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 艺术绝对是心韵,一种独语天地而往来、魂魄孤衍千万象的绝然,一种沟通宇宙而逍遥、神气盈滋古今心的悠然。而心使然,性释然!——合道者从来都是天地生人、天人合一,常超然于平板的水泥汀——依然贪嗅下面泥土的芳香——我心中女神的心馨!依然和韵深处蝉蜕的拉奏——我心中生命的挣扎!这才是所有艺术者邋遢于人类千疮百孔文明的难堪!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布达佩斯俱乐部论坛智慧探索【艺术心韵】 → 根据中国古籍《山海经》复原绘制的中国4200年前的古地图

您是本帖的第 3124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根据中国古籍《山海经》复原绘制的中国4200年前的古地图
帝禹山河图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9
积分:150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3月11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帝禹山河图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帝禹山河图

发贴心情
根据中国古籍《山海经》复原绘制的中国4200年前的古地图

根据中国古籍《山海经》复原绘制的中国4200年前的古地图

摘要:

中国在4200年前的帝禹时代,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考察活动,上述考察成果被记录在《山海经》等中国古籍里。目前流传的《山海经》一书是公元前1 世纪汉朝学者刘秀等人校定的。

中国学者王红旗对《山海经》进行了长达三十年的研究,认为《山海经》一书是由帝禹时代(4200年前)的《五藏山经》、夏代(约42003500年前)的《海外四经》、商代(约35003000年前)、周代(约30002200年前)的《海内五经》合辑而成。《五藏山经》共记述东南西北中五个区域26条山脉的447座山,以及相关的水系258处、地望348处、矿物673处、植物525处、动物473处、人文活动场景95处,其内容来自帝禹时代所进行的国土资源考察活动。

为了根据中国古籍《山海经》复原绘制出当时的自然地理图和人文地理图,王红旗与夫人孙晓琴(中国女画家)合作,自1995年起,创作并绘制有数百幅山海经神异图(包括白描画和水彩画)、约百幅国画山海经动物人物图,以及丙烯画山海经艺术地理复原图组画和山海经人类文明场景复原图组画

199999 ,中国著名女画家孙晓琴历经5年,根据《五藏山经》的记载,以及王红旗所进行的地理方位考证研究成果,绘制出巨画《帝禹山河图》。该作品画面高539厘米、宽779厘米,将《五藏山经》所描述的所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内容全部绘制在画面之上。《五藏山经》和《帝禹山河图》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尤其是地理学、地图制图学的重大贡献,它们有助于我们今天的人类了解4200年前的生存状态。

本文系第20届国际制图大会论文。

本文主要学术观点,已被作者写入全彩绘大画册《经典图读山海经》一书中,并已由上海辞书出版社于20038月出版发行。

全文:

对生存环境进行观察、记述、考察、测绘,是中华民族的一项非常古老的文明传统。在中国人最古老的记忆中,男始祖伏羲和女始祖女娲,他们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进行大地测量;因此,在后世的绘画作品中,反复出现伏羲和女娲手持测绘工具或仪器的画面。在中国的先夏时期,大约在500010000年前的炎帝时代和黄帝时代,已经设有专职的测绘官员,并且对各地的部落分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注1)。

中国古代最早和最著名的地理大发现以及国土资源考察活动,发生在4200年前的帝禹时代,并且被记录在《山海经》、《禹贡》、《吕氏春秋》等古代典籍中。其中《吕氏春秋》成书于公元前247年,当时秦始皇13岁;《禹贡》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即公元前38世纪。《山海经》的作者和成书年代,长期存在着争论,目前流传的《山海经》一书是公元前1世纪汉朝学者刘秀等人校定的。

中国学者王红旗,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山海经》以及中国古代典籍进行多学科的研究,并陆续出版《神奇的八卦文化与游戏》、《神妙的生肖文化与游戏》、《神神秘的星宿文化与游戏》、《符号之谜》、《生活中的神妙数字》、《谈兵说阵》、《探寻圣人的足迹》、《老子隐迹》(历史小说)、《追寻远古的信息》、《山海经点注》、《新绘神异全图山海经》(与孙晓琴合著)等专著。

1997年,王红旗在长期研究《山海经》的基础上,撰写出《山海经地理复原图注》一书,指出现存《山海经》一书是由帝禹时代(4200年前)的《五藏山经》、夏代(42003600年前)的《海外四经》、商代(36003000年前)的《大荒四经》、周代(30002200年前)的《海内五经》合辑而成的,编辑者是周朝图书档案馆的官员或学者。公元前516年,周敬王的同父异母兄长王子朝在继承王位失败后,携带周朝图书馆的文献档案投奔楚国,定居在今日中国河南省的南阳地区,他把主要图书典籍秘藏起来,只送给楚王少量图书,其中就有《山海经》一书(注2)。

《五藏山经》的内容是一部国土资源白皮书,它把华夏大地及其周边地区(南起中国的广东、福建沿海,北至蒙古草原;西起中国的天山山脉,东至日本列岛),分为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5个区域;其中南山经包括3条山脉,西山经4条山脉、北山经3条山脉,东山经4条山脉,中山经12条山脉;每条山脉记述有数座到数十座山,每座山记有与上一座山的距离和方位,以及所发源的水系、所产的矿物、植物、动物和人类部落的活动。根据王红旗的统计,共记述有名称的山(有时也泛指地名)447座,涉及水系258处、地望(包括湖泊、丘陵等)348处、矿物673处、植物525处、动物(有些神异的动物是由人装扮的)473处、人文活动场景(包括祭祀、巫术、天文、历史、医药等等)95处(注3)。

《五藏山经》记述的自然地理内容,符合中国4200年前的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1、它没有记述华北平原的状况,因为在4200年前华北平原还是一片沼泽湿地,不适合人类居住,也难以进行地理考察。2、它记述的中国北方的许多湖泊,早已消失了,例如黄河中游的前套湖泊和后套湖泊。3、《五藏山经》的东山经第3条山脉的前半段,记述的是今日山东半岛的胶莱平原地区,它明确说这里被海水分隔着,而在4200年前胶莱平原确实是被海水淹没着(注4)。4、《五藏山经》记述了许多具有医药价值的植物、矿物、动物,它们均为单剂药,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其时代的古老;此外,《五藏山经》虽然记述了许多产铁的地方,但是当时的铁矿石是用作制造红色颜料,而不是制造铁器,因此不能用铁器的出现来证明其成书的时代。

考证《五藏山经》的地理方位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长期以来研究《山海经》的学者只能辨识出不到三分之一的山脉(注5)。王红旗的研究工作则是《山海经》传世以来首次完成对《五藏山经》26条山脉447座山的整体定位,其中《南山经》记述的地理方位大体在中国的广东、福建、江西、浙江等省,以及湖南东部、安徽南部等地;《西山经》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以及内蒙古西部地区;《北山经》在山西、河北、内蒙古北部等地;《东山经》在山东省和江苏北部、安徽北部,以及中国东海到日本列岛地区;《中山经》包括四川、陕西南部、河南、湖北、湖南,以及安徽西部、江西北部等地;中国的主要地形地貌和山脉几乎都有记述,包括秦岭、太行山、吕梁山、伏牛山、嵩山、岷山、大巴山、大别山、荆山、洞庭山、南岭、泰山、阴山、天山等等。

由于《山海经》在长期流传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文字错误,以及记述内容的前后错位,这是考证其地理方位的主要困难之一。而且在《五藏山经》中,没有记述相邻山脉之间的地理方位关系,也没有记述5 个区域的相邻关系,这又造成研究《山海经》的更多困难。王红旗经过长期的研究,揭示出《山海经》的文字记述及其地理方位的排列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即《五藏山经》的地理中心在今日中国的黄河与渭水交汇处,26条山脉的排列存在着先内后外、先近后远、先中心后四周的次序,从而为考证《五藏山经》的地理方位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传《山海经》原本有图,但是古图早已失传,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只是一些动物、人物的造型插图,它们没有地理方位信息。为了根据中国古籍《山海经》复原绘制出当时的自然地理图和人文地理图,王红旗与夫人孙晓琴(中国女画家)合作,自1995年起,创作并绘制有350幅山海经神异图(包括白描画和水彩画)、80幅国画山海经动物人物图,以及丙烯画山海经艺术地理复原图组画和山海经人类文明场景复原图组画(注6)。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199999日,王红旗创意、孙晓琴创作完成巨幅五藏山经艺术地理复原全图《帝禹山河图》,该作品画面高为539厘米、宽为779厘米,根据王红旗对《五藏山经》地理方位的全面考证成果而绘制,将《五藏山经》所记述的5个区域、26条山脉、447座山,及其水系、矿物、植物、动物、人文活动场景均绘制在画面上。从《五藏山经》的文字记述,到一整幅直观的画面,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这是因为,《五藏山经》不仅记述了上百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地形、地貌,而且还记述了每一座山上的矿物、植物、动物、人物等微观场景。为此,绘制者采取了多种视角变换和多种比例关系,巧妙地将上述丰富的内容集中绘制在有限的画面上,使其即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事实上,这幅山海经艺术地图作品是中国历史上的首次创作,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罕见的佳作,因此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五藏山经》及其复原图《帝禹山河图》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尤其是对地理学和地图制图学的重大贡献,因为它们用文字记录了,并且用图画再现了4200年前的约300万平方公里的华夏大地主要地区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包括湖泊的分布、植物的分布、动物的分布;与此同时,还记录了当时的人类文明与文化活动,以及他们的生存状况信息。

1、《中国神话传说词典》,袁珂编著,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第1版。

2、《山海经研究新进展及山海经艺术地理复原图问世》,程志刚,地理学报,1998年第53卷第3期。

3、《重新复原山海经地理图,解读4000年前的地理考察报告》,王红旗,地图杂志,1998年第1期;《山海经的来龙去脉》,王红旗,地图杂志,1998年第2期;《帝禹时代的国土资源普查》,王红旗,中国科技画报,1999年第3期。

4、华北平原的成长图,《中国自然地理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84年第1版。

5、《山海经的地域范围提要》,谭其骧,收入中国山海经学术讨论会(1982年)论文集《山海经新探》一书,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1 版。

6、五藏山经自然地理艺术复原组画12幅,五藏山经方位全图1幅;山海经远古部落景观图8幅;山海经人文地理艺术复原图组画7幅;五藏山经局部艺术地理复原图5幅。

说明:本文系第20届国际制图大会论文

补注:本文主要学术观点,已被作者写入全彩绘大画册《经典图读山海经》一书中,并已由上海辞书出版社于20038月出版发行。

王红旗、孙晓琴

电话(86-10) 51843850 电子信箱 whqtpw@sohu.com

北京山海文化企划苑·重构文集010103Z272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6/3/11 16:57:55

 1   1   1/1页      1    
Copyright ©2000 - 2007 bdpsclub.org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页面执行时间 08.31299 秒, 4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