纪(213-144百万年前):哺乳类出现,原始鸟类(始祖鸟)出现,恐龙繁盛。硬骨鱼类繁盛。裸子植物繁盛。
  白垩纪(144-65百万年前):古哺乳类出现,现代鸟类出现,现代鱼类出现。在晚期被子植物出现并繁盛。在晚期发生第二大的物种大灭绝,恐龙以及所有体重超过25千克的陆地动物绝灭。
  之后生物进化进入新生代,为“哺乳类的世纪”。
  第三纪古新世(65-58百万年前):真兽类发展。
  第三纪始新世(58-37百万年前):现代哺乳类繁盛。现代被子植物繁盛。
  第三纪渐新世(37-24百万年前):类人猿出现,鸟类繁盛。古哺乳类灭绝。
  第三纪中新世(24-5百万年前):灵长类发展。
  第三纪上新世(5-1.8百万年前):人科起源。
  第四纪更新世(180-4.5万年前):人属起源,直立人出现,工具普遍使用。
  第四纪全新世(4.5万年前至今):语言出现,现代人类分布世界各地。
  通过上表我们发现,每一次旧物种大灭绝都发生在一个地质年代的晚期,而新物种的大量涌现也处于这个时期,另外,在一个地质年代开始的早期也会出现一些新的物种。而上一个地质年代的晚期和下一个地质年代的早期之间,恰好是太阳系在旋臂高能辐射区运行的时间段,也就是我们在前面指出的,发生在地球正负磁极南北转换的过渡期,也就是酷热的沙漠和寒冷的冰川并存的冰川期。相对应地,太阳系在银道面的低能辐射区运行时,则是新生物种的繁盛期。
  毫无疑问,地球上的生物也是物质系统。笔者认为,构成所有生物的基本物质单位——细胞的原型最初应该是板块边缘辐射立体网络形成的衍生系统之一,是其中形成了具有“门篦”的笼形作用力场并从母系统身上脱落获得独立的子复合系统,则为原始的细胞,在补给能源充足的情况下,细胞也会再次生长发育,演变为形态各异的生物体,关于这点,我们会在生命系统一章展开比较详细的论述。
  既然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笼形作用力场,其本体系统除了按照母系统给出的运行规律正常生长、发育、成熟、衰老与解体之外,还要考虑它所处于的力场环境,如果周边环境中的外力大于该细胞的系统抵抗力,该细胞就会发生非正常的解体行为,也就是死亡。细胞的大量死亡,必然会导致整个生物体的死亡。
  显而易见的是,在正负磁极南北过渡转换的冰川期,大陆板块内部的恶劣环境,将使原来生存在这里的物种大量死亡,因为当这里毫无阻拦地面对外力入侵时,细胞的系统抵抗力与其对比相差过于悬殊而将纷纷解体,而当这里随地球自转背对入侵的外力时,残存的细胞又因无法获得能量的补给不能生长,如此,只有细胞的不断解体而无继续生长的新细胞,即使拥有再多细胞的生物体也将走向整体的消亡,这就是物种的大灭绝。
  与此相反的是,板块相互碰撞的火山地震活动带却成为了新细胞形成的天堂,由于这里有着地球辐射立体网络的保护,太阳风和旋臂高能辐射碰撞后产生的低能辐射,只能从编织成严密网络的地球辐射立体网络细小的网格中少量抵达,基本上不能形成对其衍生系统的解体,而板块间对称子系统的对撞产生的新辐射,又源源不断地通过立体网络输送到这些衍生系统的母系统中,于是,这些衍生系统一方面有着充足的能源供给,另一方面又没有外力对它的生长进行有力的压制,从而得以按照系统正常的生长演变道路一步步从螺旋体到树形再到笼形,最后通过“门篦”释放的周边离心单子流切断与母系统的物质纽带获得独立,成为一个新的细胞,不同的新细胞将演化出不同的新物种。也就是说,新物种的诞生,就发生在表层的冰川和内部的溶浆之间*近于冰川一侧这个地理空间。
  随着冰川期的逐渐结束,磁力的逐渐增强推动着磁场间的物质流通,冰川开始融化并化成水流或气流,这些新物种也在各种物质流的挟裹之下,以对称子系统对撞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散发、播洒和繁衍。
  所以,一个地质年代中的第一个冰川期,即太阳系即将进入银河系旋臂高能辐射区时,一方面发生着大量物种灭绝的事件,另一方面又奏响了大量物种诞生的乐章,而第二个冰川期,即太阳系刚刚走出银河系旋臂高能辐射区时,因为旧物种已经灭绝,前一时期形成的新物种又基本上还没有扩散到原来的戈壁或沙漠地区,所以没有大型的物种灭绝事件,但第二轮新物种诞生的乐章却照常演奏。
  当然,旧物种的大灭绝并不是完全彻底的,正如前面指出的,在山峰冰川与平原或高原戈壁、沙漠交接的丘陵地带,即火山地震活动频繁的地质活动带边缘,依然会为它们提供一个狭长的生存空间,这里应该犹如一条条丰富的物种博物走廊,同时也是地质覆盖层相对完整的地质走廊。而古老的平原或高原(包括海底平原或海底高原),由于堆积着大量的生物尸体,则成为石油和煤丰富的地带。
  此外,我们还可以发现,物种由简单到复杂不断进化的方向,又是和太阳系不断向银河系中心圆盘挺进的方向相互一致的。我们知道,越往系统的中心,系统网络单子流的能量是逐渐递减的,但子系统间的对撞行为却又是愈加激烈的,即周边离心单子流的辐射能量是逐渐递增的,将这一原理运用到银河系上,则是旋臂区域的高能辐射是越来越强的,地球物种的不断进化行为,必然是这种高能辐射逐渐增强的结果。因为旋臂高能辐射的增强,必然导致地球上冰川期时间的延长,冰川期时间的延长,又致使板块边缘辐射立体网络发展的更加完备和细致,孕育出的新细胞,体积越来越大,物质密度越来越大,但整体的旋转速度速度却越来越慢,即系统的表层抵抗力会有所降低,于是面对同样的能源补给,其*生出子系统的分化能力也就随着增强,在不损害本体系统生长的前提下,面对同样的外力,则更容易向内派生出内延子系统和形成体内衍生系统,并且内延子系统和体内衍生系统发育成为笼形作用力场的几率和速度也大大增加,直至形成完善的体内循环流通体系,一句话,就是新细胞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多样却又精密细致,由这些新细胞构建起来的生物体也同样将复杂多样而精密细致,这,就是物种的进化。
  四、地球现状
  那么,现在的地球,大概处于怎么样的力场环境中呢?我们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
  一是太阳系现在的位置不是处在旋臂上,但又离旋臂很近;二是地质构造年代在250万年前进入新生代第四纪,而历史上最短的地质年代中生代的三叠纪也有3500万年,这说明我们还处在一个新地质年代的开始阶段;三是地球在10万年前刚刚走出历史上最长时段的冰川期,从冰川期结束以来,总体上的趋势是气候越来越温暖;四是现在地球的磁极指向为西南东北走向,与太阳风抵达地球的西北东南走向大体相反,可见地球现在的磁场力量,还是旋臂高能辐射占着主流;四是地球的磁场强度正在变得越来越低,地球北磁极的位置正在从西南方向的加拿大向东北方向的西伯利亚*近,地球的磁极正在走向消失;五是250万年前到75万年前的这一段时间,地球的磁极方向转换的非常频繁,但从那时起到现在,地球的磁极一直没有再发生转换。
  从地质年代的分界时间来看,地球这一次从银道面区段轨道拐入旋臂区段轨道的时间,是第四纪开始的250万年前,地球现在处于银道面区段轨道而主持地球磁极指向的仍然是旋臂高能辐射,但同时它的影响力又正在逐渐降低则又表明,地球在不久的将来(有人认为在1000年后)将再次遭遇磁极南北转换过渡的冰川期。
  75万年前的最近一次磁极转换和随之而来结束于10万年前的最近一次冰川期,则是太阳系走近旋臂区段轨道第二个超新星爆发点时,高能辐射开始战胜太阳风占据主流的表现,由于此时太阳系紧接着进入拐角,很大一部分高能辐射被太阳所遮挡阻截,两者的力量基本上一直都在平衡线上,于是地球开始进入了漫长的冰川期,随着太阳系走出拐角,太阳、地球和银河旋臂对撞点的角度不再产生重叠行为,高能辐射因缺少了太阳的遮挡而大量涌入地球取得绝对主导地位,开始了最近10万年来的短暂温暖期。75万年前到250万年之间的这一段时间,地球的磁极方向之所以转换频繁,乃是因为此时太阳系正运行在夹在两个对撞点之间的旋臂区段轨道上,此时,影响地球磁极方向的外来力量起码有三股,这三股力量之间的对比变化,左右着地球磁极的变化,由于超新星爆发时有发生,两个对撞点释放的高能辐射强弱对比也时时改变,这导致了该段时间的磁极方向变幻莫测。
  我们可以预测,如果人类能够顺利度过下一个冰川期,则将走向由太阳风占主导的银道面低能辐射区,这将是一个气候闷热潮湿、天气变幻莫测、大气中充满二氧化碳和氧气等重元素气体的温暖期,一个地质年代的时间长度在3500万年到7000万年之间,而从第四纪开始到现在才250万年,再加上下一个冰川期也应该不超过300万年,所以,这个温暖期将至少长达3000万年,足够人类安心地发展。
  然而要捱过冰川期(一个冰川期时间长度基本上在10万年以上),却是一个极其残酷的事,因为板块内部的沙漠、戈壁与板块边缘的冰川都不适宜生物体生存,将来适宜居住的,只有狭长的火山地震活动带边缘区域,这里难以容纳太多的人口,因为人们所需要的粮食等资源有限。根据相关运算,地球的磁场强度将在1000年后到达零点,所以,接下来的千年,是考验人类智慧的千年,不单要应付越来越恶劣的生存环境,还要为即将到来的漫长冰川期作好最充分的准备。
  笔者不喜欢作末日的预言,为避免争夺资源带来互相残杀的悲剧,人类必须从现在就开始未雨绸缪,全面而系统地研究这个课题,疏导和开发利用板块边缘辐射能源,构建一个宜居生态环境,例如:一、尽量提高人口的质量而减少人口的数量,推广有效节约能源的观念与技术;二、在此基础上增加绿化,启动有效的水利灌溉工程,通过人工推动地表的水和大气的有效流通,经验的积累,可以通过改造现在的沙漠来获取;三、建筑坚固的地下农庄,培植适宜地下空洞里成长的农作物;四、在不破坏完整的神经系统的前提下,将人体改造成可以光合或热合作用的物质系统。
  通过以上对地球上的力场分析,我们不难看到,地球上的地质构造运动、大尺度气候变化、磁场磁极的周期性反转以及物种的盛衰进化,都不是封闭的孤立事件,而是银河系母系统与各个子系统共同参与作用下的结果,地球上的系统生长演变,是银河系系统力场中各种力量共同推进的。地球如此,银河系中的其它天体也应该如此,银河系如此,总星系中的其它恒星系也应该如此。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2/29 16:53:10

 31   10   1/4页      1   2   3   4   尾页 
Copyright ©2000 - 2007 bdpsclub.org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页面执行时间 021.98438 秒, 4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