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布达佩斯俱乐部论坛  (http://www.bdpsclub.org/bbs/index.asp)
--  【新文化和新教育】  (http://www.bdpsclub.org/bbs/list.asp?boardid=19)
----   (原创 )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http://www.bdpsclub.org/bbs/dispbbs.asp?boardid=19&id=4189)

--  作者:孤独君子
--  发布时间:2006/8/29 18:22:58
--   (原创 )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关键词: 生物智能. 生存智慧. 躯体智慧. 内稳态..适应环境. 依赖环境



一、恐龙灭绝的原因在于智能太低



恐龙为什么会灭绝?对此,人们有种种说法。有人说是外部天体撞击地球造成的生态灾难所致;有人说是恐龙庞大的躯体行动不便,丧失了机动性,无法适应环境的变迁;有人说是因为地球气候突然变冷,有人说……


这些说法都有道理,却又都并不充分。为什么与恐龙同时代的一些生物,例如蜥蜴类爬行动物并未灭绝,而惟独恐龙灭绝?至今仍在生存的蜥蜴纲,保存下来的并不少,而且生命力都很顽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仍能生存,唯独恐龙家族绝种了?


是大有大的难处吗?至今海域中仍生存的鲸类哺乳动物,也有着庞大的身躯,却并未灭绝,为何唯独恐龙经不起考验?


也许你会说,在陆地环境中过于庞大的躯体难以克服地心引力。但是恐龙也可以生活在内陆湖和沼泽地中,也可以部分抵消重力的影响,要知道,恐龙并不生活在山林之中,这与鲸鱼生存的海域环境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那又为什么恐龙灭绝了呢?





恐龙灭绝的原因,我认为是它智能水平太低,因为它的智力因素与生物躯体的庞大不匹配。生命与意识因素密不可分,而意识因素的强弱,决定了生命形式的高低。生命形式越高,智力也越高;生命形式越低级,智力也就越暗弱。但是,既然是生命,就必须有与之配套的意识因素、智力因素。例如,简单生命例如草履虫、变形虫,只要有趋利避害的基本功能就行了,就可以有效保存自己了,就可以使自我复制不断进行下去。但是对于像恐龙这样躯体庞大的生命机器,它的“操作系统”、控制系统、它的伺服机构也必须相应复杂,否则控制不了这一庞然大物,或不能进行有效控制。但是,这样一来,就要求它的复杂控制系统需要消耗一定能量,并且具有一定物质存在的体积。而这,就要求它具有一定最低限度的脑量,以及容纳它的头部体积,也就是说,它的头部不能太小。





动物的进化程度、生物结构与功能的复杂程度,是与动物潜藏智力因素的大脑体积与脑含量正相关的。虽然,这并不绝对。但至少还是有关系的。例如,人之所以聪明,人之所以是高智慧生物,与人脑的脑量相对较大有关。人脑的脑量约在1000-1500之间;猿脑的脑量在630-700之间;黑猩猩脑量在900以下;大象的脑量在5000左右。这些都是智力较高的动物,其脑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脑的复杂程度,也决定了动物的智力水平。一般来说,脑量小,脑结构也较简单,其意识水平和智力程度也低。


现在我们可以来看恐龙的情况。恐龙有着庞大的身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雷龙骨骼化石长24,估计体重80吨,高达15-18;我国发现的四川马门溪龙,长22,重40-50吨。但是,这样的庞然大物,它的头部却小得有似于蛇头,其脑量的准确数字我们尚不知道,但我们却可以看到,与恐龙庞大的身躯相比,其头部的大小显的极不对称。可以说,现在生活着的所有动物,不论是胎生卵生,身躯与头部的比例都没有这样明显的失调。恐龙是典型的“躯体发达,头脑简单”的庞然怪物。





不知道生物界有没有这样的规律或定律:动物的身躯与头部相比,在形体上应有一个最小比例,也算是“黄金律”吧。超过这一比例,动物难以生存。为什么?生存需要智慧,此所谓“生存智慧”,它是一切动物所必备的,否则就没有主动性,也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



生存智慧与躯体智慧






对于较高级的生物来说,生命就意味着智能系统。任何较高级的生命都有生物智能。生物智能包括两方面:生存智慧和躯体智慧。而对于更高级的生命形式来说,还包括超越生存的智慧。



生命与非生命的区别在于主动性。主动性有大小,生命越高级,主动性也越大,生命越原始,主动性越低下;主动性越大,自由也越多;主动性越小,生命越不自由。



主动性的进一步发展,就出现了生存智慧。每一种生物都有它的生存智慧,每一种生物在它的生存环境内都是聪明的,都可以主动地寻觅食物、选择和追求配偶,都能巧妙地逃避敌害。这就是生存智慧。生存智慧,不仅为人所独有,有些野生动物例如狼、狐狸、獾等,其生存智慧都是很高的。这种智慧足可以使它和猎人角逐。



但是除了生存智慧之外,动物还有“躯体智慧”。什么是“躯体智慧”呢?






躯体智慧,是为保证生命系统的内稳态服务的。法国生理学家C.贝纳德曾论证说,生命有两个环境,两种循环;内环境和外部环境;内循环与外循环。坎农继承了这一思想,并用内稳态来描述这个内环境。他认为,内稳态是生命的特征,而极力保持和发展这一内稳态,便是生命的本质。而动物的主动觅食、能动地逃避敌害、自由地选择环境,则是为了自我复制服务的,都必须在内稳态保持的情况下进行。内稳态是生命的故乡、生命的家园、生命的根据地,生命的大本营。一旦内稳态这个根据地、大本营丢失,那么一切自由、创造、觅食、求偶,情欲的实现都将成为不可能。


内稳态,就是当环境变化时,为了维护其功能的完整和整体和谐的不被破坏,而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以保持其平衡稳定的状态。生命越高级,内稳态的自我调节系统越复杂。


坎农认为,对于高智慧生物来说,保持内循环的稳定可以不受大脑显意识的控制。他强调说,生命的维持依赖于所谓躯体智慧(即生理机体自动调节以保持稳定的系统软件)。


1932年,坎农发表了《躯体的智慧》一书,在实验的基础上,全面阐述了生命体内环境的运作机制。作者注意到,在排除大脑干预的条件下,躯体依然是一个能够自我调节的高灵敏度、高效率的生命系统。这就是躯体的智慧而不是大脑有意识控制的结果。他说,只有懂得躯体的智慧,我们才能达到控制疾病和痛苦的目的,从而使我们解脱人类的负担。


躯体的智慧不简单。它在没有意识参与的情况下就可以感知环境的变化,生物机体的需要,并调整机体的内部运行机制以达到对抗外界条件的刺激和侵扰,而使自己始终保持在稳定与平衡状态。能动地面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作出自我调整,这正是我们的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保持和谐的内在根据。生理学家弗赖德里克说:生命体就是这样一种装置,每一种干扰性的影响,可以通过自身激起代偿性的活动去取消或者修复这种种障碍。越是高等动物,这种调节装置种类越多、越完善、也越复杂。


坎农把这种调节装置称作颉颃装置,它们通过不同的力量之间相互抗衡的机制,来达到调节平衡的作用。在这种过程中,可以不需要大脑、甚至神经系统而能自动进行。他说:这是一个惊人的奇迹。由非常不稳定的物质组成的有机体,不知怎么竟学会了在我们有理由认为可能导致严重干扰的种种条件下保持恒定和稳定的方法。


的确,机体能够适应种种恶劣的外部环境,在高于体温的干热环境中,人体仍能保持正常体温;在南方炎热的地方,人们甚至把乌龟穿成串当帘子挂在房间,因为乌龟能保持体温的恒定,这是一种生物空调。而在寒冷的北极,哺乳动物在零下三十五度甚至更低的环境中,仍能保持体温不变。



生命机体是高度稳定的。莱西特说,生命体必须处在这样一种状态:不为周围的、常常是有害的强大力量损毁坏,溶解或分解。在这种明显矛盾的情况下,只有机器能对外界刺激发出兴奋,并且有改变自己的能力从而调节它对刺激的反应时,才能保持它的稳定。在某种意义上说,她之所以稳定,正因为它是可变的一一轻微的不稳定,是使机体保持真正稳定的必要条件。






生命体的一大特色就是主动性与能动性。所谓主动性与能动性,就在于生命体有目的的自由活动。例如选择环境、趋利避害等,但现在我们看到,躯体的智慧却使每个生物体可以在无意识参与的情况下自动适应环境,而有似于自动机,它的复杂性甚至远远超过了机械装置的自动调节范围。这就是“躯体智慧”的功能。在生物进化中也将发挥其巨大作用。


恐龙的生物智能太低



按照坎农“躯体智慧”理论,生命系统是一个自调节、自稳定、自适应的稳态系统,而动物的大脑,就是这一自调节系统的决策机构,对它当然有一定的要求,这要求就包括它的物质存在需要有一定体积与重量,否则就难以容下最基本数量的脑细胞的正常活动。但是恐龙呢?与它庞大的躯体相比,它的头脑却又那么小,它能容得下多少脑细胞?能够胜任对庞大躯体的有效控制吗?


能,也不能。若不能,恐龙就不能称霸地球一亿七千万年;说它不能,是因为恐龙只生存在气候变化不明显、温度湿度合宜的环境中,在这种环境中,简单的躯体智慧就可以维护生命系统的稳定。对于环境较大的变化,简单的躯体智慧,低下的智能系统,已经无法操纵巨大的生命系统。





造物主创造任何一种动物,都是与它相应的生存环境相匹配、相适应的。恐龙就生存于这一特定的稳定环境中,它与它的生存环境是合一的。恩格斯说:“动物的正常生存,是由它当时所居住和所适应的环境所造成的。”


想当初,在恐龙生存的地质年代,地球气候与现在不同,一年四季的季节差别决没有现在这样明显。地球曾经是生态乐园,没有严冬与酷暑,否则,以植物为食的庞然大物会由于找不到足够的食物而饿毙。一年四季气候温和,植物生长茂盛,这样得天独厚的生存条件,使恐龙不必运用多少智力就可以生存,至少在觅食方面不用过度操心。觅食容易,营养过剩,这使它的身躯不断膨大;而环境变化较小,不需要发达的智力就能生存,这就决定了,有一个小的头部和简单的大脑就能保证它的生存。这样,它的生存智慧就不需要足够的发展,它的脑结构也就简单了。于是才有庞大的身躯与头部相比严重比例失调的情况。


不用脑,不用智力就可以生存,说明生存环境远没有现在动物的生存环境复杂,而且因为恐龙是地球生物霸主,几乎没有天敌,这就更使它的大脑进一步退化。当然,对于那些肉食恐龙,它的脑量可能不会太小,也有足够的生存智慧;但是,一旦它所捕食的猎物灭绝,食物链中断,它的生存无以为继,也就会随之而灭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29 19:03:54编辑过]


--  作者:孤独君子
--  发布时间:2006/8/29 18:24:12
--  
 

当然,这只是一个假说,一个猜测。要想证明它,可能并不比证明生物进化更容易。问题涉及到中生代的地球生态环境,气候条件、四季温差、当时的大气组成成分,等等。季节的变化程度、温度湿度等,都决定于那些因素?前者与地球轨道的椭圆程度、也就是两焦点间的距离有关,地球轨道越是接近一个圆,而不是椭圆,地球表面的四季温差也就越小,而那时的九大行星间的距离关系与今天也不会一样。这些,都可能决定地球气候与现在不同,尤其季节温差没有今天这样明显。这将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却可能不利于动物的进化,不利于动物智能因素的发展。


四季温差较小是一个方面。另外地球地理环境也很重要。四季温差可以是平均气温,而地理环境的复杂则是局部环境、局部小气候的复杂化。平均气温变化不大,并不意味动物的生存环境也简单。如果地理环境复杂,动物为了适应环境变化,躯体智慧也必须相应复杂。



当时地球的气候是温和的。四季变化远没有今天这样大,一年四季都能适合于植物的生长。恐龙家族正是在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下兴盛起来的。当时的地球,可能现在这样的没有高山峻岭,地形地貌远没有现在复杂,地域之间的温度湿度变化也没有现在这样明显。这很可能是因为,自古生代地球形成以来,地质时代是年轻的,地核内部还没有经过长期高压而形成足够的内能量,这种能量,就是地球表面造山运动的动力。这种能量应该是核能。核反应只有在一定压力、温度下才有可能。或许在中生代以前,地球内部的核能、核反应还没有形成,这就使得地球运动主要以外部运动,也就是季节风和冷热对流为主。而其造山运动,远没有现在明显。这就决定了没有太复杂的地形。没有复杂的地形,也就没有能适合于复杂地形生存环境的生物新种的出现。



生态环境也是进化的。进化应包括环境的进化。地球形成伊始,环境是不利于生物生存的。随后产生了有利于生物物种创造的条件,物种的诞生,只能在和谐的自然环境中,生命的孕育,只能发生在与之和谐的环境中。这种环境,有似于母体的子宫,温湿度没有太大的变化。自然环境是由简单变得越来越复杂,由单一变得越来越多样,这就是环境的进化。


生命与环境分不开。环境是生命的一部分,生命与环境是和谐的。环境的变迁,引起了不同物种的更迭,不同的环境产生了不同的物种形态。环境越复杂,生命形式也就越复杂,环境越简单,生命形式也简单。这完全适用于恐龙生活的地质时代。



生物形态与环境分不开,生物形态受环境的影响。这种环境因素,归根到底,是一种“场”的因素,在宏观的生态环境背后,是某种微观的生物场。这是一种信息场,关于这种场的存在,理论生物学家谢尔德雷克已经做出了详尽的解释。他的意思是,一种生物,生存在过去已经生存过的环境中,过去生存过的生命其生物信息场(有似于残留信息)对现在生存的生命会产生影响,例如野兔生存在过去野兔生存过的环境中,它会从环境场中提取信息,包括过去野兔的生存经验。这就是所谓“生物形态发生场”的大概意思。


但是,这并不是环境决定生命形式。环境决定生命形式是创造性的,也可以说,是环境创造生物物种。而在谢尔德雷克的形态发生场中,强调的只是生物体把自己的生物信息留给环境,又通过环境传给后代,它把环境看作是生物信息仓库,看作一种信息媒介。这对于宇宙信息隐能量场理论是有利的。


但我所说的环境决定生命形式,环境在这里是创生因素,是创造生命形式、生物结构的因素。它决定了物种的形式,也决定了生物的智能、生命意识的复杂程度。在某种意义上,生物智能与生命意识的复杂是同样的。


但是,环境又是什么因素决定的?这是第二部分要解说的内容。



生存环境的复杂决定了生命意识的复杂,也就是生物具有较高的智能。今天我们看到,凡季节性生存的昆虫,由于只能在特定的环境(温差较小、环境较简单)中生存,都远没有哺乳动物的智能高。可能蛇是个例外。但即使蛇,也还是经历了不同的季节变化的,它采取冬眠的方式躲避严冬。严酷的生存环境会刺激动物智能的发展,也就会促进动物脑的发展,恐龙如果没有经历过严酷的生存环境,那它的智力又怎能发达呢?脑量小,就是智力不发达的象征。而在一年四季植物常青的生态环境中,食物供应是如此的充足,以致恐龙并不需要四处寻找食物,就可以坐享其成。生存对于恐龙来说,是太容易了,以致它不需要用脑就可以生存下去,既然如此,在这样的环境中,也就不可能产生头脑复杂的动物物种。不是恐龙脑在退化,而是在这一环境中根本就不能生出较复杂的大脑!



恐龙生活的时代,与现在的海域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相似。最冷的季节可能温度也在零度以上,否则,它的庞然躯体又在哪里躲避严冬,以避免体内水份蒸发?否则就难免冻死。正因为环境变化小,恐龙体内的自我调节功能也简单,这样简单的自我调节功能可以不必用太大的脑量,这样一来,恐龙就会“躯体庞大,头脑简单”,智力得不到发展。



人们在研究人类起源时认为,是冰川时期的到来,使大面积的四季常青的原始森林逐步缩小,逼得猿人从树上来到地下,由四肢着地,到用两脚直立行走。不管这些猜测有无根据,有一点是肯定的:此时的地球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冰川时期,并不意味着地球绝对变冷(也许平均气温会低1-2),而是四季温差的加大。这就使曾经像海域一样的陆地生态和谐环境变的严酷起来,春夏之际有益于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生存繁衍,冬季则寒冷且由于植物的枯萎而使以植物为食的动物觅食困难。而且,动物还要保持自己的正常体温,从而要求躯体的智慧执行有效的调节功能。另一方面,为了适应严酷而复杂的环境,动物的主动性和有意识活动也需要增强,因为它要有目的的选择环境并对付突如其来的外界变化,这就要求动物必须有相当高的智慧才行。


而恐龙,恰恰是智慧短缺。恐龙的优势在于躯体庞大,体型小的动物对于这样庞大的躯体是望而生畏的,因而无法与它争夺生存资源;而它的劣势却在于智能太低,不能应付环境的突然变化。恐龙的灭绝,与它的智力不发达有关。




--  作者:孤独君子
--  发布时间:2006/8/29 18:25:50
--  

适应环境与依赖环境



恐龙家族是在气候温暖潮湿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下生存,并成为地球生物霸主的。它适应了这一环境,也依赖于这种环境。它已经过惯了这种不需要高智能就能生存的生活。鲁迅说,“看生物,是一到专化,往往就要灭亡的。未有人类以前的许多动植物,就因为太专化了,失其可变性,环境一改,无法应付,只好灭亡。”恐龙庞大的躯体只适合于温差小、地形也不复杂的沼泽地环境,环境因子变化一大,它就不能适应了。这说明,某种生物只能是某种特定生态环境的产物,生态环境改变,物种不一定能随之改变;不能改变,那就只好灭绝,随着环境的变迁,原来与环境一体生存的动物也就消失。适者生存的所谓进化,不是对所有生物都适用的。


动物需要适应环境。但适应新环境要受到生物体内部功能的限制,那要看动物有没有在新环境中有效保持系统内稳态的智能系统。这个智能系统也就是调节系统,调节系统的简单,就不可能使生命内环境保持稳定,结果由于生命系统的失稳而崩溃。而这,就是生物对于环境的依赖。它并不都是消极的。


生命系统的“躯体智慧”,也就是调节系统,亦即智能系统。如果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适应环境就是进化(适者生存),那么这也就同时说明,对于复杂生命来说,没有相应的智能因素,生物物种的进化是不可能的。



生物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有两种情况。一是简单生命系统,它对环境变化没有太大的依赖,因为简单生命有似于无生命,生命越简单,它与非生命的区别也就越小,而无生命的物质对于环境的要求一般远没有生命系统苛刻,因为生命系统是远离平衡的稳态,是典型的耗散结构;而无生命的物理系统是建立在平衡态之上的,在相当宽泛的范围内,环境温度的变化对它并没有很大影响。火箭和飞船可以在严酷的太空环境中保持稳定,而人体生命没有特殊保护措施绝不能生存。复杂生命也是脆弱的。生命系统结构越复杂,对环境也就有越高的要求。


但是对于简单生命来说就不然。大肠杆菌几乎可以在宇宙太空中任何一个地方探测到,它可以在严酷的太空环境中保持活力,如果说“适者生存”,那么细菌和病毒在任何环境下几乎都能生存。但这是“进化”吗?


复杂生命系统要保持稳定,只有同时具备了高智能系统才有可能,也才能适应复杂的环境变化。只有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才能谈论生物进化。这样一来,也就等于说,生物进化取决于智能因素!


鲁迅没有看到的,正是生物应付环境变化需要一定的、最低限度的智能,而头脑简单是谈不到高智能的。智能越高,动物越主动;智能越低,越容易被淘汰,这个道理应该是很简单的。而对恐龙来说,大脑这一器官本身就没有发育到位,焉有高智能?智能何出?这就是恐龙的悲剧。



从这里引出的一个重要结论不容忽视:那就是智能因素在决定进化过程中的绝对重要性。既然恐龙的灭绝与它的智能低下有关,那么未来能适应复杂与恶劣环境的,必是高智慧生物。而新生代以后高等灵长类的出现,以及人类的登上地球演化舞台,正是体现了这一进化趋势。



为什么人这个躯体并不庞大的后生生物,现在却成了地球霸主?原因很简单:在地球生物中,人的智能最高,人的意识最复杂。我一向不赞成达尔文的生存竞争,如果有的话,那就是生命智慧的角逐、智慧的较量。在这场较量中,智能高者取胜,成为地球生物的主宰。你看,现在地球人到处安家,无孔不入,地球上已经找不到不经人类污染过的区域了,甚至有人想移民到外星球。如果说进化,那么就是生命意识越来越复杂吧?意识越复杂,脑的相对比重也越大,人脑与躯体的重量之比约为十几分之一,其耗氧量为整个身体的五分之一,可见能量都集中到大脑上了,这就是生物进化的趋势,这就是智能的进化、意识的进化。同时,它又反过来决定了生物性状与功能的进化。与之相比,恐龙的脑量之小与躯体之庞大,正与生物进化的趋势相反,它怎能不灭绝呢?因为头脑的简单、智力的低下,使它无法适应复杂的生存环境,环境稍有变化,已经对它的生存构成威胁,它怎能不灭绝?






恐龙灭绝的启示


恐龙灭绝说明了什么?它表明:


1、生物要生存,就需要一定的智能,环境简单、变化小,动物生存所需要的智能也低,而智能低于某一基本水平就难以适应环境变化;


2、物种的特定结构与形态是由特定的生存环境决定的。是特定环境决定了、创造了特定物种,而不是硬要某一物种去适应异己的环境。生命不是孤立的存在,物种的产生与特定环境分不开,每一特定的地质时期都有特定的生物形态与之对应。


3、适应问题。按照生命与环境和谐的理念,本不存在适应问题。任何一种特定物种诞生时,生命与环境都是合一的,只有当环境是异己时,才存在生命主体对环境的适应问题。


4、所谓适应,就是生物在新环境下不断调节自身使之在新的不利于生存的环境中仍能保持生命系统的内稳态。


5、这种调整是通过智能系统完成的。主动适应环境的是生命意识,智能是生命意识的一种形式,但不是全部。是生命意识适应了环境,而适应环境、调整生物结构,就意味着进化,这就表明,进化是意识因素主导的,绝不是自然的随机因素。这就是生物进化的意识决定论。


6、智能因素归根结底是意识因素。智能因素的初级水平是线性逻辑的运行,线性逻辑可以寻找秩序、建立秩序;而在更高水平上,它是意识能量,意识能量可以改变物质结构,当然包括生物体结构。这正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动力。


7、生物的智力因素可以对生命系统进行自我调节,以保证生命的稳态。但是,这种自我调节的功能又是谁赋予的?她已经超出了生物自我调节的范围。





--  作者:孤独君子
--  发布时间:2006/8/29 18:27:42
--  

二、进化取决于意识因素






智能因素对于生物的生存至关重要。



所谓智能,也就是生命的主动性、灵活性、机动性、创造性。



智能,机器也可以具有。但在机器未发明之前,智能只属于生命系统。而机器的智能,也是智能生物赋予它的。



比智能复杂的是意识。意识是生命存在的一个标志,意识是生命的一种属性,意识与生命同时具在。没有了意识,也就失去了生命,意识是决定生命的生命,是生命的最高存在。因此,对于生命来说,意识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不能认为非生命系统也有意识。意识是生命系统所独有的。意识是生命对自身的觉醒,是对环境的主动性,环境变化首先被意识所觉察,所反映,所创造。意识对环境的反映是创造性的。






两种意识并存:生物自我的意识和宇宙意识






意识有两种:生物自身的意识和宇宙自然的意识。但是,说生物体自身有意识,还说得过去;说宇宙自然有意识,这不是神秘主义?






不然。宇宙自然是一个生命过程。自然之所以为自然,就在于它具有自我演化、自我更新、自我协调、自我代偿的能力。正是在开放的自然环境中,演化出了各种生命形式。从整体来看,宇宙自然是一个大生命,那么这个生命怎么可能没有意识?而这,也就是宇宙意识或宇宙精神。



组成世界的因素主要有三个:物质、能量、信息。那么宇宙意识属于什么呢?属于信息吗?但信息不等于意识。意识是活的,是一种生命形式;而信息是死的,没有对信息的选择、组织、编排、创造,信息不过是一堆垃圾。今天我们这个网络世界充斥着海量的信息,但如果没有人的有目的管理和利用,这些盲目、杂乱的信息什么也干不了,只能制造混乱,不可能自动产生任何有生命的新东西。



这个世界需要有利用信息的因素。利用信息,那是有目的的,具有目的性。这种因素是什么?那就是意识。宇宙演化有目的,是因为宇宙意识决定了目的。各种生物利用信息,那是因为生物生存的目的。没有这些,信息只是垃圾。






很早以来,我就有一个猜测:生物进化决定于意识的进化,进化是由意识因素决定的。至少由人向神的进化取决于意识因素。意识是生命存在的最高形式。意识决定了进化,是因为意识可以在大量宇宙信息中选择有用信息,并把它们组织起来,组织成不同的生命形式。各种生命形式组织得越来越高级,世界变得越来越有秩序,也就是历史(自然演化史)的进步,这就是进化。


进化取决于意识因素,这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是明显的。对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来说,其根本动力马克思说是生产力,而我认为生产力的提高也是由意识因素决定的。生产力的背后是人的智力、人的欲望、人的全部意识活动。 意识的复杂,对应的生命形式也复杂;在生产力的背后,是人的全部有意识、有目的活动。





进化取决于意识因素,这在人类出现以后已经很明显。人类文明发展日新月异,不正是因为人类意识的复杂吗?那么人以前呢?生物进化是什么因素决定的?按照达尔文,进化是自然的随机因素的结果,所谓“自然选择”,是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必然性加以固定,并最后决定的。这完全是一个机械过程、随机过程。本质上,它是人类理性用线性逻辑决定的秩序,代替真实自然中发生的非线性整体联系决定的秩序,是对真实自然复杂性的一种简化。真实自然是一个生命过程,它可以自我创造、自我生成、自我协调、自我演化;而经过人为简化的线性逻辑却编织出一个机械世界,让生物的创生服从由简单到复杂线性发展的逻辑秩序。达尔文的进化论,就是这样一个机械秩序的世界,他把生命过程简化了,以为它服从线性逻辑的安排,实际是错了。


达尔文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意识的进化,意识决定进化。生物进化伴随着意识进化。我们从生物发展史上也可以看出,随着生物物种的多样化,随着生物进化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单细胞动物到多细胞动物,从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脊椎动物、到哺乳动物,从神经节到神经索,从鱼类、爬行类的脑到高级灵长类的脑,直到人脑,意识越来越复杂。而自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后,从原始人到进入文明社会,直到现代科技文明,人的意识越来越复杂,人也就越来越精明。现在的互联网,是人类意识复杂化的一个侧面,不过它是把意识逻辑化了,把意识变成了逻辑元素,逻辑元素的不断扩展、增长使互联网永远在延伸,而没有止境。








意识因素决定进化,既可以理解为生物体自身的意识因素,也可以理解为宇宙意识的整体协调功能。因为进化不是个别生物发生的孤立现象,而是生物族群、种群相互连锁、相生相克的整体效果。就这一层意思来说,意识不仅属于个别生物体, 也同时属于整个宇宙自然。在这里,所谓“意识”,是指在无意识的层面上。这种说法可能显得神秘,它远没有机械的随机过程简单。但是意识因素实际不过是某种生命信息,它只不过是对信息的选择、利用、组织和重构;也就是说,进化是由意识对信息的重组、信息的重构、信息的组织决定的。基因不就是生命信息吗?基因决定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甚至行为习性,这一点已经没有多少人怀疑;那么意识的本质又是什么呢?它不也是某种生命信息吗? 也就是说,它是可以决定生命结构的那种信息。


这种进化论,可以叫做“意识决定进化论”。或生物进化的意识决定论。决定进化的因素不是物质因素而是意识因素,是比物质高一层次的存在,意识作为一种生命存在形式,是宇宙间的最高存在,它是可以主导生命的。





意识决定进化,而意识不过是生物智能的高级形式,广义的意识包含无意识,它们都可以理解为某种智能因素。意识决定论等于进化的智能决定论,进化是由智能因素决定的。这间接地涉及到对生命本质的理解。生命是什么?智能因素是关键。但简单生命系统智能并不明显,然而它同时也处在进化的初级阶段,进化还没有开始。而对于高级阶段的生命来说,生命就是能够自我复制的智能系统。机器和电脑有智能,但不能自我复制,因此不属于生命。只有能够自我复制,才是生命活体,放到自然中去,它才可以亿万年地生存繁衍。而对于生命系统来说,智能因素决定进化,是很明显的。


这一点与生命的定义也有关系。按照美国里德学院的哲学教授贝多(Mark.Bedou)对生命的定义,生命就是灵活适应系统,或以适当的方式与灵活适应系统相联系。怎样才能灵活适应?灵活适应,不就是生命系统的主动性吗?而主动性,不就是由智能决定的吗?





国内有人已经提出了基因的自主设计论(王红旗先生),认为生物体的结构取决于自身智能因素,是自主设计的。但是这种理论也有问题:如果你问一个昆虫,你的生物体结构是自己设计的吗?怎样设计的?那么它定会茫然。但是这种理论又认为,生物体内除了基因之外还有“智因”,哪怕是一个单细胞,也有某种智因。“智因”,也就是智慧因素。正是这种智慧因素,决定了生物的进化。这就把进化因素设定在生物体内,也就是内因决定的。这与达尔文的进化论截然不同。


这与我的进化因素取决于意识因素比较接近。但是我的意识因素是指两个方面:生物体的意识和宇宙自然的意识,后者属于环境因素。意识是一种场,它弥漫于宇宙空间,并且作用于每一个生物体,这种意识场与生物体内的意识结构发生相互作用,就决定了进化。也就是说,进化是由内、外两种意识因素决定的。而王红旗先生只强调生物体的内因,却忽视了外因,强调了生物体内的智因,却忽视了生物体外普遍存在的宇宙智慧因素,也就是宇宙意识,显然并不全面,也不实际。





宇宙意识是一种环境因素,它不是个体生命所能决定的。但它却能决定个体生物的结构。人的生物体结构,不也是这样决定的吗?这是一种创造的、生成的、和谐万物的智慧因素,但它却不是站在宇宙自然之外的上帝,它就是宇宙自然内部的的无限联系产生的,它应该属于整体的宇宙和自然。因而,本没有什么神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29 18:29:44编辑过]


--  作者:孤独君子
--  发布时间:2006/8/29 18:36:48
--  

三、正确对待进化论


达尔文进化论失败的原因:


1、竞争引起进步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误导


达尔文的进化论,现在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它有着向神创论回归的趋势。例如在美国,就掀起一股向神创论回归的思潮。


否定达尔文进化论思潮的兴起有种种原因。首先它的生存竞争、弱肉强食的进化理论,与二十一世纪生态文明的思想大趋势不协调。生物学家们早已看到,在生物界,不仅存在着生存竞争(这种竞争不仅发生在同一生物种内,而且发生了不同物种之间),而且也存在大量的、广泛的种内与种间的合作与共生现象,而且更多的是存在合作与共生,整个生命世界是和谐的。这一点,不仅在海洋生物中明显表现出来,在陆生环境中也很明显。共生现象已经不可忽视。这是另一种价值取向,另一种观念:一种强调整体和谐的观念。强调整体和谐,比强调个体生命之间的竞争更为重要,这是人类与地球生命共存亡的保证。正是这种新的价值取向,使达尔文的生存竞争原则遭到了普遍的怀疑。



我们不能否认生物界中存在的竞争现象,同时在不同物种之间、以及在同一物种之内,也存在着大量的合作与共生。以往的西方文明,过分强调了个体生命的自由、生存竞争、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与对立的一面,这导致了人类征服自然的野心的膨胀,而征服自然的结果,却是环境污染的与日俱增和人类生存条件的整体恶化。新世纪伊始,这一问题必须引起全人类的高度重视。


这表明建立在生存竞争理论上的进化论是错误的。竞争也许可以促进发展进化,但生物界还存在另一种因素,这就是整体和谐的因素,环境污染,正是缺乏整体和谐因素造成的。



2、种间界限不可逾越



生物科学培育了无数农作物新品种,这些新品种,是大自然不曾有过的。新品种的产生,似乎表明进化是可能的。然而,人们注意到,几乎一切新品种都必须年年培育,否则就要退化。也就是说,这些新种都是不育系,没有繁殖能力,不会自我复制,放回大自然中都会灭绝。它们不具备生物物种独立生存的能力,因而是畸形的、残缺的生命。不是独立存在的生命形式。那它还能说明进化论吗?


也许,进化不是不可能,而是限定在某些生物物种范围内。目前真正得到验证的,是在同种内部发生的进化。种内不同亚种之间的杂交,可以产生新品种,但只限于同种范围内。家犬与野狗杂交只能生出狗的变种,却绝不会成为“猫”。这就是种间界限的不可逾越。 狗永远是狗,猫永远是猫,老鼠永远是老鼠,人永远是人,猿永远是猿,猴子永远是猴子。这就是生物界的种间界限。不同的地质时期可以出现不同的生物物种,但决不存在从一种简单生命形式向另一种复杂生命形式之间的连续过渡,不同物种之间,不存在线性逻辑的关联。这就是自然法则,大自然虽可以产生无数物种,物种之间的分布却是不连续的,正如量子物理学揭示的大自然中能量的变化有一个最基本的单位,而不可能是绝对连续的一样,这里面有一个自然铁律,它有待生物学家去揭示。


达尔文进化论就像经典物理学,而且它们的产生也是对应着同一时代。这意味着人类认识发展的一种水平:经典科学的水平。它还停留在对自然界认识的简单性阶段,理性试图用线性化的逻辑概括一切、理解一切,用完全确定性的理念和结构只需去说明有生命代偿活力、自我更新、自我创造、自我协调的大自然,这无疑是对真实自然的一种简化。这是人类的一种理想:用机械联系的观点理解世界、简化世界的理想。


但是,在物理学中,代表这种理想的经典物理学已经发展成为量子物理学,物理学家对世界的理解大大地深化了。而生物进化论,却由于非科学的原因,也就是人类对进步与发展的偏爱,却一直没有摆脱线性逻辑思维,自然界连续变化的偏见。



3、关于适者生存



这是一个循环论证的逻辑陷阱。适者生而生者适,对于进化来说,等于什么也没说。但是适应环境有两层含义:对于简单生命来说,由于它本身的结构简单,环境变化对它并无明显影响。苍蝇蚊虫什么环境都能适应,大肠杆菌在宇宙太空严酷的条件下也可以保持生命活力。这表明,生命越简单,越接近于非生命的物质,而生命系统和非生命的物理系统要稳定地存在,对于环境的依赖性就会有绝不相同的标准。这就是说,简单生命更能适应严酷的环境,在这层意义上,也就是对简单生命来说,适应环境并不是进化。


进化就是生命形式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生命越复杂,它要维持生命系统的内稳态就需要越多的控制、协调因素,而这控制与协调因素,就是生物智能。这样,生物要进化,就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智能水平,生物的高级与否、高级程度,是和它的智能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这也就是强调了生物智能在进化中的重要地位。但是达尔文并未注意这一点,相反,他是唯物主义者,他认为进化是由大自然的随机因素决定的,而不是智力因素、意识因素。而这,正是我所强调的。


因此,只有对复杂高级生命来说,适应环境才是进化。而随机应变地应对环境的变化,需要高智能,这就突出了智能因素在进化中的重要地位。



有人质疑,植物没有大脑也能进化,这个问题上面已经解释了。对于简单生命来说,并不存在与环境无关的进化,每一生物物种的诞生,都是具体环境的产物,适应环境有一定限度,超过这一限度物种就会灭绝。不同物种在不同地质时期的相继出现,并不意味着大自然存在着连续进化,那种线性逻辑的前后关联,进化必须与环境的变迁结合在一起考虑。


另外,植物也并非绝对没有意识,那数百种食虫植物,谁能说它们没有意识?即使一般植物,也都会自动争夺空间与阳光,会利用动物传播自己的种子,这一切都是很策略的。不管这种意识是否植物的自主意识,那都是一种类似意识的因素。





4、生物界并不存在线性逻辑的进化过程



达尔文的进化论是通过自然界局部秩序的建立(局部有序度高)来引起整个世界的有序度提高的,甚至不管整体有序性,它强调的就是局部的有序化。比如适者生存的物种是个别的,不适者被淘汰是自然的,这就是“自然选择”。正是自然选择,给出了大自然进化的一个特定方向。也就是说,自然选择使无目的的自然有了特定指向,这就是进化方向,或用物理学家的话说,是“时间箭头”。


然而这种选择是通过随机性的事件,来提供线索和可能性,并用必然性规律加以固定而实现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而开辟道路,从无序达到有序。


达尔文进化论建立在逻辑理性基础上,所谓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这种对自然联系的理解局限在局部因果联系上,它只是真实自然整体联系的一个侧面,而整体联系,不一定局限于线性联系,它更是非线性的、用线性逻辑展开所无法描述的。例如混沌理论所揭示的系统从有序向无序的演化,以及从无序向有序的演化,那是相当复杂的。大自然尤其是生命世界,绝没有简单的线性逻辑可遵循,用线性逻辑揭示生物进化只能人的是一厢情愿。


我们知道,在生物进化史上,寒武纪曾经是地球生物大爆发的时代,首先是动物物种大爆发。在寒武纪(距今约5-6亿年)时期,地球上出现了大量的、门类众多的和较高级的动物,除脊椎动物之外,几乎所有门类都有了。以三叶虫为主,其他如腕足类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几乎应有尽有。在这个时期,奠定了地球生物物种繁荣的基础。


继寒武纪动物物种大爆发之后,是泥盆纪(距今约4亿-3.5亿年前)的植物物种大爆发。泥盆纪以前,主要是原始的水生植物,从泥盆纪开始,植物才大量从水中“登陆”,光秃秃的陆地才逐渐生长出各种植物和植被。自此以后,原始森林逐渐形成了,原始的丘陵地带、沼泽地、原始湖泊、河流形成了,形成了沼泽和绿洲,这些沼泽和绿洲,就是中生代地球的生态乐园,是动物们最理想的栖息地。


无论寒武纪的动物物种大爆发,还是泥盆纪植物物种的繁荣,都不符合达尔文进化的线性发展逻辑。甚至也不符合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的发展逻辑。也许,人们会用辩证法的“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来解释,但是在量与质之间并不存在可以推理的逻辑,这是跨逻辑的诡辩。一万个不懂数学的人加在一起还是不懂数学,量的积累符合线性叠加原理,属于线性逻辑思维,而质的飞跃属于非线性的另类存在,两者之间并不存在逻辑关联,辩证法把它们混在一起,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



那么用什么理论模型可以近似描述这种生物物种突然爆发的现象?我们想起了混沌理论的“三”是一个系统演化运动的周期点,达到此点,“三生万物”。因为这与老子哲学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共同之处。混沌数学的区间叠代法给出了三周期是一个关节点,在这一点上并通过这一周期点,就可以产生无数可能的周期,而这也就是混沌。但这不是静态的混沌,静态的混沌只是简单的无序状态;而是动力系统演化的一种可能性,其中包含着几乎一切结构生成的隐秩序。在混沌理论的奇异吸引子自相似结构的标度不变性中,隐含的是某种生成秩序的潜在信息,它的复杂性,用线性逻辑是无法描述的。


当然,混沌的数学模型成立并不意味着大自然完全符合于它,也可能比它还要复杂的多。面对寒武纪生物物种大爆发,任何逻辑发展的线性模型都无法对它进行解释,大自然不是在按照逻辑框架的规定在发展进化,而是在自我创造,这种创造,几无线索可循,人类的有限智力企图用完全确定的逻辑来理解它,总会感到力不从心。



5、对进化论的改造



但是,进化论不成立了吗?达尔文进化论几乎完全被证伪,那么我们还需要进化论吗?


进化论的失败,只是线性发展逻辑的失败,因为大自然中并不存在线性的发展逻辑,它是人类理性对自然的强加。但是另一方面,今天的地球生物比之过去的地质年代,尤其是各种高级动植物,又确实复杂多了,也高级的多。这表明,进化又是不可忽视的趋势。生命形式越来越复杂,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这种复杂却又不是通过线性逻辑发展而来,而是宇宙自然的创造。这就表明,用进化论解释生物物种的起源并不正确,达尔文理论,定性地说是错误的。人类在错误理论的误导下盲目实践了一百年,终于酿成了地球生态的灾难。


那么用什么理论代替进化论呢?在新华论坛,有人用生成论取代进化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现代人需要进化论,现代人离不开进化论。进化论,是现代文明的一个标志,这是决定现代人生存的一个大问题。像美国那样用神创论取代进化论,毕竟不够理性。


我们只能改造进化论的形式。人类理性不能停留在逻辑理性的水平,必须超越线性逻辑,而非线性科学,就是这种超越的一个希望。线性逻辑的进化论是不成立的,因为大自然的联系并不是线性逻辑的联系,因此建立在线性逻辑上的进化理念也并不正确。如果说自然中有进化,那是通过创造与生成的形式表现的。这样一来,原来意义上的进化论就不存在了,存在的只是创化论,就像柏格森哲学所说的那样。





















--  作者:hiwaygao
--  发布时间:2006/8/29 21:42:31
--  

好文章,很有新意,顶

所以俱乐部现在提倡“意识进化”,因为在新的智慧网脑的时代,作为个体智慧体不进化,就会被淘汰。


--  作者:天人合一
--  发布时间:2006/8/31 20:54:51
--  

任何理论都是从一个侧面反映真理。人类之所以经常犯错误,是因为把各种“局部的真理”当“全面的真理”。

人类对各种问题的认识就像盲人摸象,要想接近真理,就得站在更高一层次,并且从不同角度看“大象”。从局部看,每个盲人都没有错,因此没有必要纠错。


--  作者:czpxd
--  发布时间:2006/12/5 18:35:10
--  

科学发展到最后应该是无科学。


--  作者:天人合一
--  发布时间:2006/12/5 20:37:55
--  
只有对各种经典理论加以综合当代物理才能取得突破性发展。
--  作者:天人合一
--  发布时间:2006/12/5 20:43:49
--  

人类具有动物性,因此达尔文的理论并没有什么错误。

同时,人类具有社会性,因此马克思的理论也没什么错。